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强对公之长、补零售之短 浙商银行平台化服务战略筑起价值之桥

    来源:和讯网 2021-01-07 13:55:45 浙商银行 零售 银行动态
         来源:和讯网     2021-01-07 13:55:45

    核心提示银行一直在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对公和零售成为重心之选。

    “银行必须要转变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当今客户的基本要求是极简,银行的管理诉求是安全,极简和安全是一对矛盾,如何寻得一个较好的均衡,是银行需要去研究的问题。”

    ——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

    对公还是零售?早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

    银行一直在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对公和零售成为重心之选。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各有侧重,也在不同的战略布局中逐渐走向分化。

    近年来,零售转型被奉为圭臬,对公业务也在数字化推动下悄然转型。事实上,跳出传统放贷方式的思维定势才会发现,平台经济是一条有效路径。

    浙商银行依托平台化服务战略,从对公业务率先进行突破,并逐渐深入各条线业务。截至今年11月末,浙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占比17.18%,连续多年位列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首位,这与推行平台化服务战略密不可分。

    护城河并非平地而起,这家“00后银行 ”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植入自身发展?近日,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作出解读:“平台化服务战略不仅是技术应用、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对银行传统业务的重大变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企业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实现企银共赢。”

    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

    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

    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银行

    无时无刻、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对金融服务提出的三大挑战。

    “银行必须要转变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当今客户的基本要求就是极简,银行的管理诉求是安全,极简和安全是一对矛盾,如何寻得一个较好的均衡,是银行需要去研究的问题。”刘龙称。

    带着这样的思考,浙商银行以骨子里的科技基因,驱动平台化发展路径,打造出一个具备成长潜能的数字金融生态圈。据介绍,经过多年的摸索,浙商银行于2019年11月正式确立平台化服务战略,依托金融科技构建“科技+金融+行业+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浙商银行将平台化服务战略作为引领全行发展的新战略,自2014年起将票据池、出口池、资产池等“池化”类业务逐步迭代升级,形成“3+N”平台,即 “池化融资平台”“易企银平台”“应收款链平台” 这3 大平台,以及对接外部场景的“应用场景平台”,包括订单通、仓单通、分销通、设备租赁等。

    在浙商银行看来,平台化服务战略不是一项产品或业务,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些产品与业务的集合或某几个具体的业务平台,而是“互联网+”时代下新型经营理念和创新模式,它将重新定义银行业务和服务。

    基于“先获客、再成交”的思路,平台化服务成为浙商银行的获客切入口,随后结合应用场景提供配套产品,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服务、智能制造、供应链金融、企业自金融等服务,以此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

    平台化服务战略的三个打法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线下推广模式已丧失竞争优势。如何以客户价值创造为导向,围绕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重塑业务模式,是当前做好平台用户转化的关键。”刘龙称。

    银行对公业务已不再依赖传统的关系型打法,更多的是以数字化为驱动进行业务创新,而生态化、场景化是平台化服务的基本特征。在“池化”“链式”“开放”等理念的基础上,浙商银行以“3+N”平台为主阵地,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池化”:传统银行贷款对企业来说是增加了负债,但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如何让企业闲置资产"转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浙商银行一直思考的问题。

    “池化”概念由浙商银行首创。该行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着手,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债权和物权转化为电子金融工具。“涌金”系列池化融资模式将资产和负债业务、产品和服务、操作和管理等融为一体,为企业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性资产入池、托管、结算、增值、质押融资、配套授信额度等综合服务。

    强对公之长、补零售之短 浙商银行平台化服务战略筑起价值之桥

    简而言之,企业将各类一时难以变现的资产入池后能够生成可用的授信额度,从而将企业流动资产盘活,解决时间、空间以及品种等错配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贷款不仅可以按天卖,而且企业随借随还,还能在线上自行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刘龙称。

    “链式”:沿袭供应链金融理念,应收款链平台及其“仓单通”“订单通”“分销通”等应用场景平台,依托过往交易记录等大数据,重点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服务。浙商银行在此过程中提供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一揽子在线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降负债、降成本、增效益。

