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地产、银行这些曾经被贴上“高大上”“多金”的行业,如今却感觉到寒冬来临。
减员甚至裁员、降薪、业务腰斩,都是这些行业目前的写照。业内人士称,行业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科技进步带来职位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受市场环境的影响。
我们看到了行业里种种熬寒冬的姿势:开源、节流、存粮、冬眠,从业者们在艰难中守护希望,也在等待春天。
房地产:
多家上市房企裁员减压
从7月起,不少大型房企就传出裁薪减员的风声。
8月23日,有自媒体报道称绿地将迎来裁员风暴,并称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近期对京津冀、上海及广深事业部总经理做出尽快完成瘦身的指示,裁员比例高达10%-30%。绿地集团随即做出回复称上述消息不属实,作为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多元化综合产业集团,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提升人才团队能级始终是绿地的重点工作。北京、上海等核心一线城市历来是公司战略投资的重点区域,公司并无裁员计划,同时还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提升相关区域核心团队建设,也非常欢迎各界优秀人士加入绿地大家庭。
8月24日,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房地产公司长江实业上海公司被曝大量裁员,目前不少员工已经离职。
大型房企密集裁员的消息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风波。最近半年之内,传出冻编或者裁员的大型房企包括绿地、长实、万科、富力、雅居乐等近10家大型上市房企。
据长江商报报道,至于裁员的原因,房企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房企不承认存在裁员计划,而是将裁员称之为“提升人才结构”;有的房企矢口否认,仅仅是发了一份声明,没有下文;有的则干脆不回复。
对此,财经评论员严跃进指出,今年下半年很多房企会面临资金回笼等压力,所以从企业高效运作的角度看,要适当管控“小白兔”的队伍,此类“小白兔”的含义在于,往往属于业绩平平而且效率不高,同时可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害的。最典型的就是在目前业绩压力下,部分销售人员积极性也不高,或者说投资策略屡屡犯错的员工,则会面临裁员或调整岗位等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对于类似裁员的现象,也是企业提高效率的表现。
10万亿巨债压顶:未来1至3年集中到期
随着融资渠道不断收紧,先前冲千亿、万亿的房企为了节省开支,开始裁员,甚至采用一些办法倒逼员工辞职,以规避离职赔偿。
2017年全年,136家上市房企平均负债率达79.1%,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高位。债务规模较2016年增长33.33%,高达6.59万亿元。长江商报记者查询Wind数据粗略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136家上市房企最新资产负债额超过10万亿,平均负债率约80%。而国内地产企业贷款的期限以3年为主,过去两年产生的大量贷款将在2018—2019年到期,也就是说未来1-3年地产行业债务到期压力集中。
然而,如今的境况是融资趋紧,房企很难借到钱。银行贷款、信托、公募债、私募债、定向增发、境外发债等十几个渠道如今在一个个变窄。
据同策咨询研究院监测数据获悉,2018年前7个月,40家典型房企总计融资4105亿元,相当于2017年下半年融资体量。境内银行贷款、公司债、其他债权融资均有不同程度波动,房企多元化融资渠道全面收窄。
雪上加霜的是,房企发债也频繁被终止。富力地产60亿元、花样年50亿元的租赁住宅专项债券、深圳市龙光控股一笔35亿元的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雅居乐控股80亿元的私募公司债券、合生创展100亿元的小公募和泰禾集团的一笔原计划募资金额不超过98亿元的融资计划,均被中止审查。
投行:
降薪去产能
受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影响,项目少影响投行整体收入,直接关系从业人员薪资待遇,甚至去留。
上半年,IPO家数仅为63家,较去年同期下降75%;IPO融资金额为923亿,较去年同期下降26%。
而在各家券商之中,投行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而2017上半年年投行业务的榜眼——广发证券则滑落至第九。
根据券商中报显示,中德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净利润-3823.23 万元,成为首家中报披露亏损的投行子公司,公司上半年IPO项目仅完成1个。此外,长江证券投行业务下滑27.56%;国元证券下降18.66%,报告期内也只完成1单IPO项目。
但投行人员成本巨大,让不少投行“坐不住”了。
部分券商已经实施“降薪”。某投行在上半年就被员工爆出月薪到手不及5000元,主要因为公司上半年对薪酬制度作出调整。据了解,新的薪酬制度中规定,投行绩效工资占基本薪酬比例在30%~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报道,在2018年年初就有投行开始了调薪之举。降低所有保代固定津贴的金额,比如将ED级别保代固定津贴调至1.2万,VP级别降低至2万等。而保代的签字费用也将分期支付。
还有一家投行也有调薪动作,有内部人士表示,调整后工资降幅达到40%-50%。该同行内部人士称,领导意思是调整是为了纠正过去错误政策,认为以前发放的固定薪酬太多了。
正因为此,离职潮已经掀起,公司不少员工排队等离职证明,有的等候已经超过一个月。
而在华南地区,项目储备尚充裕的大型券商,还未进行大举措调薪。
华南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还未裁员降薪,但是月度奖、季度奖已经延迟发放。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近期投行已经开始节省费用,比如取消投行的住宿补贴、话费补贴;同时要求出差时高铁只能买二等座,省会城市住宿报销不能超过550元。
投行“去产能”主要缘起过去多家投行扩招人员,无奈监管政策猛然收紧。上述深圳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有的投行员工收入主要靠津贴,现在补贴被砍,意味着收入也会大幅下滑。
受券商裁员降薪影响最大的是投行底层员工。上述深圳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入职两年多,现在项目不多,也出不来,基本工资月薪不到一万。”
银行:
四大行半年减员3.2万
根据近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四大行共有员工总数较2017年末下降约3.2万人,减少的大部分员工都为基层网点员工。
其实这几年四大行减员的速度一直有扩大的趋势,从2015年至今,四大行员工减少超过7万人。
减员多并不意味着裁员多,员工退休、主动辞职等都算在减员人数内。在顺应金融科技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的浪潮下,银行也在全面推进网点智能化、轻型化,对人力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少。
四大行由于员工基数大,每年的减员规模在行业中也相对较大。
截至2018年6月底,农行共有员工477040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8218人),较上年末减少10267人。工行共有员工443169人,比上年末减少9879人。中行共有员工305655人,较上年末减少5478人。建行共有员工346164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4190人),较上年末减少6457人。
在被裁的员工中,主要来自基层网点员工。
之所以这类员工多,也多与银行渠道网络转型有关。
以中行为例,在2018年中报中称,中行正全面推进以智能柜台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点智能化建设。带来的结果便是柜员等基层员工数量的下降,2015年,中行中国内地商业银行综合营销服务与柜员人数为13.15万人,占内地商业银行员工总数的比重为42.43%;2017年时,其内地商业银行综合营销服务与柜员人数下降到12.81万人,占比也降至41.18%。
科技进步创造新岗位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去银行办理业务时也有了更多“智能化”的选择,不必再将所有业务都交由柜员办理,而电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完善,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进一步加强了网点的可替代性。
根据BCG(波士顿咨询)2027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就业市场影响模型测算,到2027年中国金融业约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其影响方式为岗位的削减或转变为新型工种,其中银行、保险及资本市场的工作岗位削减比例分别为22%、25%及16%。而其余77%的工作岗位将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工作时间减少约27%,相当于效率提升38%。具体而言,资本市场效率提升高达56%,银行次之约42%,保险可提升约29%。
但是该报告还认为,人工智能也将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主要以技术类和运营类为主,同时人工智能也对未来人才的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Wind综合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长江商报、棱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Wind资讯。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