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出海”投资一浪接着一浪。10月安邦保险两度大手笔涉猎美国酒店和比利时金融机构在市场卷起的浪潮还没有平复,时隔一个月,市场再次杀出一匹黑马——阳光保险于11月21日高调宣布,斥资24.5亿元拿下澳大利亚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与安邦保险的“高富帅”相比,阳光保险的股东背景显得平淡了许多,而此次出尽风头,折射出董事长张维功不走寻常路的战略思维。
斥资24.5亿拿下喜来登
阳光保险11月21日对外宣布,以4.63亿澳元(约24.5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据了解,阳光保险已与喜达屋集团在10月10日正式签订收购协议,该笔交易获得澳洲政府批准,所有交易程序已完成。
据介绍,喜来登公园酒店始建于1992年,坐落于久负盛名的海德公园正对面,是悉尼核心CBD区域的地标式酒店。该酒店共拥有557套设施豪华的客房与套房,该酒店入住率长期保持稳健水平,多年来始终是澳大利亚最顶级五星级酒店之一。阳光保险抵不住悉尼黄金地段的诱惑,将自己海外不动产投资的“处女作”布局在这里。
阳光保险表示,这次是从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手中收购了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同时双方也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阳光保险将授权喜来登提供为期50年的管理服务。
阳光保险此次高调出击海外市场,与安邦保险如出一辙,与此前险企投资颇为谨慎形成显明对比。据悉,今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以来,安邦保险率先走出国门,上月宣布斥资120亿元收购了美国华尔道夫酒店,随后又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令市场一片哗然。而阳光保险出手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成为继安邦保险之后的又一匹黑马。新“国十条”中明确指出,鼓励中资险企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支持中资险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多种渠道进入海外市场,这也被看做险资海外投资的一大契机。
事实上,阳光保险此次投资可谓“蓄谋已久”。自去年10月底,阳光保险旗下阳光人寿获批取得开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资格,而后经过为期半年的考察筛选,最终选定了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在该项目直投前,阳光保险携手国际顶级投资机构KKR、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已尝试保险资金的间接投资。
国内率先投资医院
除了成功迈出海外投资的第一步,阳光保险在国内的投资布局也并没落后。值得一提的是,阳光保险获准成立国内首家由保险机构控股的综合性医院。
今年6月,保监会下发批文称,允许阳光人寿投资阳光融和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融和医院”)股权事宜,阳光人寿将与山东潍坊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共同筹建阳光融和医院,该项目总投入25亿元,阳光人寿持有55%股权。
据介绍,阳光保险将以阳光融和医院为核心,在当地建成集医疗、康复、养老、养生、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市民健康中心,从而带动当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据悉,目前阳光融和医院正在筹建中,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等区域在内的第一期综合院区已完工,预计医院明年正式开业,全面运行后预计床位可以达到2000张。面对其他险企频频举牌拿地进军养老产业,阳光保险似乎也不甘落后。
阳光融合医院的成立,这既与近年来的政策支持分不开,也折射出阳光保险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提前布局的思路。阳光保险早在2010年开始着手调研布局医疗产业,并于2012年7月与潍坊市政府签订《关于市民健康中心市场化运营的合作协议》。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商业保险进入医疗行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等机构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今年11月17日,国务院再发一文《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了这一态度。除了阳光保险之外,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太平人寿等也都试水健康管理产业,如新华保险提出了“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的健康产业链。
经营不走寻常路
尽管阳光保险成立不足十年,其股东也并没有特别背景,但其近几年的发展却总有咄咄逼人之势。这很可能与掌门人张维功的战略思维不无关系。
资料显示,阳光保险前身是阳光产险。阳光产险2005年宣布成立,2007年6月变身阳光保险控股,旗下再设阳光产险,同年12月阳光人寿成立,随后用了不到半年时间,阳光保险控股更名为阳光保险集团。绕道集团化显示出阳光保险不走寻常路的思维。阳光产险开业第23个月就实现盈利并长期保持,连续刷新新设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历史纪录,阳光保险也一度被称为全球市场化企业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推动阳光保险快速发展的背后核心人物就是张维功。工作之后从未离开保险业的张维功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1963年在山东出生的张维功,大学毕业后一直未离开过保险业,最初是从寿险营销员开始,出于勤奋,他一个人的业绩曾一度占到公司总业绩的一半,而后他又在山东人保、南京保监办、广东保监局任职。不惑之年,张维功毅然弃官从商,创立阳光保险,他始终坚持“一定要有一点点的不同”。也许正是这一点一点的不同,让阳光保险在很多领域敢为行业先,如寿险业务首创“六线并进”营销模式、产险推出“红黄蓝”管理模式、研发出全球产险业第一张“车险生命表”,也有了今天出击海外高档酒店的魄力。而且投资定在澳洲,而非其他险企青睐的欧美。
张维功曾感慨道,要“与伟大的时代一起前进”,认为“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惊叹于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带来的瞬息万变,在现实与理想的时空地带驰骋,一切变化都有可能”。阳光保险已制订出四步走战略,希望每五年上一个大的台阶,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要打造国际有影响力的保险金融集团。据统计数据显示,阳光保险成立九年来,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累计承担社会风险超过80万亿元。
出手海外避免一窝蜂
从产险到寿险,从最具成长性的保险集团到国际有影响力的保险金融集团,阳光保险的格局正在升级。此次阳光保险海外投资就成为其打造国际化形象关键一步。阳光保险也表明,这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资产布局的开始。
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预期的不断减弱,海外投资正不断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伴随着欧美经济的不断复苏,一线城市的顶级地产投资更受青睐,甚至被作为债券的替代品,这也是国内险企纷纷出海的原因之一。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不断给险资境外投资松绑。事实上,在保险业,走出国门投资的远不止阳光和安邦。自去年7月中国平安以2.6亿英镑买下伦敦劳合社大楼,险资海外不动产第一单破局以来,险资投资的热情不减,今年以来,险企海外投资也是动作频频,今年6月,中国人寿与卡塔尔控股共同出资7.95亿英镑(约84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伦敦金丝雀码头10 UpperBank Street大楼90%的股权;迄今,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安邦保险以及阳光保险海外不动产的投资金额约为233亿元。北京商报记者还了解到,中国人寿、太平人寿等多家国内机构就伦敦的房地产投资仍在展开相关谈判。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险资境外投资余额约1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1000亿元,占险资运用余额总量比例不到1.1%,距离15%的监管比例上限尚存空间。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投资经验不足的中国险企而言,海外投资仍需谨慎。尽管欧美经济环境正在复苏,但对于这些长期不动产投资,仍面临着政治、法律、税收等诸多的不确定性。
历史上一些投资失利的案例仍让人警醒,如1989年,三菱集团旗下三菱地所斥资14亿美元购买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的洛克菲勒中心。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全美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但洛克菲勒中心等最终以更低的价格回售给美国,日本经济也陷入“失去的十年”。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对此也表态,中国的保险资金海外投资配置资产“刚刚起步”,投资能力现在还“很不强”。因此,险资在“走出去”过程中,一定要“稳健审慎”,不要“头脑发热”,“切不可一拥而上”。
责任编辑:CMS系统管理员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