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2019:中国银行业改革之路怎么走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9-01-03 13:58:45 银行业 改革 银行动态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9-01-03 13:58:45

    核心提示下一步,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主线是什么?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之路如何走得更稳更好?

      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信贷投向,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支持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等。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

      二是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专业运营和有效风控,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三是处理好“防风险”与“促发展”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应在风险防控上加大创新力度,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或权益质押,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压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当下,改革步入了深水区,在银行业深化改革和“走出去”的进程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下一步,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主线是什么?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之路如何走得更稳更好?日前,《金融时报》记者与本报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探讨。

      深化改革的主线是面向市场与客户

      《金融时报》记者:中国银行业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主线是什么?商业银行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宗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客户,是中国银行业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它在给予银行灵活性的同时,也增强了银行的竞争意识,有利于银行树立“以市场、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加快转变经营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信贷投向,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支持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等。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信贷投放做到有取有舍、有保有压、有进有退,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是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要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积极推动金融与生活场景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提高数据挖掘分析和响应能力,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专业运营和有效风控,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三是处理好“防风险”与“促发展”之间的关系。小微企业一般经营风险偏大而又缺少传统抵押物,想从银行获取贷款并非易事,即使最终获得贷款,也常常会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这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重要原因。因此,商业银行应在风险防控上加大创新力度,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或权益质押,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压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走出去”过程中“质”比“量”和“速”更重要

      《金融时报》记者:中国银行业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如何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等?

      宗良:中国银行业在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等落地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等也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助力国家重大战略,首先,银行业要发挥信贷撬动作用,完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重要基础设施,尤其是选择政治比较稳定、双边关系较好国家的条件比较成熟、效益比较稳定等类型的项目提供支持,撬动沿线投资,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其次,要加大债券筹资力度,引导国际资本流向。中国银行业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主动加大在境外债券市场的筹资力度,引导国际资本聚集,让“一带一路”沿线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同时,商业银行应重视为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境外交易者等提供全面的人民币服务,积极参与并推广新型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再次,要创新推动绿色金融。绿色发展是推动全球经济结构改革的新动力,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接受的理念。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这一时代新趋势,迅速行动,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领域的创新,助力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使我国在绿色环保领域占得先机。

      最后,商业银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比如海外环境风险、政治风险以及项目可持续性风险等,要注意管控风险,坚持稳健发展,合法、合规管理,科学决策,不搞盲目扩张。“走出去”过程中,“质”比“量”和“速”更重要。

      提升资产质量需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

      《金融时报》记者: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提升资产质量,处理好发展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

      宗良: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质量的过程就是平衡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过程,当商业银行能够以更小的风险代价换取更大程度的业务发展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就能够提升。

      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应该是在控制风险前提下的理性发展,风险防控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风险管理。为了增强竞争优势与推动战略转型,商业银行有足够的动力主动提升资产质量。趋严的监管实质上是给商业银行划定了风险防控底线,从外部再加一把力,推动银行认真审视风险防控能力,帮助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质量。

      当前,在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中,银行应更重视风险防控。达到监管要求,是保证商业银行和整个金融系统稳定运行的底线。应坚持稳健发展业务,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业务发展决策,坚持全流程、全方位风险管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相互支撑

      《金融时报》记者:未来,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发力点是什么?

      宗良: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是商业银行未来几个重要的发力点。三者互为支撑、互相促进。

      普惠金融不仅是国家重点支持领域,也是商业银行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盈利点。在当前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借助科技发展和业务创新,为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长尾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有效分散风险,使其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点。

      伴随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我国消费金融杠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潜力很大。消费金融因其小额高频、便捷灵活、无需抵押担保、用户群广大等特点而具有普惠金融的特征。商业银行应加大消费金融创新力度,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支持。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重塑了客户的消费模式,并为金融的普惠发展奠定基础。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银行传统业务中的运营、风控、获客等各个环节,提高了银行业务效率,降低了银行业务成本。未来,银行可在科技金融方面加大投入,并尝试与一些成熟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促进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协同发展。

      主 持 人:本报见习记者 王一彤

      特邀嘉宾:本报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宗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