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0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微信公众号:cfca-cebnet)联合全国70余家银行发起“2016金融科技引领银行未来”征文活动。以下为热心网友通过网络渠道投来的稿件。
作者单位:江苏银行宿迁经济开发区科技支行
信息技术的革命被认为是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第三次革命”,信息技术催生出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互联网金融等先进技术概念。这些新技术又不断催生出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大数据时代的金融业已经不能置身事外,金融业如果不能紧随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麦肯锡定义大数据为: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横空出世对企业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别繁多、价值密度低以及处理速度快四个特点。大数据是一种可不断再生的资源,对于金融业来说随着业务的开展,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对数据的挖掘也越来越有价值。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大数据能够推动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金融业盈利空间变窄,业务定位需要调整。大数据能够帮助金融业深入挖掘现有数据,找准市场定位,明确资源配置方向,推动业务、产品的创新。其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成本。通过大数据的使用,金融机构首先能够准确定位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满足客户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营销,提高营销效率。其次,通过大数据的使用,金融机构能够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提高运营效率。最后,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增强金融业的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机构现阶段主要依赖客户提供有限的证明材料来控制风险,通过大数据的使用,金融机构可以获取客户的资产价格、账务流水、相关业务活动等流动性数据进行动态和全程的监控分析,提高了客户信息的透明度 ,从而提高金融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现阶段已经有不少银行业投入到大数据的研发与使用。如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使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实时营销,招商银行利用大数据发展小微贷款。我们江苏银行也把大数据应用到直销银行、手机银行、公司业务等方面。总的来看银行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的画像应用,即统计个人客户的消费能力数据、兴趣数据、风险偏好等。统计企业客户的生产、流通、运营、财务、销售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银行来说并不全面,这就需要银行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整合更多的外部数据来综合分析客户的情况。2.精准营销,银行在获取客户较为全面的数据后就可以来进行精准营销。3.风险控制,银行在获取足够多的数据后,通过数据挖掘能够使企业贷款风险评估更加完善,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个人客户的反常交易,给予提醒。从而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4.运营的优化,通过分析客户的个性特征和风险偏好,更深层次的理解客户的习惯,智能化分析和预测客户需求,从而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同时银行也可以通过爬虫技术,抓取论坛、微博和搜索引擎上关于银行和银行产品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大数据对于保险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例如保险中的车险这一险种,通过分析车主的日常行车路线、里程、行车习惯、出险记录、职业、性别、年龄等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价。比如一个开中级车,每天固定路线往返几公里通勤的熟练女白领车主,和一个开同样车型每天在珠三角或者长三角跑生意的中年暴躁小老板车主,假设后者出险概率是前者的3倍,那么完全可以定3倍于前者的价格(商业部分)。对于保险公司,前者才是优质客户,后者做了生意也是容易出险,导致赔钱的,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其保费。其他种类的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保险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收集客户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给出客户出险的概率,对应的给出相应的保费。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保险公司可以更多的吸收优质的客户,对于非优质客户,通过提高保费等其他手段,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损失。
大数据对于证券行业来说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证券公司可以通过收集投资者的个人信息、交易数据、个人行为数据、股市交易数据、政策法规行业分析报告等数据,证券公司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财富管理、在线投资理财等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的粘度以及营业风险的控制。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分析来指导选股的做法在国内外已经有了较多的尝试。比如美国的CAYMAN ATLANTIC公司主要基于互联网数据和Twitter等媒体数据进行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国内的百度百发、淘金100也是典型的基于大数据基金。
现阶段金融业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也遇到一些挑战。首先,金融业无法像阿里巴巴、京东那样直接获得淘宝或者京东商城的交易数据。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就无法拿到足够多的有效数据要建模,模型的不完善就无法真正的了解客户的需求,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其次,金融业对于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欠缺。对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金融业能够很轻松的处理,但是对于多维度的数据,金融机构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分析处理。最后,金融机构一般通过集中存储的方式保存数据,将数据集中存储不光加大了数据泄露的风险,更增加了数据管理的难度。而对于金融业来说,任何安全问题都是不能容忍的,数据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然会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我们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的今天,传统金融业应该积极主动应对,认真思考,结合自身的优势,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竞争优势。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实现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金融业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积极迎接挑战。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做好任何事情首先要在思想上寻求突破,以新思想、新思维面对不断发展的新事物。2.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主动调整转型。3.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金融业可以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方式创新来实现模式的创新与体制变革。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大数据金融竞争过程中实现突破,取得胜利。
随着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对整个科技行业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颠覆,金融业在未来的发展也将会由大数据来主导,大数据将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关键。金融业借助大数据将会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先发优势。从国内外银行也的应用案例来看,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现实的生产力,而不只是雾里看花,纸上谈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会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来分析客户行为、差异化营销、差别定价、风险控制。大数据支持金融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应用空间无限广阔。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