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8家银行将设立资管子公司,监管细则落地决定想象空间

    来源:券商中国 2018-06-22 10:03:26 资管子公司 银行 银行动态
         来源:券商中国     2018-06-22 10:03:26

    核心提示银行资管子公司的设立,是银行业近期的关注点。

    8家银行将设立资管子公司,监管细则落地决定想象空间

      银行资管子公司的设立,是银行业近期的关注点。资管新规明确,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27家)应当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3月至今,已有8家上市银行通过董事会决议,拟设立全资的资管子公司。

      “资管新规落地后,都在忙着处理存量产品,开发设计新产品,后续要视整改进度、过渡期对新规的满足程度,监管或许才可能去批设子公司,现在是各家银行都有想法,但深入规划的可能还没有。”一位上市银行资管部门负责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想的多,但暂时还没办法做。”这也是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中频繁听到的一种态度。主要原因在于,设立标准、监管细则尚不清晰,尤其是资管子公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牌照,监管办法的出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未来资管子公司能做什么?这决定着银行资管独立法人之后的生存问题,也就是未来在整个监管框架下资管子公司是如何定位的。”一位华中地区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称。

      此外,相对一致的观点是,筹建资管子公司的过程中,必然面对增加人员、扩充资管团队的需求,在前期建设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考虑到成本和实际效用,如果不是监管明确要求,那么大部分中小银行都没有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必要,资管部或许可以转型财富管理,引入其他机构产品做代销,这样前期投入不大,短期见效会相对快。”前述资管部总经理认为。

      “最关注牌照的定位、内容”

      早在2015年,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就已陆续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董事会决议,但迟迟未能获批落定。今年3月开始,8家银行陆续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拟定注册资本在10亿元至80亿元不等,此外还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数家银行正在筹备或设计方案。

    8家银行将设立资管子公司,监管细则落地决定想象空间

      不过,众多银行目前仍在观察监管风向,期待监管细则、指引的出台,包括资管子公司的监管细则、银行理财细则、非标认定的细则等。

      “子公司的细则、理财细则的出台时间不应该相差太久,毕竟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而子公司的监管细则中也需要明确与母行的关联交易的内涵、范围,这将影响到子公司能多大程度上承接母行的业务。”一位大型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认为。

      就资管子公司本身来看,首要的问题是,监管会给这张牌照什么业务范围、业务资质,这决定了牌照的价值,也决定了该独立法人的生存和经营能力。

      “如果能发行公募产品、能做信托的业务、能有股权直投的独立业务资质,那对于银行而言,资管子公司的牌照还是很有价值的,基于这些业务资质,资管子公司的产品库也可以丰富很多。”一位华南地区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表示。

      一位华东地区上市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也对此表示认同。“总体来看,资管子公司以后应该是‘基金+类信托’的定位”。

      前述上市银行资管部负责人也认为,相较于目前的理财业务,监管可能会给予资管子公司更多的业务资质,但现在也不明确,“譬如2015年底年十几家银行被叫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备案,可能会有限度地对资管子公司分批放开”。

      除牌照的定位外,未来资管子公司自身的战略定位,以及在母行内的定位也被不少受访人士提及。

      战略定位上,内设在银行体系内的资管部主要以服务行内零售客户为主,独立子公司后的想象空间则在于,未来能否成为一个面向全市场的资管机构,拓展非本行客户,并提高机构客户占比。

      “长期的趋势是这样,国外的银行资管子公司也是这个路径,但毕竟不是所有的国内银行都能设立资管子公司,小银行退出市场后,就涉及到一个客户覆盖的问题。”前述华南城商行资管总经理称。

      不过他也认为,子公司独立运作后,中短期内还是会以母行客户为主,以零售客户为主。“一方面,整个理财的资金来源、销售渠道还是要依靠母行运作,子公司也要解决部分企业融资的问题,和母行有较好的联动才更符合银行资管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理财产品销售临柜面签的要求下,除非资管子公司未来可以像公募基金一样有自己的独立销售渠道,否则还是会严重依赖母行客户。”

      至于机构客户,前述上市银行资管部负责人认为,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心态可能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负盈亏的程度,还是在追求一个绝对稳定的收益。

      此外在行内定位上,除了需要重新梳理与行内其他部门的合作、分润机制外,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对于旗下已设立基金公司的银行而言,再设立一个资管子公司,可能存在重复建设。

      前述大型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认为,确实部分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但这并非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更关注银行内部的协同,就是同样一个银行部门在面对资管子公司、基金子公司两个载体时,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渠道,这种内部管理的资源整合与分配才是关键”。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方向:代销、投顾

      除27家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在过渡期后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外,其余中小银行该如何开展理财业务也受到广泛关注。

    8家银行将设立资管子公司,监管细则落地决定想象空间

      “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但我们还没办法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关键还是在消化存量业务,这部分业务不出问题就万幸了,剩下的就边走边看。”一位华东地区小型农商行资管部负责人称。

