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华慈善总会2025年善家传承交流会上指出,金融机构应勇担新时代新使命,立足服务社会发展定位,高效协同各类慈善参与主体,发挥金融专业优势,更好推动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他从三个维度阐述了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赋能慈善事业发展。
工银私人银行首先强调了增进主动性的重要性,认为金融机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筑牢客户信任之基,金融机构的合规、稳健运营是客户信任的基础,优秀的金融机构凭借多年积累的公信力与专业口碑,能够高效引导客户将财富向善的意愿转化为持久的行动力,构建“因信而善”的良好循环;二是搭建资源协同之桥,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中介枢纽,具备跨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下,能够将个人和企业客户与慈善组织、政府部门、受捐助项目等多方主体高效链接,实现资金、政策和项目的精准匹配,形成“聚沙成塔”的协同效应;三是打通专业服务之脉,金融机构可通过持续创新业务服务范式,将慈善基因精准嵌入财富服务、企业服务、非金融服务等各类业务场景,以专业化的金融工具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实现商业使命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培育“向善而行”的发展动能。
在提升专业性方面,深化高净值人群慈善研究能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工商银行目前服务的私银客户超过30万户,其中相当一部分客户已参与或计划参与慈善捐赠,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高净值人群已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高净值人群参与慈善的规律研究,对构建大慈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工银私人银行与北师大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2024年度我国高净值人群慈善研究,通过扎实的数据和深入的洞察,揭示了高净值人群慈善行为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加强捐赠人慈善意愿、提升慈善服务质效、完善慈善相关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工银私人银行强调了强化创新性的关键作用,提出工银私人银行以领军银行姿态打造“君子伙伴慈善服务”生态圈,有效凝聚社会各方慈善力量,坚持生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共同富裕注入可持续的金融动能。在生态创新方面,工银私人银行汇聚政府部门、信托公司、慈善组织、资管机构等各方力量,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慈善捐赠涵盖科学教育、民生保障、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在模式创新方面,工银私人银行联合合作机构于2021年9月推出永续集合型慈善信托服务平台“君子伙伴慈善信托”,并于2023年3月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捐赠人建议模式(DAF模式),升级推出2.0版本的慈善信托综合顾问服务,支持客户自主选择慈善项目。目前已形成集合型、定制型、区域型慈善信托三大路径,覆盖个人、企业、家族信托、慈善基金会、金融产品等多主体捐赠模式。在服务创新方面,工银私人银行积极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慈善捐赠全流程可追溯,构建慈善服务数字化平台,以数字化手段重构客户慈善旅程,实现客户参与、公益慈善全方位展示与全渠道整合,推动慈善服务质效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