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数字货币报告:DCEP与Libra的异同详解和全球进展跟踪

    来源:招商策略研究 2020-04-24 08:40:03 数字货币 DCEP 区块链
         来源:招商策略研究     2020-04-24 08:40:03

    核心提示由于数字货币跟未来全球各国的货币主权和金融安全息息相关,全球数字货币的竞赛似乎一触即发。

    DCEP与Libra的异同详解和全球进展跟踪 ——数字货币系列报告(二)

    来源:招商策略研究 

    前期Facebook发布了新版Libra白皮书,近期多国央行均加速了数字货币相关研究和布局,特别是我国央行已经开启了数字货币落地和试点工作,由于数字货币跟未来全球各国的货币主权和金融安全息息相关,全球数字货币的竞赛似乎一触即发。

    核心观点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与Libra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二者的相似之处体现在:

    ⚑ 发行成本方面:二者都极大降低了纸质货币发行的成本,目前使用的纸质货币、硬币的印刷、发行、流通、贮藏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很高,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无纸化的存在形式,能够减少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支付清算的效率;

    ⚑ 隐私保护方面:央行数字货币在保持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的同时也满足便携与匿名的需求,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穆长春表示央行将在“可控制的匿名性”与反洗钱、反恐融资、税收问题、在线赌博以及任何电子犯罪活动之间保持平衡;Libra同样具有可控匿名性;

    ⚑ 准备金率方面: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为了防止央行数字货币的超发,商业银行需要向央行全额缴纳100%保证金,由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再对接公众;而最新修改后的Libra白皮书2.0显示,增加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明确与各央行合作,会发行基于单一法币的Libra币,每种单一货币稳定币都将有1:1的储备金支持。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都实行100%的准备金率支持;

    发行结构: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模式,央行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与公众对接,不仅能防止金融脱媒,而且有效的缓解了央行的负担;Libra的发行结构与之类似,由Libra协会到分发机构再到公众,都采取核心系统不与终端用户直接交易的模式。

    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具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在定位、信用风险、发行结构、技术路径、治理模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 定位: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不会涉及M1和M2的领域,因此数字货币的发行对金融系统的冲击较小;而根据Libra白皮书1.0来看,此前Libra的定位是锚定一揽子货币的波动性资产,4月16日Libra发布白皮书2.0对其进行调整,增加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

    ⚑ 债务人与风险: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由国家发行,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而Libra是Libra协会作为债务人,Libra协会和分发机构双重信用风险,尽管目前Libra与一揽子货币挂钩,但类似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与主权货币脱钩的可能,从而全面取代美元的地位。这也是Libra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的重要原因;

    ⚑ 底层资产与稳定性: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底层资产是央行的负债,币值具有稳定性;而Libra此前与一揽子货币挂钩,Libra白皮书2.0新增锚定美元、欧元英镑新加坡元四种单一法币的稳定币,同时将多币种稳定币LBR调整为基于以上四种单币种稳定的固定权重组合,币值的稳定性相比之前有所增强;

    ⚑ 技术路线方面: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不预设技术路线,采取双层运营体系,不一定使用区块链技术,同时采取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而Libra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使用开源的Move编程语言,使用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使用该机制即使三分之一的节点发生故障,Libra区块链网络仍然可以正常运行。二者的重要不同还在于,央行数字货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即交易双方不需要网络也能够支付,可以满足更多支付场景的需求,Libra目前仍然需要网络的支持;

    ⚑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增值应用,被期待用于央行数字货币,但是智能合约的使用可能会使央行数字货币复杂化,产生超出预期的行为,甚至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目前央行对智能合约的使用保持审慎的态度。而Libra项目的重要设计功能之一就是它的智能合约先行功能。

    风险提示:数字货币落地进展不及预期。

    前期,根据媒体报道,央行数字货币首个应用场景将在苏州相城区落地。4月22日下午,雄安新区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DCEP)试点推介会,在试点推介名单中,以餐饮、零售业企业为主。4月16日,Facebook发布了Libra白皮书2.0,Libra的使命也修改为:建立一个简单的全球支付系统和金融基础设施,使Libra支付系统与当地货币和宏观审慎政策顺利整合,并通过启用新职能、大幅降低成本以及促进金融包容性来补充现有货币。我们前期在2月24日发布的深度报告《全球央行加速布局,数字货币呼之欲出——数字货币系列报告(一)》中详细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历史、各国的布局以及相关细分产业链情况。当前,多国央行均加速了数字货币相关研究和布局,由于数字货币跟未来全球各国货币主权息息相关,全球数字货币的竞赛似乎一触即发。

