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数据显示,上周(6月22日-6月28日)302家银行共发行了2001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4%,较上期增加0.0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远超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在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期,很多银行不能通过提升预期收益产品收益类吸收资金,因此会将部分重心放在结构性存款上。未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能会有所下跌。在转型期间,银行有望在两大领域发力:一是产品上,拉长负债久期研发新净值产品;二是资产配置上,探索“固收+”的多重模式。
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亮眼
分析人士认为,正值年中时点,各家商业银行都积极吸收市场资金。与国有控股行、股份行相比,在相同存款利率下,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中小银行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就会发行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远超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理财产品。相关人士透露,一些银行公布了到期实际兑付收益率近8%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该产品挂钩沪深300指数和黄金期货,收益率特别高,但同样风险也较大。
普益标准认为,净值化转型期,银行理财揽储功能大幅降低。预期收益型产品的硬性压降要求,导致很多银行不能通过提升预期收益产品收益类吸收资金,较多银行会将部分重心放在结构性存款上。
展望未来,某银行人士表示,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消除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将有所下跌。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认为,预计7月份央行仍以精准投放为主,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局面,加之7月缴税期,资金利率或有所回升。
重在调整产品和资产配置
在传统理财收益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银行理财加速转型。某大行的一位投资顾问表示,资管新规推出以后,预期收益型的理财规模一直在压降,净值类的新理财发售量逐渐上来。
相关数据显示,从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来看,5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55点,环比上升0.52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30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0.41点,环比上升1.25点,同比上升7.71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15,环比上升0.35点,同比上升3.50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7点,环比上升0.20点,同比上升2.20点。
普益数据显示,上周(6月22日-6月28日)302家银行共发行了2001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4%,较上期增加0.0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远超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在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期,很多银行不能通过提升预期收益产品收益类吸收资金,因此会将部分重心放在结构性存款上。未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能会有所下跌。在转型期间,银行有望在两大领域发力:一是产品上,拉长负债久期研发新净值产品;二是资产配置上,探索“固收+”的多重模式。
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亮眼
分析人士认为,正值年中时点,各家商业银行都积极吸收市场资金。与国有控股行、股份行相比,在相同存款利率下,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中小银行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就会发行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远超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理财产品。相关人士透露,一些银行公布了到期实际兑付收益率近8%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该产品挂钩沪深300指数和黄金期货,收益率特别高,但同样风险也较大。
普益标准认为,净值化转型期,银行理财揽储功能大幅降低。预期收益型产品的硬性压降要求,导致很多银行不能通过提升预期收益产品收益类吸收资金,较多银行会将部分重心放在结构性存款上。
展望未来,某银行人士表示,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消除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将有所下跌。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认为,预计7月份央行仍以精准投放为主,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局面,加之7月缴税期,资金利率或有所回升。
重在调整产品和资产配置
在传统理财收益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银行理财加速转型。某大行的一位投资顾问表示,资管新规推出以后,预期收益型的理财规模一直在压降,净值类的新理财发售量逐渐上来。
相关数据显示,从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来看,5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55点,环比上升0.52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30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0.41点,环比上升1.25点,同比上升7.71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15,环比上升0.35点,同比上升3.50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7点,环比上升0.20点,同比上升2.20点。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