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增速整体放缓,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开始大面积爆发坏账,引发了监管层的重视,对此,银行业逐渐加大了对坏账的处置力度。近日,建行的债转股子公司开业,加快处置坏账。中国银行业协会于8月4日发布的报告表示,预计2017-2018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势头有望放缓。
为了应对坏账攀升,各大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力度,“债转股”是其中一种新方式。从2016年10月国务院正式启动本轮债转股阀门,到2017年1月,仅3个多月,五大国有行均发起设立了自己的债转股子公司。近期,建行的债转股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业,成为银监会批准成立的首家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除五大国有行外,兴业、中信等股份制银行与企业也陆续签订了债转股协议。此外,银行还通过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多管齐下”处置坏账。
随着银行处置坏账力度的不断加大,不良贷款率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2017年一季度较去年不良率持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的坏账风险不复存在。从银行的坏账规模来看,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万亿元,截至2017年5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2.3万亿元。由此可见,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还在增长,银行所面临的坏账压力也比较大。
东方资管于7月18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指出,预期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仍有“双升”压力。8月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报告发布会上也指出,2017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可能继续小幅上升。
不过,中国银行业协会于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对于不良贷款率的未来走势方面,预计2017-2018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不良贷款率上升势头有望放缓,但净息差仍面临挑战,净收入或将维持个位数增长。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