      事实上,考虑到人才、投研、系统等能力,受访对象普遍认为,大部分中小银行并不具备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开展理财业务的能力,更谈不上成立资管子公司。

      “从监管的维度看,批复设立子公司还是会考虑到银行的理财规模、业务规范性,资管子公司太多也不好监管;从银行自身角度看,如果理财规模较小,那要支撑起一个资管子公司还是很痛苦的。”一位华南地区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称。

      不过他也认为,基于中小银行在所在区域内明显的网点优势,资管部门可以转变思路,专做财富管理,也就是产品代销。“与过去的委外有点类似,管理机构不是银行自己,本行只负责销售,提供客户资源”。

      “不过代销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代销的资质申请;二是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毕竟客户是从银行购买的,而非管理机构,如果出了问题还是会找银行;三是要防止客户信息的泄露,不能让自己的客户变成了管理机构的客户,这就需要注意错位代销,防止直接竞争”,一位华中地区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认为,“简而言之,就是不能只干代销的活,而应该参与到产品的运作中去,甚至定制一些能够满足本行客户需求的产品。”

      还有一种业务模式也在采访中被提及,即“投顾模式”。与代销不同的是,投顾模式下客户资金并未离开本行,只是委托外部机构来帮助优化投资策略,设计产品结构。

      “两种模式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就看中小银行自身的监管环境、资源禀赋,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型银行和小银行,选择都是有差异的。”前述华中地区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表示。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室主任曾刚则提出了“业务牌照差异化”的观点。在他看来,理财规模较大的银行更为适合成立资管子公司,而大部分的中小银行应该回归业务主线,取得有限的业务资质,其理财业务以后可以通过委外进行,由已设立的资管子公司承接。

      “这样资管子公司的业务规模也能向市场化扩容,中小银行则不需要耗费成立资管子公司所需的巨大成本,不过这需要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曾刚表示。

      此外,此前也有一个区域内的中小银行能否联合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讨论。据记者获悉,已有个别省联社确有联合省内农商行成立资管子公司的想法,但有农商行当场表态,认为难度相当大,成功设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区域内的中小银行联合设立资管子公司,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出资比例、话语权以及内部协调方面,我们是没想过这种途径,监管也不一定鼓励这种方式。”前述华南地区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表示。

      “前中后台都需要加人”

      筹建资管子公司的过程中,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是“招人”。

      以国外银行资管子公司为例,2017年摩根大通资管板块共有超过2万名员工,其中包括近千名员工专注研究分析、组合管理、市场策略等。而国内银行内设的资管部门往往不足百人,却要管理着上万亿的客户资产。

      “从架构上说,独立子公司之后首先要增加的是投研方面的力量,每个投资经理所能负责的产品规模都是有天花板的;其次是产品设计方面的,负责产品创新层面的内容;再次则是科技系统、风控、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人才”,一位华南地区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认为,“总的就是覆盖前中后台”。

      而要填补人员缺口,通常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去其他金融机构挖人,二是银行内部培养的人才,其中前者可能更为合适。

      一位大型股份行资管部人士就认为,传统银行内部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一定适合资管子公司。“资管子公司需要的人应当是在市场氛围中成长的,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都不一样,由持有至到期转向交易的投资策略变化后,对投资经理的交易策略、避险策略、投资逻辑的要求也都是不一样的”。

      麦肯锡发布的最新一季银行业季刊中,前汇丰投资管理公司亚太区执行总裁、麦肯锡资深顾问Blair C.Pickerell也指出,商业银行银行更多的是一个平衡的文化,强调合作和团队工作,而资管公司以明星文化著称,可以创造超额收益的投资经理是非常昂贵的,这类人才该如何吸引到银行体系中,需要着重考虑。

      当然,这对公司的激励、晋升机制、内部文化建设也会有不小的要求。“目前银行资管部门的薪酬待遇一般比行内其他部门高出20%、30%左右,但与基金公司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以现有的薪酬体系去挖人还是很难,就看能不能给到一个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前述华南地区城商行资管部总经理认为。

      什么才算是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一位华东地区农商行资管部负责人认为,资管子公司的薪酬体系或许可以参照银行系基金公司,考核指标则包括产品规模、业绩表现、管理费收入等等,其中规模会是一个概括性的指标。“产品规模是业绩表现的直接体现,也决定了管理费收入的多少”。

      “基于净值化转型的要求,银行资管子公司独立后,公募的人才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无论是专业素养、市场观念都比较好,此外券商、信托,甚至传统信贷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一些,毕竟资管子公司未来不只是单纯做公募的业务,也需要能看懂实体企业、债权融资等方面的人才。”

      也有受访人士认为,如果能改变现有的薪酬体系,近年从银行资管流失的人才可能在资管子公司成立时部分回流。不过前述大型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认为,回流潮不会出现。“之前流失到传统银行体外的人不少都是从事与银行相关的固收、委外业务,他们具备的是类固收资产的渠道优势,而非产品的发行、设计优势,相当于是两条赛道上的人。”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