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实施和运营时间 :2013年5月至今
项目人力投入:超过4000人月
项目完成功能点:超过20000个
完成代码开发:超过1000万行
平台实现年交易额:过万亿
平台实现网络融资规模:超过8400亿
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希望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构建应用丰富、功能完善的银行电子商务平台,为广大工行企业客户和个人消费者客户提供更贴合需求、融合度更高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而大幅提升工行的金融服务效率,增加更加丰富的优质金融产品,有效降低金融业务风险,不断提升工行企业和个人用户的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在中国工商银行e-ICBC三大互联网银行平台中,工商银行“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以下简称“融e购”)是最早开始构建的平台。
工行“融e购”项目建设概况
2013年4月初,工商银行开始对市场上的软件供应商,其中不乏全球著名的软件产品服务商进行了层层严格筛选,最终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融软件)有幸成为该平台的软件产品及服务供应商。
2013年5月份,艾融软件公司软件开发团队与工商银行项目团队立即着手基于由艾融软件自主研发的i2Shopping电子商务平台产品,开始进行工商银行“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的建设工作。平台建设工作推进非常迅速,2013年7月“融e购”B2C电商平台第一个版本完成,经过快速的版本迭代,2013年10月开始系统内部试营业,并在2014年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营业,紧接着“融e购”B2B电商平台也在2015年6月完成了上线。
“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是搭建起连接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满足销售需求与采购需求,提供个人网络金融服务与企业网络金融服务,推动工商银行企业客户经营转型和线上市场拓展的高价值服务平台。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2016》显示,工商银行旗下“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在2016年全年交易总额为1.27万亿元,个人客户总量为5653万户,增量2474万户,增长超过40%,企业客户总量为1.73万户。2018年5月,据“融e购”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表明,平台人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网络融资规模超过8400亿元,继续保持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网络融资银行的领先地位。
单从电商平台交易金额来看,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借助淘宝、天猫等平台的超高交易增长,在当年交易金额突破了1万亿元,而此时距离阿里巴巴成立已经过去了12年,也就是说,工商银行仅用了3年时间就走完了阿里12年走过的路。
工商银行年度报告显示,“融e购”已连续两年交易额突破万亿。
“融e购”作为银行系电商的领头羊,无论是从电商业务经营指标来看,还是对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的拉动来看,都闪耀着“超级工程”的价值。平台围绕四个结合:金融+非金融结合、B2B+B2C结合、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打造成国内最大的金融电商平台,成为在金融电商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营的成功典范。
国内其他大中型银行在探索互联网转型的路上,也纷纷参考和借鉴融e购的成功经验,并形成了以“融e购”为首的银行系电商生态圈。与非银行系的电商平台相比,“融e购”也凭借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进入国内电商平台前三的行列。这些优势包括工商银行良好商誉而提供的信誉背书;支付、融资、资产管理等便捷的金融服务;庞大的原有客户群体及丰富的线下网点等。
工行“融e购”B2C商城平台建设
“融e购”一期项目建设基于艾融软件金融电商产品i2Shopping3.0,满足了银行对金融电商70%以上的需求,遵循艾融软件SQUARE标准化实施方法论,经历了产品原型交付、差异化分析、专业化设计、定制化开发、标准化测试和快速迭代交付等六大环节,以可控为目标、以规范为标准、以软件工具为依托,节省了50%以上的实施时间,并且确保了交付成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项目伊始B2C商城平台建设部分率先启动,技术团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从商品、商户、订单、支付等电商核心业务流程,到安全、性能、容量等非功能性规划,整个项目划分为购物组(包括移动端组)、商户组、运营组、交互体验组和技术架构组5个小组。
从2013年5月月初到10月中旬行内试运行,由艾融软件和工商银行北研组成的200余人的技术团队,仅仅用了5个月,就完成了涵盖PC、手机和Pad三个渠道,以及即时通信、流量分析、开放平台三大支撑应用的综合性电商平台的建设,定制化对接了包括e支付、统一通行证、个人网银、企业网银、贵金属及理财产品系统等在内的20多个工商银行行内子系统,涵盖功能点总数超过3000项。