    01

    Libra新白皮书发布——Facebook的愿景与野心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称要建立一套去中心化区块链、低波动性、无国界的加密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同时,创立受监管的子公司Calibra,开发数字钱包,并确保社交数据与金融数据相分离,代表Facebook在Libra网络中构建和运营服务。但是,Libra白皮书发布以来,进展并不顺利,各国监管层对此总体呈疑问与否定态度,原因在于担心Libra会影响国家的货币主权与货币政策实施。多方协调之下,Facebook在2020年4月16日发布Libra白皮书2.0,Libra的使命也修改为:建立一个简单的全球支付系统和金融基础设施,使Libra支付系统与当地货币和宏观审慎政策顺利整合,并通过启用新职能、大幅降低成本以及促进金融包容性来补充现有货币。

    1. Libra的要点

    Libra由区块链、资产储备和Libra协会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将共同作用,创造一个更加普惠的金融体系。

    • 以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区块链作为基础:Libra货币建立在“Libra区块链”基础上,其软件和代码是开源的。核心的技术主要包括:(1)使用自主研发的Move编程语言,安全、可靠、开发难度低,实现发行数字货币、代币、数字资产,处理交易与记录和验证器管理的功能;(2)使用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使用该机制即使三分之一的节点发生故障,Libra区块链网络仍然可以正常运行。(3)采用梅克尔树的数据存储结构,确保存数交易数据的安全,并可以长期记录交易的历史信息。

    • 以真实资产储备作为担保,定位成为稳定币:Libra白皮书1.0中提出,Libra背后包含一揽子货币,美元占比50%,欧元占比18%,日元占比14%,英镑占比11%,新加坡元占比7%。由于人们普遍担心多货币背书的Libra币(LBR)可能会干扰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Libra白皮书2.0中提出增加单货币稳定币,每种单一货币稳定币,都将有充分的储备金支持,储备金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以该货币计价的非常短期的政府证券。而多货币稳定币LBR将仅仅是Libra网络上某些单一货币稳定币的数字组合,它将以固定的权重来定义,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

    • 由独立的Libra协会治理,共同维护Libra生态环境的稳定:Libra协会是Libra区块链和Libra储备的监管机构,协会的宗旨是为Libra网络和储备金协调和提供治理决策框架,监督Libra支付系统的运行和演变,以安全和合规的方式促进Libra区块链服务的提供,并牵头进行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的资助,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其中Libra理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Libra协会董事会代表Libra理事会的监督机构,为执行团队提供运营指导,Libra社会影响力咨询委员会是咨询机构以及Libra执行团队负责网络的日常运作。根据Libra白皮书,Libra 协会目前包括 28 个会员,包含支付、区块链、电信及风险投资多个行业的头部公司。协会计划在 2020 年针对性发布之前扩充至 100 名分布在各地各行业的多元化成员,担当 Libra 区块链的初始验证者节点,并在五年内,逐渐减少对创始成员的依赖,向“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思想发展。

    2、Libra白皮书1.0发布以来的进展

    白皮书1.0发布以来,Libra进展并不顺利。起先,Libra面临主要国家监管层明确反对,2019年7月11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的听证会表示,需要细致、耐心地评估Facebook数字货币Libra的风险,准备12个月就推出Libra也许不可行。此后,各国的态度则更加坚决,8月21日,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已经在探讨对Libra数字货币项目进行反垄断审查, 9月13日,法德发表联合声明称,任何私营实体都不能拥有国家主权固有的发行货币权,反对加密数字货币Libra在欧洲推行。此后,Libra开始面临主要协会成员的退出,PayPal、MasterCard、Visa、Stripe、Mercado Pago,以及电商巨头eBay先后宣布退出项目。10个月以来,经过多方协调,Facebook在2020年4月16日发布Libra白皮书2.0,可以说是在尽量满足各监管方的合规要求之下,尽量保持初衷的版本。

