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金融机构 AI 人才争夺战:现状、原因与展望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5-07-07 14:18:00 AI 人才 原创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5-07-07 14:18:00
    原创

    核心提示一场激烈的 AI 人才争夺战正在金融机构间火热上演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成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下,一场激烈的 AI 人才争夺战正在金融机构间火热上演,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基金公司到证券公司,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抛出诱人橄榄枝,试图招揽掌握前沿 AI 技术的专业人才。

    硝烟弥漫:金融机构的 “抢才大战”

    今年银行业春季招聘中,AI 人才成为绝对的 “香饽饽”。交通银行总行多个部门及下设机构推出 AI 专家招聘计划,寻觅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算法等前沿技术的博士人才。金融科技部 / 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拟聘专家负责 AI 未来发展规划、研发及应用落地;数据中心拟聘专家还需聚焦 AIOps 算法研究与应用,提升智能运维水平。其对 AI 专家的需求还延伸至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如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要求 AI 专家构建与训练金融垂直领域大模型,探索前沿机器学习算法。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在 2025 年春季校招及社招中,均开放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岗、大模型研发岗等多个 AI 相关岗位。建设银行总行在个人金融部引入零售业务人工智能应用专家,负责创新应用落地及智能工具运营迭代。

    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也不甘示弱。浦发银行总行数据管理部在春季社招中推出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分析岗位,要求应聘者跟踪前沿技术,研发大模型相关产品及应用。招商银行计划招聘 10 名 AI 方向定向培养生,未来将成长为数字金融 AI 专家。宁波银行金融科技部大模型应用研发部推出多个 AI 大模型方向的应用研发岗位。成都银行更是抛出 70 万 - 80 万元 / 年的高薪,招聘总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人工智能方向),负责全行 AI 发展规划、技术架构构建及业务融合等工作。

    基金行业同样对 AI 人才求贤若渴。易方达基金招聘算法研究员,要求深入跟踪 AI 学术前沿,将机器学习等算法应用于金融业务场景,且明确提出 “博士学历 + 算法研究能力 + 金融业务理解” 的高门槛要求。路博迈基金在风险管理部实习生岗位职责中,期望求职者参与金融 AI 科研项目,推动 AI 技术应用创新,且要求为在读博士研究生,熟悉相关算法并具备项目经验。百嘉基金在行业研究岗位中,将 “AI 应用能力” 列为优先项 。

    背后推力:多重因素引发人才争夺

    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在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的冲击下,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AI 技术成为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精准营销等 AI 应用在金融领域广泛落地。以智能客服为例,AI 机器人单日能处理几十万通客户咨询电话,实现了 90% 的银行咨询 AI 化,极大节省人力成本。借助 AI 风控、反欺诈、合规监测,可减少风险损失,部分银行通过 AI 审批贷款,速度提升 30%。AI 技术能够深度挖掘金融机构海量数据价值,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提升转化率,直接推动收入增长 。

    监管环境与风险防控需求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传统靠人工审单、事后排查的风控和合规手段已难以满足要求。AI 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风险,提前预警,成为金融机构风控和合规的有力工具。通过 AI 技术构建的智能风控系统,可大幅提升风险识别准确率,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满足监管要求,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营。

    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

    金融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大模型等 AI 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截至 2023 年,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渗透率已超 50%,且被列为未来五年 AI 大模型应用潜力最高的下游行业之一。2025 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加快 DeepSeek 模型等本地化部署工作。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为抢占技术高地,必须拥有顶尖的 AI 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也使得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引入新鲜血液,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

    前路挑战:人才缺口与行业困境

    尽管金融机构在 AI 人才招募上动作频频,但深层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金融科技领域人才缺口巨大。据相关报告,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总量预计未来 5 年每年约为 20 万,总需求超过 100 万。银行业大模型应用落地存在较大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缺口。另一方面,人才流失问题严重。2024 年银行科技人才流失率达 15%,远高于行业均值 8%。中小银行由于科技投入不足行业均值 40%,在人才吸引力上明显处于劣势。同时,AI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除金融机构外,科技巨头也在争抢 AI 人才,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招募人才的难度 。

    破局之策与未来展望

    为应对 AI 人才挑战,金融机构需从多方面发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提升员工 AI 技能。在人才吸引上,除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外,还需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职业发展环境,给予 AI 人才充分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会。从行业角度看,应加强金融科技人才标准制定,规范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未来,随着 AI 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AI 产品经理、AI 策略分析师、智能投顾专家等新兴岗位将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标配。拥有 “技术 + 金融” 复合能力的人才,将成为金融机构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产。那些能够成功构建人才生态、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金融机构,终将在这场激烈的 AI 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引领金融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新潮流。(由电子银行网策划,AI写作完成)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