在行内试运行前夜,B2C平台以“核心业务流程零缺陷”的测试成果为项目一期建设画上了完满的句号。在随后的3个月试运行期间,系统整体运行平稳,技术团队在用户体验和非功能性方面进行了细致地打磨,最终确保了2014年1月12日的上线对外开放运营“开门红”。
工行“融e购”B2B商城平台建设
如果说“融e购”B2C商城平台是艾融软件工行技术服务团队在互联网金融系统建设上的初期磨合,那么“融e购”B2B商城平台建设项目的一期便是双方深度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典范。
相较于B2C业务,B2B业务逻辑更加复杂,业务流程更长,并且涉及的业务多是工商银行的核心业务,目标客户都是工商银行的核心优质客户。B2B项目一期功能涉及四项对公核心业务:供应链、批发市场、投行业务、票据业务,艾融软件以“i2Shopping4.0”为基础对这些业务注入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理念,和行方一起对传统对公金融业务进行了互联网化升级。
其中供应链服务耗时3个月完成,搭建了用户体系、商品体系、支付体系等多个核心架构,功能点数达900多项;批发市场业务耗时2个月完成,对用户体系、支付体系做了进一步扩展,功能点达到500多项。随后投行业务、票据业务共投入70人左右的团队规模,划分为两个子团队同步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开发,耗时2个多月完成功能点300多项,更进一步地体现了艾融团队在多项目协同运作、持续交付方面的强大能力。
工行“融e购”项目近三年的持续建设发展
2015年3月,伴随着工商银行推出互联网金融战略品牌E-ICBC,内部修炼了1年多的工商银行“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再次进入了系统建设高潮。从2015年初到2018年初的3年内,“融e购”在行业扩展、金融服务整合、服务连续性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超级工程”电商平台“融e购”有力地驱动着工商银行智慧银行3.0的转型。
B2C平台2015年初到2018年初上线的重要功能:
B2B平台2015年初到2018年初上线的重要功能:
3年间,艾融软件在“融e购”B2C和B2B两个平台上,共计投入4000多人月,完成超过了20000个功能点,累计开发超过千万行代码,说“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是软件超级工程毫不为过。
艾融软件技术团队的专业性体现
在“融e购”的初期建设和后续持续建设过程中,艾融软件的技术团队在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其专业性:
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团队有着丰富的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由艾融软件北京软件中心总经理亲自率队,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理均由具备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资深人员组成,并根据工商银行的客户特点,制定了“三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和投产评审)一总结(投产总结)”的项目实施规范流程。
工程能力:基于艾融软件领先的金融电商产品和成熟的技术开发平台,技术团队基于相同的技术标准、规范有条不紊地完成电商产品的一次次迭代;技术人员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并通过公司统一的工时和质控管理工具,进一步加强了项目实施的可控性和确定性。
技术能力:工商银行“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承载了超过1亿的海量用户,对系统安全、应用性能、系统弹性和可扩展性都有着超高的要求,艾融软件派遣了包括技术总监在内的架构师团队进驻工商银行,先后主导完成了前端优化、同城双活、服务无状态、数据库拆分、业务微服务化等多项技术架构的升级,每一次架构升级都如同“给飞驰的火车换轮子”,无不体现着艾融软件技术团队的严谨态度和精湛技艺。
定制化整合能力:银行电商平台天然地需要与银行既有系统进行对接整合,艾融软件在互联网银行2.0建设阶段有着丰富的实施经验和技术积累,具备快速无缝整合三方系统的实施能力。
工行“融e购”金融电商平台的未来发展
未来,围绕中国工商银行E-ICBC3.0智慧银行战略,“融e购”将从外延式的增长向内涵式的发展转变,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规范、有序地发展成长:
第一,通过场景的服务来进一步增强获客的渠道。加强跟第三方、跟客户的全面合作,建立更加开放的平台,更加宽广的合作领域,继而提升电商平台的服务能力。
第二,结合电商的各种业务场景,围绕着账户、支付、融资、理财进行深入融合,追求产品服务的极致,向着“智慧金融电商”的方向发展。
第三,为了实现上述两个业务目标,在新技术应用上寻求变革和突破,建立完备的新技术验证机制,逐步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生物识别、虚拟现实等新一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平台应用进行紧密地结合。
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艾融软件将继续发挥其金融电商产品、分布式技术平台、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助力 超级工程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金融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精耕细作,继续引领国内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潮流。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