    3. Libra白皮书2.0的新变化

    新的白皮书在开篇首先强调了较初版白皮书的四个关键更新:

    ▶ 增加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缓解货币主权的挑战

    除了锚定多种法币的LBR,明确与各央行合作,会发行基于单一法币的Libra币。首先是目前一篮子法币中的货币,例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每种单一货币稳定币(如美元稳定币 LibraUSD、欧元稳定币 LibraEUR、英镑稳定币 LibraGBP)都将有1:1的储备金支持,储备金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以该货币计价的非常短期的政府证券。希望与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合作,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展Libra网络上可用单货币稳定币的数量。由于每个币与储备金是1:1的,因此这种方法不会产生新的净货币,从而维护货币主权。

    多货币稳定币LBR就是上述 LibraUSD、LibraEUR、LibraGBP 等单币种稳定币按照某一固定权重加权计算后的组合,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LBR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跨境结算货币,也可以作为一种中立、低波动性的选择,供尚未在网络上建立单一货币稳定币的国家人民及企业使用。

    Libra网络本身不会提供、记录或结算Libra币与法定货币或其他数字资产之间的兑换,而是将由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即VASP)进行。协会希望要求VASP充分遵守所有适用的外汇限制和资本控制,以减轻货币替代风险。

    该方案的额外好处:支持未来各国内部更广泛的使用,未来当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可用时,为其与Libra的无缝集成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即用央行数字货币(CBDC)取代适用的单货币稳定币。

    ▶ 通过强大的合规性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协会吸收了监管机构的反馈意见,为金融合规和全网络风险管理制定一个全面的框架,并为反洗钱、打击资助恐怖主义、遵守制裁以及防止非法活动制定强有力的标准。

    具体包括建立金融情报职能部门(FIU职能部门),以支持和维护网络参与者的运营标准。Libra网络将参与者分为四类:(i)指定经销商;(ii)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成员管辖区中注册或授权为VASP,或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成员管辖区注册或授权并被允许执行VASP活动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受监管的VASP);(iii)已完成协会认证程序的VASP(认证VASP);(iv)寻求通过Libra网络进行交易或提供服务的所有其他个人和实体(非托管钱包)。

    非托管钱包可以实现金融包容、广泛的竞争以及负责任的创新,从而促进为无银行账户人士创建服务。但由于他们的活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他们将受到余额及交易额方面的限制。最初,该网络将只对指定经销商和受监管的VASP开放,而协会则根据从监管机构收到的反馈,继续开发其他VASP的认证流程以及针对非托管钱包的合规框架。协会打算在相关合规框架最终确定之后,允许经认证的VASP和非托管钱包使用Libra网络。

    ▶ 在保持其主要经济特性的同时,放弃向无许可系统的过渡计划

    放弃向无许可系统的过渡可能是仅次于货币设计更新的最大变动。在白皮书1.0中,Libra 曾提到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完成向无许可系统的转变,实现完全“去中心化”。但是,为了解决监管者对于防范未知参与者控制系统以及删除关键合规条款的担忧,决定通过一个开放、透明和竞争激烈的网络服务和治理市场,复制无许可系统的关键经济属性,同时兼顾许可系统固有的对成员与验证程序的审慎调查,这意味着Libra最终无法实现完全去中心化。

    ▶ 为Libra的资产储备建立强大的保护措施

    为了应对监管者对于应对极端情况的担忧,尤其是储备金如何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发挥作用,Libra币持有者的索赔和保护措施。在储备金的设计和结构中纳入了其他系统的方法策略,储备金将持有期限非常短、信用风险低、流动性高的资产,此外,它还将维持资本缓冲。

    4、Libra的主要影响

    Libra的出现不得不说引起了市场广泛的关注,尤其美日欧等一些对数字货币持观望甚至反对意见的央行,近日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加速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总结来看,Libra的出现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以Libra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形成新的跨境支付途径:Libra依托Facebook 27亿强大的客户基础,从社交平台切入,有利于打通各个行业的通道。Libra协会成员覆盖网上购物、酒店预订、打车、社交等各个领域。此外Libra在跨境支付方面交易成本低、速度快,成为其最大的卖点。未来Libra一旦发行顺利,可能很快直接落地到各个支付场景,甚至出现Libra银行、Libra投资等,构建广阔的Libra生态体系。

