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简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消费金融观察 来源:新浪财经 2017-08-29 09:26:02 信用卡 风险管理 银行动态
    消费金融观察     来源:新浪财经     2017-08-29 09:26:02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得以快速发展。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得以快速发展。信用卡能使消费者在消费时消费更加方便和安全,所以信用卡的普及对于改变国人的支付方式、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例如:信用卡业务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们的信用观念淡薄, 特约商户普及率不高,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不完善。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卡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利润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危机甚至引发整个行业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加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提高信用卡安全性能,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对信用卡风险概念和信用卡风险的类别作了论述;其次,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形成原因,比如个人征信体制不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再次,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例如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征信制度、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

      关键词:信用卡;银行;风险;防范

      我国自从1985年3月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以来,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信用卡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盈利的新领域。但是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相关法律制度又不完善,因此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高收益与高风险并重的业务。那么怎样提高信用卡业务的预期盈利能力,降低预期风险,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有效降低信用卡的风险损失,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首先有助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风险的增强,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其次,可以加强客户对信用卡业务和银行业务的信心;最后,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准确预测信用卡业务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风险防范与评价体系是一个十分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现状和风险的成因入手,运用相关理论,对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一、信用卡风险概述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概念和特点

      信用卡业务的本质是信贷业务,因此信用卡风险主要是指客户未来造成资金损失的危险程度。但它不同于简单的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涉及到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领域,是一项十分特殊的新型业务,而且商业银行的经营信用卡业务时,必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资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因此这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信用卡业务是一项复杂而又全面的银行业务,其风险特点相对其它业务有着特殊性。发卡银行和持卡人有着信息不对称,所以其风险特点有着难以预见性;在免息期内,银行无法对持卡人的经济状况做到实时监控,所以其风险特点有着滞后性;信用卡持卡人相互独立,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在地区大都不同,所以其风险特点有着多样性;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规律也能定量分析,符合一些数据模型,所以其特点有着规律性。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高收益与高风险并重的业务。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信用卡的风险损失,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有助于维护商业银行自身经济利益;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可以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卡用卡的环境,在广大客户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进而提高银行自身形象,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一些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带来的违规风险和操作风险,维护了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利益,增强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使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更好地向前发展。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类别

      (一)操作风险

      信用卡的操作风险是指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或员工在作业流程上操作不当从而产生的风险。如系统操作失误和硬件设备失控,导致业务突然中断,进而影响客户使用信用卡时所产生的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员工对信用卡的审批不当,违规发放信用卡,或者未经有权人审批,擅自给予不恰当信用额度等,可能会产生恶意透支的后果,最终导致呆账坏账增加。

      (二)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是指不法分子冒名申请、冒用、盗刷、伪造信用卡套取现金以及特约商户欺诈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实质上是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漏洞出,非法诈骗银行资金的行为。另外欺诈风险形式各种各样、并且造成的风险损失也难以估量,是信用卡风险中很难防范的一种风险。

      (三)信用风险

      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在借款到期时,无法偿还或不肯偿还刷卡消费的金额,导致商业银行借出的资金无法即使收回,从而给以后造成风险的可能性。因为在各家银行在信用卡领域竞争中,银行放松了对申请人的信用调查,对于信用卡申请人的个人资信审查也越来越流于表面,导致信用卡在发卡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信用卡信用风险也在急剧上升。例如:恶意透支,持卡人不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无节制地刷卡消费,这个是最常见、最难预防的信用卡业务风险;还有人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在免息期内,透支卡内金额,从事高利贷,从而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赚取利润。

      (四)法律法规风险

      信用卡的法律法规风险是指我国关于信用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随着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的完善和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有金融体制的改革,都将会对现存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有所冲击。例如:2013年7月1日,我国银行将推出信用卡的容差还款和容时还款。容差还款是指银行为避免信用卡持卡人因“零头”未还而带来较高的罚息,把未还部分滚入下期账单中,不对其进行全额罚息。容时还款是指为持卡人提供一定期限的还款宽限期服务,还款宽限期自到期还款日起至少3天;持卡人在还款宽限期内还款时,视同持卡人按时还款。《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中的信用卡容差容时还款机制虽然减少了银行的利润,但是我国银行卡人性化管理的一大突破。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体制,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完善。由于征信体制起步较晚,大部分都采用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其准确性、全面性还有待提高。商业银行在发卡的过程中,仅仅凭借申请人提供的证件和工作单位相关信息,对于申请人具体的资信情况不是完全了解,因此在发卡途中,或多或少还有一定的盲目性,给一些资信状况不太好的人提供了漏洞。目前,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更多的是事后处理,而不是事前预防、事后处理相结合。所以说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信用卡业务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

      一些商业银行在竞争信用卡客户时,对申请人的个人情况审查过于放松,甚至都停留于表面。一些银行的经办人员在受理信用卡业务时由于业务流程不熟悉和法制观念不强,没有按照银行规定,擅自发卡或提高透支额度,这样无疑是给银行信用卡业务增加了风险。另外,发卡银行对于持卡人的后续监管不到位。客户的风险等级一般在发卡时就给予确定,但是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他的经济情况和资信情况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银行没有及时根据持卡人的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对持卡人的风险等级做出相应的改变。还有商业银行的结算制度还不够完善,银行对于客户的各种款项的来源并不清楚,这些资金就十分容易地通过信用卡进出,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进行大量套现,获取不法收入,甚至进行洗钱活动,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三)相关法律不健全

