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惠金融“知易行难”的“堵点”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所突破。
近日,招商银行披露了普惠金融最新成绩单——截至2019年4月,招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七年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过2.5万亿元,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发挥出了“头雁”作用。
更难得的是,在新发放的小微贷款中,有75%的客户通过线上平台发放,打造了“轻体验 少流程 快放款”的一键式贷款体验。
招行的普惠金融高速增长之路,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不可或缺。近年来,招行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开发了从申请到放款仅需60秒的闪电贷平台、打造了全国独树一帜的“一个中心批全国”零售信贷工厂集中审批模式,以“有智慧”的金融科技成就“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助力普惠金融战略跑出加速度。
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过2.5万亿
在国内银行业,招行是较早开启普惠金融战略的银行之一,并数次探索普惠金融的创新模式。早在2012年,招行开始实施“两小”战略,提升了小微金融在全行的战略地位,7年来招商银行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普惠小微业务体系,在持续创新的推动下,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过2.5万亿元。
从此前公布的2018年年报来看,着力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各家机构银行稳步提升业绩的重要推动力。2018年,招行全面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的目标。经过多年探索,普惠型贷款已经成为招行优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末,招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900亿,贷款规模在同业机构中排名第三,在股份制银行中居于首位;2018年全年,招商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超1700亿,四季度新发放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超过100bps。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两个着力点在于“普”与“惠”。其中,“普”意味着让更多用户享受到同等公平的金融服务,“惠”则意味着降低金融成本。但普惠金融又具有明显的长尾特征,小额、分散、数量众多,市场空间大,通过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和产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不经济性和低效率性。
正因为如此,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等技术作为核心,针对金融的长尾市场,提升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并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落地场景,能够让更多有需求的人获得金融服务。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18年,招行“金融科技银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年度信息科技投入达65.02亿元。在金融拥抱科技的过程中,招行不断探索将科技运用于普惠金融实践当中,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探索普惠与风控、收益之间的关系,借助金融科技助力普惠小微的数字化转型,成功创建了集线上平台、集中审批、专业队伍服务于一体的新模式:开发了从申请到放款仅需60秒的闪电贷平台、打造了全国独树一帜的“一个中心批全国”零售信贷工厂集中审批模式、设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并覆盖全国44家分行。
构建数字化生态圈
2016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概念首次被提出。会议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升级版及《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三个文件。其中《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的指引性文件,是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业界普遍认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当前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金融领域创新的热点和焦点,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也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重要手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发展,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信息的共享,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的门槛,有效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招行普惠金融已经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单一贷款演变为完整的小微业务生态体系,向更广阔、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发展。从平台入手,构建产品、拓展场景、广泛合作,实现从G端到B端、C端的完整生态,开启APP时代的普惠新征程。未来,招行还将通过搭建开放式平台,与政府、机构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生态圈,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