    • 直接威胁美元在全球结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用户可以跳过美元直接使用Libra结算,直接威胁到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使用;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尽管目前Libra与一揽子货币挂钩,但类似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与主权货币脱钩的可能,从而全面取代美元的地位。这也是Libra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的重要原因。

    • 主权国家的货币地位受到冲击: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Libra作为底层资产的是世界较为发达的几个经济体的货币,其信用背书强于发展中国家,购买力较为稳定,对于币值不够稳定,甚至恶性通胀国家的主权货币具有较大的替代威胁。另一方面对于其他较为发达国家,Libra采用分布式记账,投资者账户保密性较好,而且携带使用方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能更好的满足用户更过场景的需求,诸多的优势必然也会对发达国家的货币产生冲击。

    尽管Libra白皮书2.0开始支持单一法币,然而一方面,预计Libra仍将最先应用于跨境结算,由于支持多币种选择,其仍将影响美元在全球结算体系的地位。另一方面,Libra依然没有放弃基于多种法币的Libra稳定币,并且类似于SDR,多货币稳定币LBR最开始由主要货币组成,因此它仍将影响一些主权国家的货币地位,这些问题在Libra白皮书2.0中仍未有实质改变。

    5、面临的问题

    Libra尽管一出现就引起极大关注,但目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 Libra无法实现完全去中心化:Libra目前以少数的几家公司担任分布式记账的任务,这种小规模的“去中心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并且由于监管机构曾对Libra网络的控制范围提出担忧,认为其需要防范未知的参与者控制系统并删除关键的合规条款。因此,在白皮书2.0中,Libra已经明确了放弃向无许可公有链系统的过渡计划,这意味着Libra无法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实现完全去中心化。

    • LBR应用场景减小,储备管理操作难度加大:白皮书1.0框架之下,Libra白皮书要求用户通过法定货币以指定汇率兑换Libra,一揽子货币汇率的波动以及兑换进入篮子货币数量的增减都会使汇率出现波动;白皮书2.0增加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提高了货币的稳定性,但是基于固定比例组成的LBR应用场景大幅减小。

      不仅如此,增加了单一法币的稳定币提高了储备管理操作难度。新版白皮书明确了 Libra 储备的投资分布:80% 将投入到三个月以内到期的政府债券,需要在标普 A+ 或者穆迪 A1 及以上等级,并在二级市场有很大流动性;20% 投入到现金,会通过隔夜投资账户投入到货币市场基金里。储备管理难度增大的明显原因是:原本一个挂钩一揽子货币的稳定币,只需要管理一个大的储备账户,现在变成每一种货币对应一个稳定币后,需要管理的储备账户会陡然增加。

    • 监管框架不统一,反洗钱、反恐融资责任不明确:Libra试图建立无国界的具有强大市场包容性的基础体系,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但由于各国市场制度差异巨大,对于消费者保护、隐私保护、产权保护等均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不同监管框架,Libra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监管框架仍然是个问题。在白皮书2.0中,Libra协会提出开发一个能够遵守适用法律和法规的系统,并且能够支持 Libra 开放性和金融包容性,开发一个满足金融合规性和全网范围风险管理的框架,并制定反洗钱(AML)、反恐怖主义融资(CFT)、符合制裁规定以及防止非法活动的标准,以期解决这个问题。

    02

    DCEP——加速落地,普及可期

    1、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义

    国际清算银行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报告中这样定义,“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币的数字化形式,是基于国家信用、一般由一国央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和表现”,“不一定基于区块链发行,也可以基于传统央行集中式账户体系发行”。

