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先抑后扬的零售数据:后疫情时代banking everywhere转型在路上

    汪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0-05-08 08:30:26 零售 银行 原创
    汪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0-05-08 08:30:26

    核心提示银行应加速零售端“生态化”转型,即增加零售业务的工具和开放属性,获取财富管理乃至流量入口分成,创造banking everywhere的全天候场景,也有助于减轻零售业务收入的周期性。

    2017年以来,在“得零售者得天下”理念的引领下,各类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零售业务作为主要转型战略,其中平安银行早在年便已实现零售收入占比超过一半,且该比重连年攀升,被称为“新零售之王”。但2020年开年的疫情重创了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与个人信贷市场,也对银行零售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从前不久发布的平安银行一季报当中,便可以看出一家以零售业务为主引擎的银行在当下面临的业绩压力。

    从整体来看,平安银行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79.26亿元,同比增长16.8%;净利润85.48亿元,同比增长14.8%,均创下三年内一季报最好成绩。但个人贷款余额增速、信用卡交易金额等细分数据却出现下滑。并且,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月活跃用户数(MAU)较上年末下降 5.4%。在一季报中,平安银行方面坦言口袋银行APP月活用户数下降主要受春节及疫情影响,客户出行及本地生活服务场景需求减弱。

    深究变化细节,显示口袋银行APP月活跃用户数在1-2月出现下降,而随着平安银行积极布局线上“在家办”服务,加强生活场景的建设,3月口袋银行月活跃用户数得以恢复。同时,一季报显示平安银行信用卡业务自3月以来日消费金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通过加强线上消费场景的运营,一季度信用卡商城交易量整体同比增长13.4%。

    这一转折的出现也与行业内对零售金融市场的预计相吻合,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近日撰文表示,当前虽然零售金融业务受疫情影响规模暂时收窄,但国内消费金融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零售依然是银行未来业务的重要发力点。同时一些业内专家指出,银行应加速零售端“生态化”转型,即增加零售业务的工具和开放属性,获取财富管理乃至流量入口分成,创造banking everywhere的全天候场景,也有助于减轻零售业务收入的周期性。

    正如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四月底发布的疫情中互联网行业专题报告所言,serving everywhere不再是一种基于想象的假设,而是现实的要求和倒逼。“新冠疫情使得我们的许多传统活动突然放慢了节奏,甚至完全停止,但与此同时,它带来了另外一些领域的加速发展与增长,尤其是on demand economy(按需经济)。” “按需经济”伴随着近些年来零售行业线上化浪潮出现,强调服务的“随时随地”属性,用户在任何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都能够触达服务。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也必将从善如流。平安银行一季报显示,该行零售开放银行1.0平台已于3月底投产,目前已上线17个API产品、114个API接口,覆盖了账户、理财、支付、保证金等产品能力。同时,已与多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开展相关合作。同时光大银行也于近期表示,光大云缴费服务项目已突破8000项大关,较年初新增799项,截至3月31日,已服务全国31省主要生活缴费用户16201.36万户,缴费总金额达到26918.07万笔,金额423.90亿元。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云上服务模式的深入人心为光大云缴费带来发展新机遇,光大银行也正在推动更多业务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这些事实都显示银行在不断扩展“按需服务”版图,通过开放合作加强零售业务竞争力。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