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外资银行是引发竞争的“鲇鱼”

    朱亚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7-03 10:50:17 外资银行 达沃斯 银行动态
    朱亚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7-03 10:50:17

    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金融开放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中国银行业需要更加开放,通过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他们同时也指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比较慢,市场份额比较低。外资银行并没有显示出很强的竞争优势。

    外资银行是引发竞争的“鲇鱼”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金融开放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专家提出,中国银行业需要更加开放,通过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他们同时也指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比较慢,市场份额比较低。外资银行并没有显示出很强的竞争优势。

      根据《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从2007年开始,银监会推动在华外资银行“法人化”。迄今已过去10年。在这10年中,外资银行似乎并没有如人们预想的那样成功。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有没有水土不服?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笔者想从零售业务的角度,谈一谈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为期五年的入世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开始享受国民待遇,人民币零售业务对外资行全面开放,国内舆论纷纷惊呼“狼来了”。然而不到5年,随着部分银行在华策略的调整,舆论渐渐倒向另一边,唱衰外资行零售业务的声音渐渐成为主导。

      那么,外资行在国内金融市场的真实定位和形象,应该如何形容呢?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与其说当年的外资行是一只为中资行带来威胁的“狼”,不如说是监管部门出于通盘考虑,在银行业投下的一条条“鲇鱼”,触发本土银行的竞争意识,让整个行业更有活力。

      作为搅活一池春水的“鲇鱼”,渣打银行曾经为中国市场带来多个业界的“第一”。以“金融信用”为例,十年前内地银行业还没有推出纯粹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产品,只愿意做资产抵押贷款。但众所周知,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2006年,渣打率先推出“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这其实是后来很多信用类贷款产品的开端。在国内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渣打银行基于其在海外市场的经验,为国内客户定制了一套信用评估体系,不但为客户带来了急需的金融支持,也为国内市场带来了新的信用理念及操作方法,为业界培养了许多人才。

      这些年来,我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外资行客户的起点金额是多少?10万?50万?其实,我们并没有人为设置一个门槛。

      但如同有人喜欢喝可乐,有人愿意喝茅台,客户的不同需求催生出各种不同设计的产品、不同定位的品牌和公司,这是由市场自然形成的金融分工。就渣打而言,我们的核心客户有三大人群:企业主、在华外国人和海归、高管,因为我们的优势是全球网络和跨境金融经验,我们希望成为有境内外两方面金融需求的中国家庭和中小企业客户的最佳国际银行伙伴。

      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外资银行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随着中国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人走出去投资、留学、消费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从大的趋势来讲,中国金融系统的不断开放都是不会逆转的趋势。因此对于外资银行而言,虽然我们在国内市场的规模可能不如中资银行,但是我们更需要聚集优势,为这些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发展而产生金融需求的客户提供服务,而且可以想见,这个客户群体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所以我们希望积极的把握这一机遇,服务这些人群,充分发挥我们的全球网络优势和经验。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