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人民日报海外版:服务实体经济乃银行业正道

    来源:新浪财经 2017-08-25 09:07:00 实体经济 政策速递
         来源:新浪财经     2017-08-25 09:07:00

    核心提示8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金融在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扶贫增收方面的最新做法与经验。

      8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金融在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扶贫增收方面的最新做法与经验。与此同时,不少银行业人士近期也都纷纷指出,服务好实体经济不仅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更是银行业实现传统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的必由之路。从这些最新信息可以看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整个中国银行业生存发展的主旋律。

      注重质量 防控风险

      在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做好风险防控对于银行业持久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银行业要回归本源、健康发展,需要以治理好金融乱象、防控好金融风险为基础。”24日,工商银行(5.920, 0.00, 0.00%)董事长易会满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了这一观点,并得到与会不少银行高管的赞同。易会满认为,银行业要回归本源和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一张能反映金融业运行整体情况和风险实质的超级资产负债表,目的是从根源切入,在基础问题上进行顶层设计,以使我们对各类金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方、对症施治。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当前银行业正处在“传统”与“新兴”的转型交汇期。“传统”要求银行回归“经营风险、中介服务”的本质,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计量、分析、评估与缓释;“新兴”则意味着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的多重变化引领银行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同时增强适应性和时代性,以获取新的发展商机。

      “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时期,银行服务的客户主体正发生新陈代谢;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业已经积累了庞大的资产,旧模式不仅难以帮助银行在业务上取得新突破,其衍生出的‘脱实向虚’风险亦需要妥善处理。因此,如何积极主动防控风险,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了我国银行业的必答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说。

      善用科技 突出特色

      在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也是银行业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指出,商业银行要深入参与服务实体经济,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邮储银行拥有4万个网点,其中71%分布在县域及农村地区。在我行成立之初,我们就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确立了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致力于打造一家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李国华举例说,邮储银行在宁夏固原市蔡川村通过与专业合作社合作,有效建立了银行信用与农村熟人信用对接的机制,不仅解决了贫困户抵押担保难题,而且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利用科技的力量实现特色定位也成为了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一大趋势。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表示,可靠抵押物缺失、征信数据覆盖不足、金融服务成本过高一直是传统金融服务渗透乏力的重要原因,而金融科技则可以解决一系列基础问题,重构金融生态。

      例如,生物特征识别在银行业的应用,将大大节省客户的时间成本,同时扩大金融服务边界;再例如,区块链技术将法律、合约、规则等通过区块链数字化,在支付清算领域可实现快速且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在身份验证领域实现跨国信息共享机制,在票据和供应链金融领域则将大大减少人力投入。

      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倾向,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与实体结合方面,不少业务面比较齐全的企业已经做出了成功探索。例如,中国光大集团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秸秆处理、工业危废物处理、环保厕所等领域的项目达300多个。面对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光大银行对光大集团的环保与新能源项目在信贷、结算、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光大证券则积极承销光大水务公司的熊猫债,光大保险承保了环保企业员工的补充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最终实现了集团内部的“产融结合”。

      董登新说:“在过去,银行贷款主要倾向于大企业、大客户。如今,中国实体经济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传统大型企业在信贷资产安全性、回报率方面的很多优势必然会被一批活力更强的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所代替。今后,银行必须顺应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趋势,调整自身业务结构、控制表外业务、优化表内业务、开拓小微企业市场、拓展移动支付领域,为转型升级后的市场竞争夯基布局。”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