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李建华: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模式探索

    来源:金融电子化 2017-04-11 17:26:14 李建华 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
         来源:金融电子化     2017-04-11 17:26:14

    核心提示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一般为直接融资,即通过稀释自身股权的方式引入资金。而作为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参与较少,尤其是在B轮以前的融资项目,更是极少见到商业银行参与其中。

    李建华: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模式探索

    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网络金融部 李建华

      随着《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国内科技创业及创新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物流、医疗、金融、交通等传统行业逐渐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新兴企业,在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促进用户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方面作用显著。与此同时,围绕该类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也相继在全国各地兴起。其中,以金融服务的特点最为鲜明,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涌入。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普遍面临现行体制及外部环境等瓶颈。而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乏有效抵押物等特点,对现有银行业务体系更是带来了挑战。故此,针match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对商业银行进一步挖掘新业务增长点至关重要。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1.融资需求强,风险投资市场整体活跃。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存在公司发展生命周期。一般将其成长过程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企业融资需求贯穿以上四个时期,特点各异。

      在种子期阶段,企业的主要活动是论证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可行性,以及前期的市场调研、寻求合作者、制订市场计划等。该阶段,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不大,但投资风险高、流动性需求高。目前该类企业的资金提供方,包括天使投资人以及各类孵化及众创空间提供的种子基金。

      在初创期阶段,企业经过种子期的孵化和试错过程,已初步形成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此阶段不仅涉及科技人员将实验室成果向工业生产环节转化的技术行为,更涉及科技创业者将原来较为松散自由的科研团体转化为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和严密组织结构的经济实体的企业家行为,是取得、运用、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经济资源并创立企业的过程。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需求表现为体量大、频率高、风险高等特点。

      在成长期阶段,科技企业已进入将自身科技研究成果向批量工业化生产转化的阶段。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进入正常的成长发展期。此阶段企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业务发展好的企业,已能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该阶段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阶段,资金需求量大。对于成长潜力较高的企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但资金成本也随之升高。

      当企业步入成熟期,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业务规模和利润大幅扩大并趋于稳定,经营日趋规范,企业声誉逐步建立,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技术、财务和市场风险相比前三个阶段大幅降低,融资承担能力增强。很多资金流充足的企业,该阶段会从战略层面考虑成立金融子公司或相关部门,对相关行业的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成熟期企业出于对未来公司发展及公开上市等因素考量,已逐步从“投资人选择被投企业”过渡到“企业选择投资人”阶段,在发起融资及选择投资人方面较为慎重。

      2.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期企业更受资本青睐。在各地政府支持科技型创业的大背景下,2014年伊始,风险投资领域逐步趋热。随着2015年初国务院《意见》的出台,国内风险投资热度达到顶峰。道琼斯风险资源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已达到155亿美元,创下近十年之最,而2015年更是达到了300亿美元。

      伴随着资本热度的逐渐升高,一些经历前期试错,但迟迟未找到盈利模式的企业纷纷面临经营窘境,导致大量人员流失。企业陷入“业务经营困难—获客成本增高—寻求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业务经营困难”的恶性循环。据“百度百家”平台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倒闭的O2O创业公司多达百余家,阶段多为A轮融资至C轮融资之间。

      与之形成对比,投资人对科技驱动型企业的融资热度丝毫不减。慧辰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已披露金额的投融资项目数量为24起,融资总额约24.2亿人民币,其中单次金额最高为5亿人民币。从金额分布看,融资过亿元的企业共计9家,占比37.5%,融资金额不足1000万的仅8.3%,说明了投资人对大数据企业的热忱。从融资轮次分布看,86%均集中在B轮之前(含B轮),说明该类企业在初创期即具备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

      之所以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科技驱动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有实实在在的自主核心技术,且企业创始人普遍具备较强的技术背景,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产生聚合效应。二是科技驱动型企业的盈利模式清晰。经过前期技术积累,该类企业往往呈现“厚积薄发”的特点,产品需求方客户黏性高,相较O2O等行业获客成本低。三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本价值。对于科技驱动型企业,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技术的直接输出,是企业创新成果的法律表现形式,也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一方面,企业可利用知识产权的运营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融资手段。

      3.金融服务模式较单一,传统银行介入较少。通过前文内容我们看到,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一般为直接融资,即通过稀释自身股权的方式引入资金。而作为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参与较少,尤其是在B轮以前的融资项目,更是极少见到商业银行参与其中。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问题

      1.信用风险抬头,不良率上升。在整体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良率较前几年有明显上升。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18家上市银行的信贷风险有所增加,不良贷款额达9482.8亿元,同比飙升48.61%,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4年的1.22%上升至1.65%。2016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贷款一季度不良率达2.7%,比年初增加了0.1个百分点,高出银行一季度不良率1.75%近1个百分点。二季度银行整体不良率上升至1.81%,创近7年新高。

      2.资本服务同质化严重,风险评估方法待创新。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的企业评估模式依然是传统的财务模型评估方法,依赖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发展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流量不足,难以实现盈利,财务数据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现有银行授信机制难以有效评估企业资质和还款能力,导致金融服务处于“广度上不去,深度下不去”的中间状态。即便对某些企业放款,也大都属于短期行为,无法深度融入企业业务经营,最终导致客户流失。2015年,银监会下发《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为小微企业全面提供开户、信贷、结算、理财和咨询等综合金融服务。在此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转型势在必行。

      深度嵌入企业交易场景 集中做大负债业务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医疗、物流、金融、交通、旅游等热点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各自领域的商业生态模式。一些优质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工具属性,通过深度绑定传统行业的业务模式,实现了线上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

      作为金融服务商,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资金清分、支付结算等传统优势,结合自身业务模式特点,通过基础账户体系的嵌入,实现与企业平台系统的对接。在企业出入金、资金流动性管理、资金增值等方面提供平台交易结算服务,银行端实现低风险资金引入的同时,满足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对资金安全、资金结算效率的要求。

      (参考资料:《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会)

    责任编辑:韩希宇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