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正式发文称,自明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直连时代彻底终结,网联时代正式开启。
站在监管者的角度,这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行业规范和统一监管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站在支付公司的角度,网联架构的技术、稳定性,以及未来的通道费率等细节是更为关注的焦点。
第一财经记者从支付宝、京东支付、汇付天下等多家支付机构了解到,这些机构都在积极推进与网联的相关对接工作。对于业内担心的“双十一”、除夕等峰值时候,网联系统能否支撑高峰阶段业务需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人士认为,网联采用云分布的形式,应该能够承载,但这一点也需要通过时间验证。
不过,网联的建立,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对于支付的其他形态尚存在监管空白地带,线下移动支付、预付卡业务以及虚拟账户直付业务等,未来将何去何从尚不得知。
“网联平台”一统支付清算江山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是在近日发布的《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明确上述要求的。
《通知》明确给出了两个时间节点,2017年10月15日前,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网联平台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人民银行指导支付清算协会建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下称“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通过网联平台,央行将“收编”包含备付金监管、数据统筹、账户统管、规避洗钱等多项第三方支付内容。
随着互联网云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
据艾瑞咨询估计,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58.8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和微信合计约占市场份额的92%。
技术稳定性留待峰值检验
网联的出世以及收编业务的决心早已在市场间披露。如今,明确的大限已经给出,问题是这些机构能够顺利完成迁移吗?
“目前只有几家大的支付机构在动,其他支付机构还未行动。”上海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付机构行动快慢不同,实际迁移的困难度超过想象,同时,央行给出的最终时间也早于业界此前的猜测。
“对于网联来说,每一家机构都是一个接口。”ShowFin智库首席研究员寇向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2017年底4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200家商业银行接入网联,即代表着将近250个接口,双方接口开发的难度都非常高。
虽然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但是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的观点似乎代表着现在的进程:迁移的具体情况并不那么简单,但是时间节点已经下发,按照既往监管的力度,应该会想办法推进,保证按时完成。
接近央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会有一个过渡方案,一家机构一个办法,其间,可以选择直连,也可以选择网联,具体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网联协商而定。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网联技术架构初期是多家巨头支付公司共同搭建的。媒体报道称,网联平台建设筹备组组长董俊峰表示,网联继承了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业内主要支付机构的技术优势。
虽然如此,但是不得不承认,网联面对的是一个已经高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承载能力。一位支付宝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峰值时候就要看整个系统的能力了,按照此前的说法,网联采用云分布的形式,应该能够承载。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初期,可能会担心网联系统性能否支撑高峰阶段的业务需求,而这一点需要通过时间去验证。
仍有支付监管空白地带
《通知》明确定义了网联即“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仔细研读这句话发现,当前网联“收编”的业务类型已经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即目标为115家持牌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当前第三方支付的交易类型还包括线下移动支付、预付卡业务以及虚拟账户直付业务,这些未来将何去何从尚不得知。
“目前只让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接入,且业务内容也是互联网支付业务。”寇向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这些业务中,移动支付成为一块“隐晦”的业务。在寇向涛看来,移动支付尚未到“收编”之时,支付宝以及微信的线下扫码业务仍然占据各自江山,对于线下标准的统一,巨头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而中小机构则意愿十分强烈,因为一旦标准统一,代表着京东钱包可以在支付宝的商户受理。
寇向涛称,此外,预付卡业务没有被纳入,但是作为预付卡业务的“风险黑洞”备付金则要被统一管理,这一管理制度将摒弃支付机构的主动上报机制。而备付金管理除预付卡业务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的备付金账户透明化更是网联成立的应有之义。此前,以支付巨头为中间点,连接数百家银行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打造”了复杂而并不透明的资金链,形成无法有效监控的资金黑匣子。
除此,费率降低也是网联平台搭建的目标,薛洪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直连模式的兴起,参与方由四方降为三方,初衷便是绕开银联降低费率。相应地,由直连模式回归至网联平台的四方模式,理论上,多一个参与方,便多一份成本,不过网联方面明确表示,运行前几年实施免费策略。所以,短期来看,网联上线不会对支付费率带来直接影响,支付费率的高低依旧取决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定价策略。
目前关于网联平台的很多细节,例如通道的费率、额度限制等还没有确定,对于支付机构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无法量化。但可以确定的是,直连改网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仍然有不少益处。
上述支付宝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从某些方面来看,大的支付公司更能突显优势。“网联之后,清算渠道大家都一样,假设各方面细节都一样,例如扣款限额、价格、费率等,那么资金渠道方面各家公司就没有区别了,优势就要看前端的产品,业务场景、市场拓展能力等将是考验每一个支付机构自身能力的最核心要素。”他说。
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中小机构而言,过去直连与各家银行对接,没有太多谈判优势。而如果网联费率一致,同时把一些优质的渠道全部也为小公司打开,那么小的支付机构就不需要担心后面的资金渠道问题了,只需要做好前端自己的特长,比如一些企业在行业里面很有优势,如果渠道稳定,只需要前面的解决方案做得更完备更深,就会在这个行业立足下来。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