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央行十大任务变换位次:“稳”字突出

    欧阳觅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0 08:29:39 央行 金融风险 政策速递
    欧阳觅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0 08:29:39

    核心提示防范金融风险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应该是全面、从严、深化监管的一年

      原标题:防范金融风险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之一 今年应该是全面、从严、深化监管的一年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上周末结束的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的十大任务。其中第三项任务是“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大家注意到,防范金融风险在去年的十大任务中排在第五,今年它的位次提前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央行已经做出了响应了。

      与去年比较,十大任务中第四、五、六项变换了位次,去年的顺序是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发展、防范金融风险,而今年的顺序是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发展。防范风险被提到了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之前。而且,表述上也有一些不同,去年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今年是“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金融改革”;去年是“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创新发展”,今年是“持续推动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两项任务都突出了“稳”字。这几项任务位次及表述的变化,体现了央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当然也要以此作为指导。通过央行工作会议,我们可以理解,在金融发展中,“稳”体现为防范风险、稳妥推进改革、平稳健康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而且三者的顺序是防风险、改革、发展。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也会以此作为2017年工作的基本理念。

      过去几年来,金融发展求快、求新、求变的倾向比较突出,而对“稳”和“防”则强调得不够。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金融工具、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但金融监管却相对滞后,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近年已不断有风险暴露出来。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金融风险有所积聚。

      金融风险积聚在宏观上表现为经济整体的杠杆率在2016年不降反升。就具体领域而言,楼市和债市在2016年有相当程度的泡沫,互联网金融也存在很多乱象,这些都可能在今年转化为风险。杠杆率上升和资产泡沫是货币政策宽松、金融发展过快的结果。例如,在房地产市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房贷大规模增长,而新型的金融工具则支持了开发商高价拿地。充裕的流动性导致的所谓“资产荒”,刺激了新型金融工具的发展。因此,实质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金融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监管滞后是金融风险积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监管难以跟上金融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是由于求快求新求变的思维束缚了监管的手脚。

      随着中央更加重视防范金融风险,稳中求进的原则将对求快求新求变的倾向起到抑制作用。近期,监管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今年应该还会持续,可能是全面、从严、深化监管的一年。这有利于消除金融风险积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消除金融风险积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需要央行改变流动性宽松的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定下了“稳健中性”的基调。央行工作会议将“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作为第一项任务。比较去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今年增加了“中性”这个原则。所谓“中性”,应该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流动性而言,相对于去年的“合理充裕”,今年要改变为“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流动性将不再像以往那样充裕;其二,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中性是指既不扩张也不收缩,这意味着今年的货币政策不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

      那么,“保持稳健中性”、“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两大原则就是要求,今年货币政策要以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主要任务。为此,货币政策不会刺激经济增长,而流动性要基本稳定。

      流动性基本稳定意味着,央行不会主动收紧流动性以使金融风险暴露。当然,相对于以往充裕的状态,流动性会有所收紧。假若某些领域的金融风险暴露时,央行也不应该提供流动性救助,就如中央要求的,要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央行需要及时引导市场预期。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