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报告:第三方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姜煜 来源:中新社 2017-06-21 09:21:35 第三方支付 金融科技
    姜煜     来源:中新社     2017-06-21 09:21:35

    核心提示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日发布报告称,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速兴起促进了中国在线消费市场的增长,其发展将支持中国经济转型,而当前电子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报告:第三方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日发布报告称,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速兴起促进了中国在线消费市场的增长,其发展将支持中国经济转型,而当前电子支付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不大。

      本报告中所称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非银行业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报告称,中国消费者的网购潮促进了提供电子零售支付服务和系统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的发展,他们向零售客户收取的交易成本比银行更低,并且更便于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支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额在2016年达到人民币99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超过100%。中国艾瑞咨询和美国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通过手机进行的第三方电子支付额约为1.8万亿美元,显著超过同期美国的0.1万亿美元左右。

      2016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在线消费者渗透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尼尔森的调查显示,网购中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的中国受访者占86%,显著高于北美的38%、西欧的56%、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37%。

      穆迪的报告称,中国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已经渗透到所有在线零售渠道,涉及消费品贸易、餐饮住宿、家居用品和金融产品等服务以及部分B2B(企业对企业)业务。

      “虽然中国银行业的电子零售支付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当前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兴起对中资银行的直接冲击不大”,报告说,因为零售支付手续费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仅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中国银行业往往更注重对大型企业的贷款和其他服务。

      报告指出,更长期来看,电子支付和电商行业的总体发展可鼓励中国个人消费增长,这与政府将经济增长引擎从投资转向消费,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