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来源:DT财经 2017-05-25 11:36:27 Fintech 数据解读
         来源:DT财经     2017-05-25 11:36:27

    核心提示花旗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耸人听闻的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向引爆点的”。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花旗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耸人听闻的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向引爆点的”。标题中那个bigger满满的FinTech,直译的话是“金融科技”。

      FinTech公司的使命是:用科技让金融运作更高效。我们熟悉的PayPal、支付宝、陆金所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

      1、未来十年,银行业持续大幅裁员

      花旗预计,2015--2025年间,银行雇员将减少30%,且下跌速度会由近些年的每年2%上升到3%。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花旗报告称,FinTech正在影响未来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未来银行机构可能会更多专注在咨询和顾问业务,而非交易业务。

      这是因为银行实体网点的投资回报率在逐渐降低,银行分支及其人力成本占银行零售业务成本的65%,而这些成本中很大的是可以通过自动化省下来的。

      2、最赚钱的业务,可能要提前退居二线

      零售银行业务是目前银行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花旗估计,全球范围内,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35%,而这个比例在美国、欧洲则还要高,占比达40%。

      但这一块目前最赚钱的业务,却在逐渐被这两年兴起的FinTech公司侵蚀。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3、最受影响的业务有这几项

      花旗将最容易受FinTech公司影响的业务做了一张矩阵表。越往上,表示这些业务越容易受到FinTech威胁;越往右,则表示这些威胁越逼近。

      从图中看,又容易受威胁且威胁又灰常紧迫的银行业务有:个人贷款(Personal Loans),中小企业贷款(SMB loans),移动支付(Digital pmts.)和财富管理(Wealth Mgmt.)。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4、中国第三方支付就像另一个银行系统

      对于这些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我们身边那些受到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业务侵蚀的银行业务了。

      花旗报告称,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就像是另一个银行系统一样。第三方支付相比银行有胜之而无不及之处是:

      第三方支付公司将支付当做是接触用户的一个入口,这有助于它们日后向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比如“存款”和财富管理服务(余额宝),借贷服务(蚂蚁小额贷款)以及网络银行服务(网商银行)。单单支付这一活动就能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用户交易数据。

      图中可以看到,支付宝的支付量已超过了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量的总和。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因为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强势出境,银行交易费收入大大减少,不过,对消费者有利之处在于,低价便捷的第三方支付会倒逼银行,使后者取消交易费。

      所以,就有了“2016年2月,工商银行等5加银行宣布取消转账手续费”的新闻。

      DT君此刻不小心想起马云说的一句话,“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艾玛,这个愿望好像又被他不小心实现了呢。

      5、借贷市场也快保不住了

      银行另一块被抢夺的业务,可能是借贷市场。

      2015年,FinTech领域的投资已增长到190亿美元,相较2014年的120亿增长了近六成。

      这些钱都投去哪儿了?花旗数据显示,近一半的投资资金都选择了借贷市场,是FinTech排名第一的吸金王。

    花旗报告: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上绝路的

      市场证明,这些投资决策可能也是对的。近几年,P2P借贷平台蓬勃发展。2014年12月,美国最大的P2P公司Lending Club在纽交所高调上市,而借着上市大捞一笔的,还是那些在各个阶段进入的风投们。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