    大型企业通常授信充足,但其上下游的小微企业仍然需要融资服务。银行借用各类大数据,可以全方位了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能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小微企业增信,从而让整个产业链的联系更加紧密。

    刘龙表示,一旦完整的生态圈形成,身处产业链中的企业将更加珍惜信用,客户的粘性和信息透明度也会提高,借用区块链技术也让风险控制到最低,达到了小额分散的目标。

    “开放”:浙商银行将平台开放给客户,将金融服务渗透进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例如极简报销系统就是一个范例,报销人员只需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完成从申请、预订、结算到报销的一站式操作,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张发票、一个账户、一键处理,对于个人来说是免垫款、免开票、免报销。企业因此实现全流程管理与控制,财务数据系统可统一采集,规范数据标准。据介绍,极简报销系统支持任何银行卡,无需另外办卡,增加客户财务负担。

    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及4万多个人客户使用该系统,其中就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是大型企业财务公司,正是看重其便捷高效的特点。

    得益于平台化服务战略的推行,截至今年 6 月末,浙商银行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占比达74.5%,对公存款占比达 83.5%,均位列上市股份行第一。

    强对公之长、补零售之短 浙商银行平台化服务战略筑起价值之桥

    刘龙坦言,过去一段时间内,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确有不少互联网企业让银行感受到了压力。但在对公业务方面,银行还是更有优势。

    浙商银行曾表示,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创新不够“接地气”。从上述案例中足以见得,看似“高大上”的平台化服务其实就在你我身边,也实现了从“发掘痛点——找到痒点——制造爽点”的三道跨越。

    公私联动打破业务边界

    疫情期间零售业务最先受到冲击,对公的定力从中得到了验证,不过当银行化身为平台后,对公和零售的界限也随之打破,关注点由此转移到客户价值上。

    “如何撤除条线屏障,强化条线融合,通过平台化服务战略整合银行的各项业务、流程、手续,打通银行中后台各条线和各板块的业务系统,形成对各类客户服务的闭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超预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是我们的方向和愿景。”刘龙介绍道。

    客户价值的转化主要体现在对公反哺零售。目前浙商银行的盈利点主要来源于对公,零售业务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规模现已接近股份行平均水平。

    强对公之长、补零售之短 浙商银行平台化服务战略筑起价值之桥

    “流量+粘性”是平台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谈及如何提升客户粘性,刘龙表示,和对公客户不同的是,零售客户的需求更加简洁明了,稳定性相对较低,所以目前更多以公私联动作为零售获客渠道,并辅之以线上化产品提高客户粘性。

    浙商银行将平台化服务战略移植在大零售板块,但并未照单全收。“我们更希望通过场景获取零售客户,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这种获客方式一是够精准,二是可以批量化,三是黏性强,四是风险相对可控。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战略在这几年获得了较好的收效,客户体验也更好。”刘龙称。

    据了解,浙商银行已在小贷、零售、同业金融市场等领域也全面践行平台化服务战略,各板块运用平台思维加速业务转型,同时也从全行层面配套各类资源加以推行。随着平台化服务作为入口级应用逐渐深入,浙商银行获客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11月末,平台化模式已服务客户57117户,较年初增长33.7%,为企业提供融资余额74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风控能力也随之得到增强,截至今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仅为1.40%,低于股份行均值。通过平台化服务投放的贷款,不良率显著低于传统放贷方式。

    浙商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同业较优水平

    浙商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同业较优水平

    刘龙对此解释道,这是因为进入平台的主体首先要符合客户准入要求,授信过程中也谋求“小额、分散”。围绕平台特定场景使用授信、管控用途,能够从源头上把控和防范风险。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全流程线上操作、封闭式管理,也有效防止了弄虚作假和资金外流。

    创新转型是一个除旧立新的过程。在平台化服务战略的推进当中,浙商银行全行上下逐渐意识到,未来的企业要么转型成为一个平台,要么成为平台的一部分。之后该行还会逐步向平台植入物联网技术,并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探索前进。

    “平台化服务模式一定是无界开放的,可以促进我行与社会各界持续交互,希望在浙商银行的各种平台上,每个客户都可以简单地设计自己美好的生活。我们对浙商银行的远景充满信心。”刘龙如是说。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