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业回归本源:转型同时纠正过度金融化

    王刚 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 2017-06-06 14:07:55 金融化 银行动态
    王刚     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     2017-06-06 14:07:55

    核心提示应当鼓励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转型方向,即使这会在短期内对银行经营指标造成不利影响。应当限制短期有利于银行而无助于恢复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转型方向。

      王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高级经济师

      应当鼓励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转型方向,即使这会在短期内对银行经营指标造成不利影响。应当限制短期有利于银行而无助于恢复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转型方向。

      当前,“过度金融化”即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需求过度发展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对此,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金融业要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今年初的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则提出,要“以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为导向,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2016年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对不同类别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笔者认为,应当立足实体经济需求,校正转型方向,抓住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

      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资金脱实向虚与过度金融化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作为重要的创新要素,资金脱实向虚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脱实向虚主要表现为:

      一是去年以来个人购房贷款大幅增加,2016年新增4.96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88.6%,占同期新增贷款比重达39.2%,比2015年提升16.5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体系资金空转而不流入实体经济,如2015年以来银行同业类理财规模和比重快速上升。2016年6月末,银行同业类理财规模达到4.02万亿元,是2014年末的8.2倍,占同期理财规模比重达到18.06%,比2014年末高出14.69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挪用从银行体系获得的资金转而从事金融投资,造成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

      过度金融化也有几种表现。一是表现为金融业规模的过度膨胀。2016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226.3万亿元,超过欧盟居全球首位,是2008年末的3.63倍,而2016年GDP仅为2008年的2.33倍。

      二是表现为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迅速上升。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3%,超过英美等发达国家居主要经济体之首。

      三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利润严重失衡。2015年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在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占比接近60%。2015年全部上市银行净资产收益率15.9%,是非银行类上市公司的近2倍。必须指出的是,收益当期化、风险滞后性是银行业的典型特征,因此风险暴露前银行业的高会计利润存在虚高成分。

      与资金脱实向虚和过度金融化并存的现象是,实体经济的一些合理融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突出表现为科创企业、小微、“三农”依然不同程度地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

      转型同质化普遍。表现为,一是发展战略同质化。各行提出的发展方向有颇多相同之处。互联网金融、交易银行、零售银行、轻型银行、发展财富管理等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角逐的重点领域。

      二是市场定位同质化。随着金融脱媒的加剧,银行大客户流失严重,存款增速持续下降,不少银行都在加大力度发展中小微企业客户,使该领域竞争日益激烈。

      三是业务结构同质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营业收入构成中,利差收入占比普遍缩小,中间业务收入逐年上升。但多数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不足30%,与国际性银行接近50%的占比仍有一定差距。

      四是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虽然各行都在探索特色化之路,但也不愿放弃任何一个领域的蛋糕,导致我国银行机构产品和服务依然高度趋同。

      资产负债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监管套利动机和潜在风险值得关注。一是资产结构方面,银行非信贷资产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50%,超过同期资产规模增速32.6个百分点。个别银行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50%。其中以非标资产为主的非债券投资占41.5%,增速超过80%。

      二是负债结构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以来,不少银行从以往以存定贷的模式转向主动负债模式,存款和同业负债此消彼长,负债稳定性下降。非标债权业务快速增长,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有所上升。从2006年末至2015年末,存款在商业银行负债中的占比由87.2%下降至75.4%,而同业负债占比由15.3%上升至17.0%。

      三是以资产托管、代客理财、委托贷款等为代表的新型表外业务发展迅猛,个别银行表外业务规模超过表内。

      股东回报要求依然偏高,激励机制短期化。调研中了解到,在经济下行期,多数银行的主要股东并未主动调低回报预期,同时银行现行考核机制和薪酬体系不尽合理。

      一是更多关注资产收益率(ROA)、资本收益率(ROE)指标的行业对标,而较少考虑风险调整后的回报要求。

      二是以短期激励为主,没有形成对董事、监事、高管层的长短兼顾的综合激励考核体制,容易从源头上诱发银行经营的短期行为,忽视长期风险。

      部分金融创新偏离方向。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资产管理、小微、“三农”、金融互联网、绿色信贷等方面推出了一些新产品,探索了一些新模式,但金融创新总体上层次不高、结构单一、同质模仿等问题较为突出,有的金融创新纯粹是基于监管套利目的,客观上隐匿、转嫁和扩大了风险,不但不能为实体经济创造价值,也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关键举措

      准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是全面、客观分析上述问题,推动我国银行业回归本源、突出主业的必要前提。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全过程都必须强调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不可脱离实体经济需求自我繁荣。

