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滴滴低调切入网络信贷 为上市做铺垫?

    来源:投资者报 2018-05-07 10:12:03 网络信贷 网络支付
         来源:投资者报     2018-05-07 10:12:03

    核心提示近日,一部分滴滴乘客在滴滴信贷产品“滴水贷”的内测中成功进行了贷款,授信额度最高为20万元。与旗下外卖业务的高调宣发方式不同,滴滴金融贷款产品“滴水贷”的上线充满着低调与神秘。

      近日,一部分滴滴乘客在滴滴信贷产品“滴水贷”的内测中成功进行了贷款,授信额度最高为20万元。与旗下外卖业务的高调宣发方式不同,滴滴金融贷款产品“滴水贷”的上线充满着低调与神秘。

      在BAT、京东、美团、网易、搜狐、携程等流量巨头已深耕消费金融市场多年的情况下,作为新玩家,滴滴为何近期才杀入巨头林立的信贷红海市场?《投资者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滴滴方面有关人士,但令人遗憾的是,并未得到确切回答。

      有观点认为,滴滴此举进入信贷市场重在流量变现,对于主营业务仍在亏损的滴滴来说,“滴水贷”业务的上线无疑是一剂猛药,抑或是滴滴在现今局势中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低调行事

      “滴水贷”是一个类似于蚂蚁借呗和微粒贷的信贷产品,用户最高可申请20万元的贷款额度,支持随借随还。“滴水贷”的资金来源为新网银行等持牌机构,在合作中滴滴仅作为“入口”,为产品导流和提供数据。

      5月1日后,“滴水贷”悄悄地改变了授信额度,由之前的“30万”改成了“20万”。《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滴滴金融部有关人员,该人员称,“滴水贷的授信额度最高为30万与监管政策并不冲突。目前政策限制针对的是贷款余额,而非授信额度。为避免误解,滴水贷最高授信额度已降至20万元。”

      2017年,滴滴已试水信贷业务,针对平台司机端推出了“滴水贷”信贷服务,资金来源方为包商银行。今年滴滴终于扩大自己的放贷范围,开始涉及平台乘客端,首家合作银行是新网银行。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4月18日,“滴水贷”共放出5000个白名单名额,但在滴滴和新网银行的规划中,首批白名单用户数量为10万。这就意味着,近期将不断会有新的滴滴用户可通过自己的页面申请消费信贷。

      但截至目前,滴水贷业务仍在滴滴出行的三级页面才可显示,用户需依次点击“钱包”-“保险”-“借钱”三个选项,才可以看到“滴水贷”的申请页面。

      与用户申请积极度不同,滴滴对新业务的上线显得“低调沉稳”的多。

      两难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滴滴用户数量达到4.5亿人,平台订单数量为74.3亿单。这样海量的有效访问数据和滴滴所积累的用户信息数据都催使滴滴自然开展金融业务,进行流量变现。

      但消费金融领域已然是巨头们的罗马角斗场,一边是传统银行正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力场景消费;另一边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利用自身流量开展金融借贷业务,拓展产品落地场景。新入局的滴滴在这样的竞争红海中将如何生存?

      有观点提出,由于滴滴的产品基因属性,不论是司机端也好,还是乘客端都属于一定的有闲阶级,其借贷需求或许没有那么强盛。不同于电商、社交,出行很难激活一个人的借贷需求。但苏宁金融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认为,“每个人都会有短期借贷需求,而滴滴的用户数量又很庞大,因此滴滴还是有赢面的。”

      另一方面,用户信息的大数据是公司的另一优势所在。滴滴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行为足迹,使征信数据有效性大大提升。从用户常用地点可以得知用户住宅所在区、工作地等侧面征信信息的数据,而这对滴滴平台和资金提供方新网银行提供了可靠的风控数据。

      滴滴作为“滴水贷”的前端获客渠道,是流量“入口”,而新网银行则是资金出具方和风控审核主体。滴滴去年12月试水司机端消费信贷业务,额度在3000~5000元之间,据悉,这部分资产的规模目前约为7亿元,月新增1亿元左右。腾讯的微粒贷和蚂蚁金服的借呗放款规模均超3000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滴水贷能够做到1000亿余额,按赚3个点服务费而言,意味着30亿的收入。”

      作为平台方,滴滴身上的责任少了很多,与腾讯的“微粒贷”和蚂蚁金服的“借呗”产品不同,滴滴的议价能力也少了许多。腾讯和蚂蚁金服可根据平台对自身风控能力的把握制定“白户”的标准,根据借贷的对象的偿还能力进行选择和利率的判定。但由于滴滴金融风控主体是新网银行,因此“滴水贷”或不会如外界所言,和“微粒贷”、“借呗”等产品一样对滴滴集团有如此明显的反哺作用。

      金融生态圈?

      对于滴滴来说,“滴水贷”业务的开展是其金融生态圈的完善,是继开展理财/保险代销等业务后,滴滴金融的又一布局。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在滴滴出行中点击“借钱”选项,显示的页面名称为“滴滴的金融”。按照滴滴行事“低调”的个性,是否在隐隐宣布滴滴的金融生态圈已经基本打造完毕?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布局业态来看,金融业务做到一定程度分拆成为必然。近期拟上市的小米集团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将在2018年实行小米金融回购股权计划。目前,小米金融已完成重组,基于“精简金融相关业务的各经营实体”,未来可将小米金融完全自小米集团分拆。另一方面,滴滴上市的声音不绝于耳,按照目前传言的700亿~800亿美元估值计算,滴滴未来需要近20亿美元的净利润才能维持如此高的估值(微软、阿里、腾讯的市盈率均在40左右),据公开报道,2018年滴滴预计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维持上述估值,滴滴利润将翻倍,但滴滴在国内的核心业务日趋饱和,同时受到美团的竞争对手的狙击,总体情况难言乐观,国际业务面临UBER的竞争,短期贡献大幅盈利机会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拓展其他业务提升盈利水平似乎成为滴滴的必选项。

      不过,与前两年消费金融热闹光景不同的是,行业进入盈利平缓期,已经渡过野蛮收割的时期,多家消费金融盈利增速已明显放缓,甚至呈现断崖式下跌。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监管划定现金贷利率红线等,导致一些公司业务承压,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