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日发布了研究人员研制的金刚(KingKong)恶意软件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面向网络空间中的有组织攻击——高可持续性威胁,通过捕捉软件运行过程中的细微异常,识别攻击行为,从而阻击网络攻击。
该系统研发人员、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苏璞睿说,“有组织攻击”与“一般性攻击”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有用各种先进攻击技术的应用,通常会利用未知漏洞、采用特种木马进行攻击。比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伊朗核电站事件、Hacking Team被攻击事件,等等。对于这一类攻击,传统杀毒软件基本无能为力,也是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打个通俗的比方:攻防双方总是一个在“躲”,一个在“追”。而有组织攻击的防御难就难在:攻击者是一个“技术高手”。苏璞睿说,它们会掩盖自己的“外貌特点”——消除各种代码特征;会利用一些“隐蔽通道”——利用未公开的漏洞;甚至还会利用特殊手段检查“是否有机关”——检测是否被调试或在虚拟环境下运行。
苏璞睿说,作为一套细粒度、高透明的恶意软件动态检测系统,“金刚”恶意软件智能分析系统在软件运行过程分析、程序异常控制流识别等多方面均取得突破,可通过探究程序运行中的细微异常,发现程序的“不轨”行为,将有效提升网络空间中的恶意软件防范能力。目前,该系统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试用。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