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消金获批开业,这可能蚂蚁当下最好的安排

    十字财经 来源:移动支付网 2021-06-08 16:10:22 蚂蚁 业务 江湖
    十字财经      来源:移动支付网      2021-06-08 16:10:22

    核心提示6月3日,重庆银保监局批准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与之相伴的,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的整改也将全面展开。

    文|李意安

    蚂蚁消金获批开业无疑是上周消费金融领域最受关注的消息,没有之一。

    6月3日,重庆银保监局批准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与之相伴的,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的整改也将全面展开。根据监管要求,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后,将按有序承接蚂蚁商诚小贷、蚂蚁小微小贷两家网络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同时,蚂蚁集团也将按监管要求妥善处理小贷公司存续资产支持证券(ABS),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自上市被按下暂停键之后,围绕蚂蚁的悲观情绪已经持续半年,眼下这一整改进度比想象中乐观不少,某种程度而言,甚至可以看作实质性利好。

    最好的安排

    从业务本质出发,统一监管、正本清源的监管意图下,这可能是蚂蚁能够等来的最佳解决方案。

    对蚂蚁而言,相较于地方金融办管理的小贷公司,消金公司属于银保监会监管范畴的持牌金融机构,落地了这样一块稀缺牌照,极大降低了蚂蚁消费信贷业务在监管层面的不确定性,并为花呗、借呗两大业务的后续平移腾挪了必要空间。业务主体由小贷向消金转变,涉及到合作模式的切换和产品形式的转变。按照银保监会非银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这其中将有1年的过渡期,这无疑对用户端还是合作方体验的平稳过渡都提供了重要缓冲。

    似乎很难找到比这更加两全的处理方案了。

    需要指出的是,从小贷到消金的切换,杠杆变化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

    事实上作为花呗、借呗的运营方,一直以来外界对上述两家小贷公司的杠杆一直存在诸如“放贷杠杆高达100倍”、“高杠杆无限循环”的刻板印象。

    在这一点上,作为蚂蚁小贷的重要推动者,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其著作《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中完整复盘过这一创新背后的监管路径,为避免断章取义,我们为大家呈现其原文(网上没有电子版,只能拍照纸质书,请读者见谅):

    (黄奇帆《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中《降杠杆与风险化解》章节)

    参看原文不难发现,所谓的“100倍杠杆”和“高杠杆无限循环”,很大程度是因为彼时花呗、借呗起步不久,总量基数不大,而且因为小额、高频的特征,这类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进入ABS市场之后,表现出了强烈的高周转特性,而这也只是2015-2017年短暂存在的阶段性现象,2017年,《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出台,将ABS纳入杠杆倍数监管,联合贷模式被推出。“花呗”、“借呗”增资至300多亿元,高杠杆风险早已成为过去式。

    需要指出的是,杠杆本身没有错,相反,杠杆是金融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具。在不同时期、面向不同经营主体,监管对于杠杆率要求不同,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监管的过程。用今日之眼光评价昨日之事态,显然并不科学。

    事实上,蚂蚁消费信贷业务的杠杆率早已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6月底,蚂蚁两家小贷公司净资产为358亿元,消费信贷业务表内贷款余额约346亿元。而蚂蚁小贷存续期ABS的最新数据则截止于2021年2月,总额约为1600亿元。按照“小贷公司的杠杆倍数=(表内贷款余额+ABS资产证券化存续额)/净资产”这一计算公式,蚂蚁小贷的杠杆在5倍左右,这与2020年9月银保监会《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的小贷公司整体杠杆可达5倍的要求基本吻合。

    而限制联合贷款业务背后的杠杆,是从去年底监管部门才开始动议的话题。

    去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界定“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基于最低30%的联合贷款出资比例限制,假设蚂蚁消金承接全部1.7万亿的消费信贷业务,对应的表内信贷余额超过5000亿元;按照目前消费金融公司10倍左右的杠杆限制,蚂蚁消金的净资本需要超过500亿元。以蚂蚁集团的财力和背后潜在的资本,这样的资金规模并非不可承受。

    头部依然是头部

    过去几年,蚂蚁曾是消费金融这一赛道的最大赢家。而以花呗、借呗为主要产品形式的消费信贷业务也是蚂蚁集团近年最重要的增长动能。花呗、借呗凭借衔接用户和金融机构两端,在蚂蚁体系的流量支持下,向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包括获客导流、辅助风控与客户服务等。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贷款余额为2.1万亿元,其中消费信贷余额1.732万亿元,规模约占我国短期信贷消费市场的17.46%,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与此同时,微贷科技业务的收入达到285.86亿元,在蚂蚁集团的整体收入中占比达到39.4%,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自去年11月以来,蚂蚁集团的整改方案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消金行业的许多敏感话题:比如网络小贷的未来、联合贷何去何从等等,这些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都需要从蚂蚁的整改中寻找破局的答案。而眼下这一方案,不仅是蚂蚁整改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为行业整改提供了有效范式。

    蚂蚁即将面对的整改颇有些化整为零的意思,消金公司承接小贷业务或许只是整改第一步。长远来看,诸如支付宝提供获客导流、征信和大数据业务提供辅助风控等等,支付、征信、贷款等各项业务主体,从业务本质出发适配相应的合规要求将成为重要的监管趋势。

    但其实也不太需要为蚂蚁担心。

    短期来看蚂蚁消金业务获将面临阵痛,规模收缩、利润承压在所难免,但蚂蚁作为行业的绝对头部,其流量、品牌、技术沉淀和用户积累等方方面面的优势都没有改变,势能依然强大,市场地位也依旧稳固。

    这一点,仅仅从眼下消金这一隅版图,已经有所折射。从蚂蚁消金的股东阵营来看,除了持股50%的蚂蚁集团外,其设立方还包括国泰世华、宁德时代、南商银行、中国华融、千方科技和鱼跃医疗,涵盖支付、银行、医疗、新能源、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股东背景称得上是资金方与场景方优势互补,承接着花呗、借呗的存量业务和品牌势能,注定让人无法小觑。

    新的监管规则公平适配于全行业,即使蚂蚁消金业务会面临短暂阵痛,但只要其头部地位没有改变,无论是合作方还是资本的态度大概率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当下来看,让蚂蚁再度回归服务金融机构的初心,进一步升级自身商业模式,虽然是来自监管的外力推动,却不失为对蚂蚁重塑生态的一次重要契机。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