      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起步还算是比较晚的,因此我们信用卡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许多法律对于信用卡业务仅仅做了原则上的规定,并没有具体详细的说明。况且,我国法律规定的内容滞后,远远无法跟上如今信用卡业务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的刑法之中关于信用卡犯罪的规定还是相对较少的,对信用卡犯罪的认定还不够具体,犯罪程度划分也不够清晰,使得一些业务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法律保障,给了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对于信用卡犯罪的处理缺少可操作性,银行在面对相关纠纷时,也常常无从下手。因此,信用卡相关法律不健全,不利于发卡银行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四、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统计,我国自从2003年以后,信用卡发卡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授信总额、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以及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不断攀升,信用卡的坏账风险值得关注。虽然信用卡的授信总额的增加,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以及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增加无疑也加大了信用卡风险发生的概率。尤其是现在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的时候,过度注重信用卡发卡量的增加,采用跑马圈地式的经营模式,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审查不严,导致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客户。

      另外,我国信用卡业务相关主体也缺乏风险意识。信用卡业务相关主体是指发卡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在我国目前尚未对这三方主体做出明确的权责规定,导致他们风险意识淡薄,给信用卡风险的产生带来隐患。

      在发卡行方面,银行内部尚未建成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监控制度并且有些银行的工作人员缺少风险意识。例如,一些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降低信用卡申办的门槛,放松对申请人的资信审查,从而更容易引发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

      在特约商户方面,由于特约商户的收银员存在很大的流动性,这无疑也加大了商户的培训成本,导致一些责任心不强的商户不愿意对收银员进行操作培训,因此目前我国的收银员对信用卡的专业技能大多不强,无法识别信用卡的真伪和不能确定客户身份的真实性,特约商户收银员的操作能力是引起信用卡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

      在持卡人方面,现在大部分持卡人缺少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以及本身的许多不良的用卡习惯,在使用信用卡时不严格按照信用卡的规定和相关章程进行。例如,一些人在餐厅用完餐后,为了图个方便,直接把信用卡和密码交给服务员,让其代劳,这样极容易造成信用卡的被复制,从而遭盗刷,给了一些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另外,一些持卡人在办卡后,并不了解信用卡的基本情况和利息情况,造成大量透支,引起信用风险,导致银行遭受损失。

      现在信用卡业务涉及到发卡行、持卡人和特约单位等诸多主体,如果发生风险,其中一方必然会有损失,但是不管是哪一方出现损失,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主体的经济利益。信用卡业务的三方主体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合作关系。如果有一方发生风险,则会影响整个信用链条,损害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如果发生社会信用的危机,信用卡作为新颖的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的方式退化发展,便降低了交易效率和资金使用率,增加了商品流通的成本和风险,这显然不符合经济的发展。信用卡风险管理必须在开始进行控制,如果任其发展,便会严重破坏人们对信用交易的信心,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五、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分析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信用卡业务时,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地控制风险并处理风险。因此需要通过效益和成本的分析,降低所产生的费用,使银行利润最大化,这种费用就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主要有:执行成本、机会成本、声誉成本、风险成本这四个方面。

      (一)执行成本

      执行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降低信用卡风险时必然要支出的成本。如果商业银行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就很难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发生。如银行为了防止磁条信用卡遭复制,就推出更安全的芯片信用卡;银行为了转移风险,向保险机构交纳保费,银行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再前期调查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等等。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投入到降低信用卡风险中,从而失去了拿这笔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收益。有些银行不愿意投入资金,用来为每个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就是机会成本太高。

      (三)声誉成本

      声誉成本是指银行在激烈的竞争客户时,为了努力维护自身形象,在如今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公众对银行的印象好,评价高,自然对银行的信心就高,这样有助于银行更好地发展,。如果银行在降低信用卡风险时,设立多种霸王条款,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自然会影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损害了银行 自身的形象,从而降低了银行的利润。

      (四)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降低信用卡风险时,通过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但是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卡内会来了新的风险。如银行为信用卡业务支付了保费,到期时却没有发生信用卡的违约,则银行便损失了这笔保费。

      总之,银行在信用卡风险管理时,将效益和成本综合考虑,选择一个适当的方案,就可以通过一个比较低的成本达到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目的。

      六、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

      (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商业银行事先采取的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策略,从源头上消除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实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目的,同时也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例如:建立社会征信体制,源头上防范风险;设立存贷相连,培养更多优质客户;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加强持卡人对信用卡知识的指导。在风险预防的同时,银行也要正确看待风险,风险并不意味着损失,有些风险也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在权衡未来收益和未来损失的比重后,当收益大于损失时,就要积极地对风险进行预防。

