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未来银行不是消失了 而是变得无处不在

    王鹏虎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8-01-07 14:16:45 未来银行 王鹏虎
    王鹏虎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8-01-07 14:16:45

    核心提示传统银行必然是终将消亡的“恐龙”,而不断应用金融科技的创新银行必将浴火重生。

    人类对于技术总是抱着欣喜与恐惧的矛盾心理。当年蒸汽机、火车和手机的出现,都曾经一边在人们的质疑甚至对抗中不断发展,一边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利。马车夫讨厌汽车,并非是他觉得汽车不如马车好,而是汽车的出现可能让很多马车夫失业。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具有颠覆性的技术,AI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是颠覆某一个行业,而是改变整个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甚至像尤瓦尔赫拉里在《人类简史》中说的那样,一旦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可能就会直接消灭人类,或者最少是产生一个全新的庞大的无用阶级。

    对技术进步的恐惧同样也充斥着对银行业以及银行职员就业市场前景的担忧。多年前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 。2013年招行前行长马蔚华也曾提过比尔盖茨的这句话给过他很大的刺激。2017年底,杰姆斯.汉考克《消失的银行》更是加重了这种恐怖气氛。

    对未来银行的恐惧主要是来自于对传统物理网点减少甚至消失的担忧以及随着而来的金融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甚至是大量的裁员。虽然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就会突然发生,但这种担忧却的确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根据报数据,中国四大国有银行2016年员工数量共减少了18824人(其中工行4597人,建行6701人,农行6384人,中行1142人),招行5731人,民生720人。与此同时,工行去年末分支机构1.72万家,比上年末减少298家,中行减少了77家;即使是仍然保留的网点,其功能和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轻型化、智能化成为趋势,例如,农行2016年完成网点“瘦身”1807个、迁址优化网点409个;工行目前智能网点已达1万家,该行还将于2017年使智能服务覆盖境内全部网点。现在人们利用自助设备几乎可以办理所有个人非现金业务,如电子银行服务、理财服务、转账汇款、补登存折、缴费等,甚至开户都可以脱离柜面,通过智能终端完成。

    更可怕的还不是电子银行渠道对于物理网点渠道和柜员的替代,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信贷、智能投顾、智能客服和数据营销等更加复杂的金融科技将逐步替代知识含量和智力含量更高的风险经理、理财经理、客服代表和客户经理。当数字原住民成长为主流消费人群时,他们已经习惯在手机登移动终端办理银行业务,银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需要时就打开的APP,而不再是一种必须去的场所。端到端的直销银行会把银行的产品服务做得简单易用,并且根据客户大数据精准的推送给目标客户,客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银行职员辅助完成的金融操作。申请信贷也不再是一套繁琐的提交资料、等待约谈、面谈陈述和签署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法律文本。领先银行可能比客户自己更知道他的需求和他的情况,只要得到客户授权,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准确的进行客户画像和客户洞察,并主动给予客户一个随时都可以使用的授信额度,通常这种额度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和抵押,完全是基于客户自身信用能力做出的决策。这种数据和模型驱动的业务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覆盖到广泛的客户,甚至包括所谓的长尾客户,使得传统依靠人工作业的客户鸡肋业务变得有利可图。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银行的物理网点开始减少,这只是一个变革的开始,今后这种现象将呈现加速度的趋势。另一方面,银行的消失还会表现为在人们的计算机和手机中的消失,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电商购物、在线学习和电子游戏等线上消费场景去使用银行的服务。在互联网上,用户有多种活动场景需求,新闻、视频、搜索、游戏、购物、社交、地图、投资、支付等等,每一个用户需求都可能催生出一个甚至几个上亿人的巨大用户流量入口,而且只要这个应用有足够的用户粘性,就可以沿着它往下拓展其他应用。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入口为王”法则。 然而,相比搜索、社交、购物等应用,金融属于次生需求,总是在用户满足其他需求的过程中的伴生需求,除了查询和理财等低频需求,很难直接触达客户,客户粘性较低。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身为蓝血贵族的金融机构才会产生场景焦虑,担心自己的客户被其他应用场景抢走或者隔离。一些银行花费巨资去打造用户场景,例如工行的“融e购”和建行的“善融商务”就是银行自建场景的典型案例。但是银行毕竟不是专业的电商,这种银行系电商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很难说乐观。另一方面,银行也根本不可能去包罗万象的去自建所有的场景,尤其是在2B领域,产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通常都是割裂的数量众多的垂直类电商,甚至是传统企业自建的供应链电商。因此,对于银行来说,更加经济和现实的做法还是与各类场景进行整合,通过嵌入场景或者输出场景的模式,将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隐身于场景之中。

