•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5年期LPR单独“降息”,对购房家庭有什么影响?

    杜川 来源:第一财经 2022-05-20 15:56:59 LPR 理财
    杜川     来源:第一财经     2022-05-20 15:56:59
    LPR
    理财

    核心提示新申请住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将迎来双重利好,购买二套房的居民家庭也能从中获益。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其中,1年期LPR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比上月下降15BP。这是自LPR报价形成机制改革以来,首次出现1年期LPR不降、5年期LPR下降,并且5年期LPR创下最大降幅。

    5年期LPR单独“降息”,此举也被市场视为央妈给房地产市场单独“开小灶”。5年期以上LPR调整对房地产市场有哪些影响?对购房家庭有什么影响?下阶段政策宽松力度是否仍有空间?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5年期以上LPR调整,新申请住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将迎来双重利好,购买二套房的居民家庭也能从中获益。而对于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也将在购房人与商业银行合同约定的利率重定价日后下调15个基点。

    对房地产市场有哪些影响?

    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下调4次,从4.85%降至4.6%,此次调整后进一步降至4.45%。

    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与企业贷款不同,个人住房贷款期限长,目前99%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与5年期以上LPR挂钩。

    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全国层面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从LPR调整为LPR-20BP,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保持LPR+60BP。

    业内专家称,此次调整后,按照最新LPR计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达首套房4.25%,二套房5.05%。5年期以上LPR下行,有助于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减轻居民房贷利息压力,稳定投资、消费和宏观经济基本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购房家庭有什么影响?

    2019年LPR改革完成后,所有新发放、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以相应期限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在房贷转化成LPR利率模式后,新的房贷全部采用LPR定价模式,存量房贷也从2020年下半年起开始批量进行转换。

    业内专家表示,本次LPR调整对新发放和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均会产生影响。对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立即下调15个基点,叠加央行、银保监会5月15日将全国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从LPR调整为LPR-20BP,新申请住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将迎来双重利好,购买二套房的居民家庭也能从中获益。

    该专家还表示,对于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也将在购房人与商业银行合同约定的利率重定价日后下调15个基点。按贷款金额5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45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1.6万元。

    下一阶段政策空间几何?

    因疫情等因素冲击,2022年初至今,居民购房意愿较为低迷,住房信贷释放速度随之放缓,前4月新增个人按揭贷款同比下降25%。

    此次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LPR的下调是年内第二次下调,叠加央行5月15日下调了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限,不仅利好首套房购置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存量房贷持有者的还贷成本,有助于促进其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普遍认为,下一个阶段政策宽松的力度仍有空间。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全面下行的局面,房地产政策将会在更大面积和更大程度上释放购房需求。此番基准利率下调对应着房贷基准利率下调,延续了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基调,支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预计下一个阶段,后续楼市纾困政策将从三、四线城市逐步向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转移,部分城市将可能小幅调降房贷利率,适度降低购房者融资成本。参考过往类似周期的房贷政策,预计2022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可能从2022年一季度末的5.49%下调至5.0%-5.25%左右。

    马泓表示,住房金融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助于房地产投资逐步企稳。下半年,随着调控政策逐步显效,新开工或将触底反弹,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在三季度逐步企稳,并于四季度小幅回升。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约2%,增速继续下降但幅度稍有放缓。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