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金融布局除了涉足智能监管、智能交易、智能客服、量化交易外,还在智能投顾领域日渐风行。在业务信息查询、用户个性画像以及投资分析见解方面,智能投顾已广泛运用在各个金融机构。
9月7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AI金融探路者峰会”上,华夏财富总经理张晖、恒生电子总裁助理张慧海、品钛财富管理业务CEO郑毓栋、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产品营销负责人崔瑛,以及优品财富COO高卫东围绕“智能投顾和AI投资”主题开展圆桌讨论。
“个人投资者进入资产配置时代,公募基金有望成为智能投顾一个主要的标的。”华夏财富总经理张晖称,公募基金公司在智能投顾方面具有专业的天然优势,主要原因有三:公募基金市场容量和策略丰富;公募基金长期收益超越了大多数的理财产品;产品标准化非常适合智投、大类资产配置底层标的;接受每日的申投,具备流动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恒生电子旗下四家子公司分别在不同的方向布局AI智能投资以及智能投顾。恒生电子总裁助理张慧海认为,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有很大合作空间及天然的互补性,“金融机构的账户数据、交易数据、App前端操作的一些行为特征数据以及外部引入的非结构化数据,都可为金融科技公司做智能投顾、做相应用户画像提供很好的基础”。
“智能投顾的实现还基于细分产品的量化,智能投顾的组合在国内都是以ETF为主,国内大部分的产品都是股票型的基金。”兼任圆桌论坛主持人的优品财富COO高卫东表示,须结合国内的用户习惯及金融产品的结构,因地制宜地开展智能投顾。
品钛财富管理业务CEO郑毓栋称,智能投顾面临的客户、渠道、产品的“不标准”仍需不断摸索。此外,中美两国的智能投顾区别很大,国内发行产品主体丰富,有银行基金券商等;国内交易磨损或摩擦带来的成本较高;国内投顾的盈利模式与美国相比也有区别。但是,国内的用户数据开发和用户画像做得更好,“怎么在现有框架下把智能投顾这条路走下去,是所有同业需要探索的一个地方”。
“面对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需因地制宜做智能投顾,提供有效的白盒策略给用户更多选择,让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到投资当中。”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产品营销负责人崔瑛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智能投顾中除了看风险回报,还要考虑流动性和现金流,以丰富整个智能投顾的投资策略。”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