      (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信用卡带来的风险,通过一些协议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风险转移必须有风险最终承担人为前提,一般都向保证人,持卡人,保险公司转移。例如:向保证人转移。当申请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发卡机构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人或单位,并且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持卡人不能偿还借款时,由保证人承担责任,从而把风险转嫁给保证人;向持卡人转移。在申请人在申请信用卡时,要求申请人用抵押或质押的方式向银行申请信用卡或让其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将风险转给持卡人。最常用的便是透支风险管理和挂失止付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持卡人;向保险公司转移,商业银行向保险公司投保,当发生损失时,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用少量的保费,换取及时大量的赔付,对银行来说是十分经济的,但是要划清彼此的权责,保险的细目。

      (三)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商业银行从事信用卡业务时,预料可能带来的风险,认为某些业务可能带来的损失会大于收益,有计划地采取回避的手段,放弃一些业务活动。这也是最简单的应对风险的办法。例如,在申请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商业银行认为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不合要求,为避免今后所引发的风险,从而拒绝为该客户办理信用卡。风险回避既没有风险也就失去了收益。目前信用卡业务的利润较高,国内各大银行竞争也比较激烈,如果过多使用风险回避,则会让银行失去很多客户,很难与其他银行竞争,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风险回避的做法虽然十分有效,却又是很不积极的行为,带有消极预防的性质,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四)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面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损失,通过一些资金来进行部分或全部的补偿,用于减少或避免损失。例如: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在经营信用卡业务时,定期在信用卡业务的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风险准备资金,对准备金进行专项管理,用于弥补信用卡坏账的发生所带来的损失,结余资金转冲利润。在实际过程中,总有一些风险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是要由发卡行来为这部分损失最后买单的,因此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可以有效地处理此类风险。

      七、我国信用卡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征信体制制度

      信用卡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征信体制,现在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通过上面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分析后,借鉴国外已有的模式,根据我国的国情,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征信制度体系。收集申请人过去的经济情况,资信情况,消费情况等一些相关信息,运用梳理统计方法,得出各种评分模型,,对其风险,收益,消费情况进行评分,形成数据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将申请人提交的资料数据输入系统中,通过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审查申请人是否有欺诈、信用卡逾期等不良记录,最终给出信用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核实,再对批准的信用卡分配信用额度。征信制度体系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简化了信用审核的步骤,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核心,同时为信用卡风险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加强了公民的信用。因此建立征信体制,是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降低信用卡风险的当务之急。

      (二)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商业银行要增强风险意识,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将整个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分为五个环节:第一,授信政策制定环结,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数据和法律法规,形成各大银行特有的授信政策和业务原则,使今后的信用卡业务遵循内部的有效制度进行;第二,征信环节,根据授信政策的标准,对信用卡申请人进行筛选,根据其资信情况,给予适当的额度,防止坏账发生;第三,安全交易环节,对持卡人的信用卡交易进行24小时监控,通过发现可疑交易,分析交易性质,采取适当紧急管制措施,降低风险,使持卡人可以安全地使用信用卡;第四,客户联系环节,对短期逾期未还款客户进行催款提醒以及当客户资料发生变动时,修改客户的个人资料,如收入情况和资信情况;第五,损失处理环节,对信用卡业务呆账坏账进行核实,并通过诉讼、强制执行等法律手段降低风险损失,保障银行应有债权的实现。根据每个环节的不同特点,银行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工作环节制约机制,设置各环节责任制,从授信政策制定到损失处理环节,严格执行信用卡业务各项规章制度。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必须依靠法制才能规范运行,法律法规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有力保障,加强完善信用卡相关的法律,才能弥补信用卡业务的漏洞,从而很好地降低信用卡风险。近年来,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需要,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他包括《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以及各商业银行关于信用卡的章程、特约商户协议书、特约商户操作流程、信用卡业务核算方式、信用卡保险单等都是针对信用卡而推出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地完善信用卡的市场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章程,重视对员工,特约商户,持卡人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他们了解信用卡的使用方式,规章制度,尽量减少操作上的失误,并根据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变化不断完善信用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从而减少了信用卡的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

      (四)加强行业自律

      如今各大银行为了抢占市场,纷纷降低信用卡申请的门槛,导致信用卡市场乱象丛生。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离不开银行的自律,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规范操作是降低信用卡业务风险,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根本前提。商业银行应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卡同业协会,共同规范信用卡业务的运作,结合各大银行的过往经验,进一步降低信用卡的风险。信用卡协会可以加强协会各个成员的交流沟通,减少同行之间的不规范竞争,降低银行经验风险,维护银行业的整体利益,同时可以代表全体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银监会反应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寻求政策帮助,还可以联合执法部门,严厉打击信用卡犯罪活动,净化信用卡使用环境,提高社会的信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多进行良性互动,加强行业自律,我国信用卡业务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八、结论

      信用卡作为一项先进的现代化支付工具,今后一定是我国各大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一个主要战场。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信用卡在其使用过程中伴随的巨大风险,在我对信用卡业务风险做了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信用卡业务的种种风险,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地去有效地防范风险,和其他银行达成共识,公平有秩序地参与市场竞争,才能使这种新颖的支付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合理、健康、快速地发展。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