    央行数字货币:2018年国际清算银行下属的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ommittee on Payments and Market Infrastructures,CPIM)提出“货币之花”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四个关键属性的定义:发行人、货币形态、可获取性、实现技术。央行数字货币是“货币之花”的中心(深灰色阴影区域),发行人是央行;实现形式可以是体现传统账户的数字,即基于账户型,或者是基于名下的一串由特定密码学与共识算法验证的数字,即基于价值或基于代币型。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又可分为批发端和零售端,前者仅限于资金批发市场,如银行间支付清算、金融交易结算等,后者在社会上流通。

    根据央行“货币之花”的定义,CPIM认为央行数字货币(CBDC)具有以下特征:

    • 可用性:目前传统的央行货币(存款准备金余额)仅限于在中央银行的运行时间内使用,每周7天,每天小于24小时;CBDC可以在一天24小时、一周7天或者仅在特定时间使用;

    • 匿名性:基于代币的CBDC,原则上可以以一种类似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方式提供不同程度的匿名。一个关键的考量是在平衡对中央银行的匿名程度和反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以及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 转移机制:现金转移是点对点,存款准备金通过中央银行进行转移,CBDC通过点对点或中介进行转移,也可通过商业银行或者第三方代理进行转移;

    • 计息:CBDC计息(正或者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限额或上限:对CBDC使用或持有进行量化限额或上限。

    2、我国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布局与进展

    (1)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布局

    我国最早从2014年就开始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探索,2014年央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旨在论证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2016年7月央行启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2017年1月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区块链电子钱包”(BOCwallet)的iOS版上线。央行下属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进入2019年,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月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2019年12月根据《财经》报道,由央行牵头,供、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落地。2020年1月央行官微发布《盘点央行的2019|金融科技》,指出基本完成了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课题研究第九次会议提出,疫情是数字经济的催化,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加速推出。4月14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内测的照片传出,随后央行官方回应,数字货币正在深圳、雄安等地内测。

    (2)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

    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我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位是对现有纸钞的替代,也就是M0的替代。公众持有的央行数字货币是央行的负债,基于100%准备金发行,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法偿性,本质是以央行担保并签名的加密数字串形式存在的货币。与纸币一样具有货币的基础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价值。而目前的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是基于现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将M1、M2电子化的支付工具。央行数字货币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的简明、高效、符合国情的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1]。

    央行的数字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点,“一币,两库,三中心”。“一币”是指由央行负责数字货币的“币”本身的数据要素和数据结构。根据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提到,理想的数字货币应该具备不可重复花费性、匿名性、不可为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公平性的特征。数字货币是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是携带全量信息的密码货币,这些理想数字货币的特征也是央行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两库”是指数字货币发行库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数字货币发行库是指人民银行在央行数字货币私有云上存放着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基金的数据库。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央行数字货币的数据库,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央行数字货币私有云上。相比于传统的实物货币发行环节,发行库和银行库的设计,更多的考虑为数字货币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存储和应用执行空间,既能够分门别类的报存数字货币,又能防止内部人员非法领取或者外部的恶意袭击同时还能承载一些特殊的应用逻辑。“三中心”指的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认证中心是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机构及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是系统安全的基础组件,也是可控匿名设计的重要环节。登记中心记录央行数字货币及对应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记录流水,完成央行数字货币生产、流通、清点核算及消亡的全过程登记。这也是全新理念的数字化铸币中心,因为传统的纸币不存在持有人登记的概念,也没有流转过程中全生民周期的信息。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登记系统可能做两套,一套基于区块链,另一套基于传统集中式方式,优先考虑后者。大数据分析中心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主要用于反洗钱、支付行为分析以及监管调控指标分析等。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采取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模式为“二元模式”:由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再对接公众。具体可以将CBDC运行分为3层体系:第一层参与主体为央行和商业银行,涉及数字货币的发行、回笼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转移;第二层是商业银行到个人或者企业用户的存取,CBDC在商业银行库和个人或企业数字货币钱包之间转移;第三层是个人或企业用户之间的流通。

    双层运营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在现有货币运行框架下让法定数字货币逐步取代传统货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商业银行和一些其他商业机构,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上都已经比较成熟,经验储备和人才储备都相对充分,双层运营体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至于央行另起炉灶。另一方面,双层投放运营能够防止金融脱媒。如果商业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就意味着不需要商业银行了,中央银行掌握所有的个人、企业资信信息,可以替代商业银行开展所有的金融业务,但这样就会给中央银行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会类似计划经济,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阻碍金融的创新,一旦出现任何信息传达不充分或者觉策的偏差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双层运营分散化解风险,避免过度集中于央行,也缓解央行的负担。

