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2020系列报告之大数据篇》中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银行业的数据强度高于其他行业,每创收100万美元将平均产生820GB的数据,相对而言,电信行业中同收入下产生的数据量为460GB,快消品行业这一数字仅为180GB。这个事实为国内银行业带来了两点启示:首先银行在数据价值挖掘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其次银行提升数据治理水平的进程刻不容缓。
基于这样的行业现实,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本月21日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指引》中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立首席数据官,建立自我评估机制,建立问责和激励机制,确保数据管理高效运行。这是“首席数据官”这一职位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指引性文件当中。
根据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分别发布于2015年和2017年底的报告显示,全球25%的大型跨国公司在2015年雇佣了总数大致为100名的首席数据官(CDO),担任这一职位的总人数比2012年翻了一倍,而在2017年底,设立首席数据官岗位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比例已超过了50%。几家主要全球性银行如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 AG)都于2014年聘用了首席数据官,但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讲,首席数据官仍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
在美国公民银行(Citizens Bank)的常驻招聘信息中,首席数据官的职责描述被着重突出了四点:
一、鉴别有价值数据并充分挖掘数据当中的价值;
二、建立通用数据标准和广泛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
三、为银行业务创新、客户体验改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为全行所有部门制定相应的数据技能培训计划和智库体系。
针对这个岗位的工作特点,美国公民银行现任首席数据官Ursula Cottone曾现身说法。她认为,首席数据官实际上是银行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作为“桥梁”本身,这一类管理者不宜将技术或业务任何一项现有工作纳入自己的职责监督范围内:在一个成熟的银行科技工作体系中,技术开发由首席信息官(CIO)负责,信息安全由首席安全官(CISO)负责,大家各司其职,首席数据官则主管以数据为媒介的沟通职能,因此对其他工作干预过多反而会分散精力,尤其是丢失对全局信息资源规划的平衡感。
汇丰美国首席数据官Jacklyn Osborne曾于2015年表示,银行业正在将有价值数据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涵盖范围来看,这些数据包括以工资、社会保险、消费贷款等为代表的结构化数据,和以文档、图片、音像、地理位置信息等种类繁多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以数据来源划分,又可分为银行内部数据,如客户信息、交易记录、客服记录等,外部购买和合作共享数据,如征信、税务、工商、法院有关数据等,以及独立网络来源数据,如用户行为偏好、社交关系、服务需求等。BCG的行业调研结果表明,在欧美国家已有三分之一的银行机构在全业务条线中应用了引入数据治理模型的新工作流程。与此同时,国内银行业数据量已经达到100TB以上级别,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全面进入了大数据治理时代。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银行业数据治理的主要难点在于缺乏体系化和顶层架构,以及处理信息手段匮乏导致信息价值不能得到充分挖掘,因此首席数据官应当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以往的传统银行体系中,数据资源本身和分析利用工作被分散在不同部门当中,而首席数据官的到来也意味着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和利用。而银行非结构性数据比例上升,加上此类数据在预测业务风险、为客户精准画像方面的意义越来越重要,为银行在处理这一类“麻烦”数据中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也对首席数据官提出了推动全行数据治理水平上一个台阶的要求。
一个来自海外的银行数据治理实例是这样的:2016年,英国巴克莱银行在发布新版移动银行应用后,该行数据管理者从社交媒体舆论、安卓手机市场应用评分中获知了用户对新版应用的较大负面意见——第一次更新后的版本严格禁止18岁以下的未成年用户进行转账或收款操作,这一限制引起了许多青少年用户和他们的家长的不满,原因是父母无法通过此渠道为子女转账。在通过社交网络和第三方平台数据获知了这一点后,巴克莱银行的数据管理者及时提出建议并督促调整了移动银行的用户条例,开放了15-17岁用户的收款权限,提升了用户体验并挽留了大部分相关业务用户。
毋庸置疑,数据将成为银行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用数据驱动银行发展,对国内银行机构进一步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银行业数据治理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面临技术、人才、沟通成本等客观问题,正如南京银行数字银行管理部负责人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中国电子银行网专访时表示,数据标准化管理是一个漫长并且困难重重的过程,因为涉及到一整套业务流程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大量的系统性改造,并且面临数据专业尖端技术人才短缺的挑战。银行业数据治理水平的进步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目前已得到国内银行普遍的重视,相信必然在未来有着光明的前景。
部分背景资料引用自:
钛媒体、亿欧网、波士顿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美国公民银行(Citizens Bank)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