      校正转型方向。对微观主体而言,商业银行转型的目标是维持业绩高增长,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在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已经严重失衡并造成要素“脱实向虚”的背景下,如果对此不加以必要的引导可能进一步加剧失衡。要站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高度,及时校正银行业转型的方向,将银行转型与振兴实体经济结合起来。

      为此,应当鼓励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重心,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转型方向,即使这会在短期内对银行经营指标造成不利影响。应当限制短期有利于银行而无助于恢复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转型方向。

      衡量银行业转型成功与否,一是看各类可用资金能否直接高效注入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银行的资金投放没有理由拐弯、绕道,搞不必要的自我循环。二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否在企业和客户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立足客户需求,以减费让利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形成共存共生的良性银企关系。三是看金融服务是否覆盖薄弱环节和贫困地区。鼓励银行借助金融科技等手段,发展智慧型网点,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

      加强控股股东监管,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在公司治理层面,要加强银行主要股东行为监管,防范主要股东操纵银行过度单纯追求利润与股东回报、损害银行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在经济下行期,引导银行主要股东适当降低回报预期,既为及时确认和释放风险营造正向激励环境,也有助于从源头上缓解银行做大规模、冲高利润的压力。当前形势下,银行业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实际上也是防范自身风险、巩固拓展发展基础,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的重要措施,而主要股东降低业绩要求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与此同时,用好绩效考核机制这个“指挥棒”,围绕专注主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实施绩效改革。一是督促商业银行合理确定发展战略和利润目标,加快建立风险和收益平衡兼顾的绩效考评体系。以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构建基于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考核体系。降低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权重,提高发展战略、风险合规、资本节约、价值创造等指标的权重,增加偏离主业突出效益要求、忽视风险防控突出绩效奖励、忽视违规违纪行为等不恰当行为的扣分项,从源头对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加以调控。二是以行稳致远为目标,鼓励银行设定年度考核指标时纳入未来3至5年的周期性因素,提高薪酬延期支付比例,引导银行管理者和员工关注中长期风险,减少对短期利益的追逐。三是监管部门适时开展不当激励专项治理,逐一检查银行机构绩效考核合规情况,及时整治和纠正各类不合理考核行为。

      加强风险监管。根据银行业转型过程中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之外,应格外关注交叉性金融产品的监管和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

      对于交叉性金融产品,首先,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尽快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确保对同类业务适用同样的监管标准。其次,实施穿透原则,全面掌握底层基础资产信息和实际风险承担情况,对各类交叉性金融产品和业务,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无遗漏地全部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再次,加强并表监管,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防止监管套利,避免风险交叉传染。最后,对于不同类别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在准确计量风险的前提下,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严格控制风险集中度,确保跨市场跨行业资金流动始终“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

      关于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首先,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审慎评估债市、汇市、股市波动带来的影响,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合理计量和评估未来特殊时点的现金流需求,建立健全应急计划,持续开展压力测试,提前做好备付准备和融资安排。其次,要提高负债管理能力。鼓励中小银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负债总量适度、来源稳定、结构多元、期限匹配。再次,提高行业互助能力。建立健全城商行、农商行流动性互助机制,构建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安全网。

      引导金融创新。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的引导,使其始终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具体而言,一是要培养造就熟悉现代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熟悉金融工程技术运用、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切实提高研发能力,这是金融创新摆脱低水平、低层次复制怪圈的关键。二是要有效降低风险。对创新产品,要建立合理的风险定价模型,全面评估创新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建立交易限额、交易止损等风险控制制度,事先置备压力测试、风险对冲等风险防控方式。三是要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创新要坚持透明、简单和规范的原则,确保风险创造主体和承担主体一致,严禁向金融消费者转嫁风险、藏匿风险、延滞风险。四是要依法加强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和避免同质模仿。

      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在引导银行机构回归本源的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督促其专注主业。对综合经营试点,坚持全面考虑、审慎推进,优先支持公司治理“形神兼备”、风险管控能力强、经营长期稳健的机构先行试点探索。在试点过程中,一是通过设立子公司等形式建好风险隔离墙,提足拨备,强化并表管理,有效应对综合化经营带来的风险管理复杂性迅速提升的挑战。二是适时开展银行综合化试点的评估考核,既关注单家银行子公司的风险状况、对集团收益的贡献以及经营指标同业对标情况,也要关注其中是否蕴含潜在的金融不稳定因素,防止加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

      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7年第4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