    [1] 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

    3、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原因与政策影响

    (1)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原因

    在电子支付如此便捷和普及的今天,为什么央行还要发行数字货币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纸币信息技术含量低、安全性低。DCEP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公众对安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Libra等私人数字货币的出现,无疑为国家货币主权敲响了警钟,在Libra作为支付工具发展得很好得情况下,可能进一步脱离储备资产,变成一个信用货币,进而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超主权货币,进而对一国的货币政策和主权产生巨大影响。现任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也表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首要目的是保护货币主权”。此外,目前我国跨境清算依然高度依赖美国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有望摆脱对现有SWIFT和CHIPS支付体系的依赖,为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带来便利。

    极大地降低纸币、硬币发行流通成本,提高支付清算的效率。我国央行的DCEP作为M0发行,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节省纸币的发行成本。截至2019年12月,我国流通M0为7.72万亿,同比增长5.4%。目前纸币、硬笔的印制、发行、流通、贮藏各个环节的成本都非常高,防伪、携带均有成本。央行的数字货币就能很好的在保持现钞属性和价值特征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的效率。

    提高央行对于货币供给和流通的控制力。目前流通的货币完全是匿名的,央行无法追踪交易的具体情况。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实现对货币的精准追踪,使得央行能够对货币的流通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有更加及时准确的把握,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央行通过大数据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流通的控制力。有利于减少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2)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数字货币有利于提高央行对宏观经济动态的及时掌握。由于现行纸币缺乏详细的跟踪记录,导致央行对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掌握有时滞。数字货币通过对每一笔交易详细的记录,为央行创造了实时全面的感知手段。进一步央行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工具对宏观经济做出更准确、及时的分析预测。

    数字货币对传统的货币派生机制产生影响。一方面,数字货币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纸币硬币具有更高的清算效率,会使得清算账户和第三方储备账户中的资金减少,同于投放信贷的资金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数字货币更加高效便捷的支付特征,会减少居民对资金的持有偏好,从而降低资金的漏损率,最终使得货币乘数增加。

    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利率、信贷、外汇和金融资产价格四个渠道,其中利率又是非常重要的渠道。由于DCEP可以差别计息,甚至可以打破零利率的下限,有望为货币政策的调节拓宽空间。此外,现行货币政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总量和利率的调节,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且不够精确。数字货币的使用,有利于央行对货币总量,流向的精确把握,保障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和传导。同时,数字货币也有利于央行的监管,及时打击非法行为,缓解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

    03

    全球进展:各国央行加速布局,抢占高地

    全球各国央行一直在密切关注数字货币的进程,而一旦各国政府开始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势必加速对现有的货币格局的重新洗牌。1996年,10国集团(G10)的央行,专门在国际清算银行(BIS)开会讨论电子货币对支付体系和货币政策的签再影响以及央行的应对策略。之后,BIS定期发布对于电子货币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19年6月Libra推出之后,各国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度明显增加。近来包括美日欧央行在内的多数国家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也变得明显积极。

    美联储:2017年曾对数字货币提出质疑,2019年已经有多名议员表态重启数字货币研究,提出重构更快、更实时支付体系的行动计划。2019年12月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与鲍威尔都同意在未来五年中,美联储都无需发行数字货币。而就在2020年2月5日,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表示美联储正在就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的相关技术展开研究与实验,已经开始研究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20年3月美国数字美元基金会吸纳了22名新顾问成员,准备在未来两个月内发布项目的白皮书。

    欧央行:态度由此前的观望转为积极。2015年欧央行详细评估了虚拟货币产品对货币政策与价格水平稳定性的冲击。2020年1月份BIS与欧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成立了一个小组,共同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欧央行行长克里斯汀·拉加德支持该机构在开发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努力,并表示迫切需要快速而低成本的支付,欧洲央行应该发挥领导作用,而不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充当一个观察者。