    金融的场景化和生态化以及场景金融的兴起,必然让银行消失的更加彻底,银行连在虚拟世界的”门面”都没了,客户不会去下载和登录银行的网上银行或者手机APP,银行完全被屏蔽在各类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商平台和企业ERP之后,就连露出银行LOGO的机会都很难找到。之前的网关模式还能在调用银行网关时提醒一下客户银行的存在,现在采用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模式和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模式,银行的产品服务彻底的隐身于各种场景之中,看起来从互联网世界也消失了,失去了和客户直接接触的任何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了:一是银行传统物理网点如何转型,二是银行如何在消失后找到新的存在形式。

    短期来看,由于监管要求和一些复杂业务的操作需要,物理网点在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会存在一个阶段,但是其职能和形态必须发生新的变化。就其职能而言,银行物理网点必然会由简单的操作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营业柜员必须向能提供理财规划和顾问服务的金融顾问转变。此外,银行网点还可以交叉销售其他更多的金融产品,甚至转变为提供不止于金融的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点,当然,也有可能和其他社会服务网点进行整合,以增加线下应用场景和摊薄网点成本。当然,更值得深思和应对的是银行网点和网络接触点彻底消失后,银行究竟应该如何找到新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金融中介,银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可以低成本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提供远比客户自金融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然而,这一根本理由现在也会发生动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收集信息已经变得非常容易,而处理信息也会被AI替代。一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平台就可能完成传统银行的一切服务,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找一个需要花费成本的金融中介。金融的去中介化和脱媒已经不再是从间接金融到直接金融这么简单和温柔了,而是通过技术替代无情的去掉一切中介。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找到的银行存在的理由恐怕就是其最根本的东西—--信用。互联网时代不缺信息,但是缺乏信用。信用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道德,而是一种在严格监管下的自律行为。政府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准入和监管,从事金融服务必须持牌,且按照政府要求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审慎经营。作为服务公众的企业,银行也受到社会公众和媒体的严格监控。这种外在压力加上银行自身保守的文化和风险偏好,使得银行能够更好的去保护客户的利益,不至于受利益诱惑而欺诈客户,或者将客户信息用于不当盈利目的。

    银行的这种信用能力可以让客户产生信任,这远比专业能力更为重要。社会经济活动中充斥着不信任和不确定,这种不信任短期很难通过征信或增信手段解决,更需要一种类似于政府的公信力,而银行将越来越多的承担“经济警察”的作用,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公共产品。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监管部门,也都是将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责任附加到银行身上,KYC(Know your customer)和AML(Anti Money Laundering)已经贯穿于银行经营全过程,而且远远超越银行自身风险管理需求,成为一种公共服务了。未来在何种公共服务可以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提供更多价值,而且这种服务将无处不在,成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活动的护卫舰和润滑剂。

    至于银行的存在形态,反而倒不是需要特别担忧和焦虑的事情。只要银行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银行存在的形态就不再重要了。人们需要银行服务,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至于金融机构存在的形态那只是现象。可以预计的是,即使银行在物理和网络两个方面都消失了,也只是消失了其触达客户的界面,或者说,银行不再是坐商思维,无论是在物理网点还是在网络空间等待客户上门,而是变成主动的无处不在的行商,嵌入和融合到客户的应用场景,蜕变为无处不在的银行服务了,正如Brett King在《Bank3.0》预言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作为领先信息技术应用的急先锋,银行业从来都是在技术驱动下不断变革的。传统银行必然是终将消亡的“恐龙”,而不断应用金融科技的创新银行必将浴火重生。

    原载 微信公众号:虎言鸾语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