    日本:2019年10月日本央行行长表示日本没有立即考虑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目前没有数字货币计划,表示将会关注“加密资产作为支付、结算手段能否获得信任,对金融结算体系产生哪些影响。”2月27日在东京举行的“支付的未来”论坛上,日本央行副行长雨宫正佳表示日本央行支付结算系统部刚成立CBDC研究小组,将与国内外专家、相关机构和其他央行合作开展CBDC的深入研究。

    此外2月14日,巴哈马央行行长证实,巴哈马央行数字货币将于2020年下半年推出;2月20日,瑞典央行宣布开始数字货币e-克朗试点项目;3月12日英格兰银行发布了关于CBDC的57页讨论报告《央行数字货币:机遇、挑战与设计》;4月6日,韩国央行宣布在2021年对韩国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试点测试。

    04

    总结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与Libra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二者的相似之处体现在

    • 发行成本方面:二者都极大降低了纸质货币发行的成本,目前使用的纸质货币、硬币的印刷、发行、流通、贮藏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很高,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无纸化的存在形式,能够减少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支付清算的效率;

    • 隐私保护方面:央行数字货币在保持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的同时也满足便携与匿名的需求,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穆长春表示央行将在“可控制的匿名性”与反洗钱、反恐融资、税收问题、在线赌博以及任何电子犯罪活动之间保持平衡;Libra同样具有可控匿名性;

    • 准备金率方面: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为了防止央行数字货币的超发,商业银行需要向央行全额缴纳100%保证金,由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再对接公众;而最新修改后的Libra白皮书2.0显示,增加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明确与各央行合作,会发行基于单一法币的Libra币,每种单一货币稳定币(如美元稳定币 LibraUSD、欧元稳定币LibraEUR、英镑稳定币 LibraGBP)都将有1:1的储备金支持。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都实行100%的准备金率支持;

    • 发行结构: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模式,央行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与公众对接,不仅能防止金融脱媒,而且有效的缓解了央行的负担;Libra的发行结构与之类似,由Libra协会到分发机构再到公众,都采取核心系统不与终端用户直接交易的模式。

    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具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在定位、信用风险、发行结构、技术路径、治理模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 定位: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不会涉及M1和M2的领域,因此数字货币的发行对金融系统的冲击较小;而根据Libra白皮书1.0来看,此前Libra的定位是锚定一揽子货币的波动性资产,4月16日Libra发布白皮书2.0对其进行调整,增加提供锚定单一法币的稳定币;

    • 债务人与风险: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由国家发行,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而Libra是Libra协会作为债务人,Libra协会和分发机构双重信用风险,尽管目前Libra与一揽子货币挂钩,但类似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一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与主权货币脱钩的可能,从而全面取代美元的地位。这也是Libra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的重要原因;

    • 底层资产与稳定性: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底层资产是央行的负债,币值具有稳定性;而Libra此前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货币篮子的成分与比例变化以及各货币的汇率变化都会影响Libra币值的稳定;Libra白皮书2.0新增锚定美元、欧元、英镑、新加坡元四种单一法币的稳定币,同时将多币种稳定币LBR调整为基于以上四种单币种稳定的固定权重组合,未来当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可用时,在一揽子货币中直接采用该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币值的稳定性相比之前有所增强;

    • 技术路线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不预设技术路线,采取双层运营体系,不一定使用区块链技术,同时采取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而Libra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使用开源的Move编程语言,使用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使用该机制即使三分之一的节点发生故障,Libra区块链网络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在治理模式上,去年6月,Libra宣布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向无许可系统的转变,实现完全去中心化,随后遭到美国、欧盟等政府的反对之后,在白皮书2.0中,Libra已经明确了放弃向无许可公有链系统的过渡计划,这意味着Libra无法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实现完全去中心化。此外,二者的重要不同还在于,央行数字货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即交易双方不需要网络也能够支付,可以满足更多支付场景的需求,Libra目前仍然需要网络的支持;

    •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增值应用,被期待用于央行数字货币,但是智能合约的使用可能会使央行数字货币复杂化,产生超出预期的行为,甚至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目前央行对智能合约的使用保持审慎的态度。而Libra项目的重要设计功能之一就是它的智能合约先行功能。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