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房地产风险、中信金控设立、分红如何?中信银行高管业绩发布全回应

    边万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3-28 15:02:36 中信金控 中信银行 银行动态
    边万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3-28 15:02:36

    核心提示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展望未来,尽管拾级而上已成定局,我们更要眼睛向上。

    “我们深知,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展望未来,尽管拾级而上已成定局,我们更要眼睛向上,早日重回股份制银行竞争前列,早日成为集团战略提出的一流科技型银行。

    年报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45.57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56.41亿元,同比增长13.60%,增速创近8年来新高。资产质量方面,实现近11年来不良贷款量率“双降”。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4.5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9.93亿元,下降8.16%;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同时,实现ROA和ROE双升,每股收益1.08元,每10股现金分红3.02元(含税)。

    对公业务、房地产业务、零售业务发展方向如何?中信金控设立对其将产生哪些影响?分红水平是否会下降?如何看待自身未来发展?在中信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行长方合英和副行长刘成、王康、胡罡、吕天贵等高管对上述热点话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重塑对公业务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贷款总额48,559.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26.62亿元。其中,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23,361.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7.79亿元,增长7.64%;个人贷款余额20,53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19.24亿元,增长8.56%。

    从信贷结构看,全年普惠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21.8%、10.5%、70.2%,均高于平均贷款增速,特别是法人普惠贷款突破千亿,近3年增长10倍。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4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840.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29.31亿元。

    王康表示:“信贷结构从行业上体现了我们将国家战略与自身资产结构调整做了结合。同时,从机构大客户转向中小户的调整,因为我们意识到整个息差在摊薄,中小户信贷的收益率,包括资本成本的控制,对盈利贡献更大。”他进一步指出,今年当前的信贷需求并不是很旺盛,有信心随着各种经济政策的持续落地,到下半年新的需求一定能够起来。

    “对公业务一直中信银行的优势,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公业务。”刘成如是说。

    如何重塑对公业务竞争力?刘成表示,首先做好信贷投向工作,同时优化信贷结构。比如,国家要求重点支持的制造业、新兴产业、普惠、绿色低碳以及民营经济等领域要继续投入,同时也要去发现经济中的新动能、新赛道。

    其次,大力发展综合融资。刘成介绍:“我们今年将继续通过综合融资来为对公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做好对公业务重塑对公竞争力。通过挖掘企业场景,抢抓资本市场的机遇,用好传统产品的优势,扩大新的优势来为对公客户服务。”

    此外,大力发展中小客群。刘成表示,中信银行将通过链式场景获取中小客群,为中小客群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发展。“最后,推动自身体系队伍组织架构改革,能够有更敏捷的为客户服务。”

    房地产业务两个发力方向

    房地产仍是关注焦点之一,尤其是去年个别房企债务风险上升,银行业高度关注。

    据胡罡介绍,中信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模式上,近十年来对房地产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对客户的选择。中信银行采用名单制的管理模式,由总行作准入和审批。二是担保方面,现有的房地产对公客户99%有抵押;三是区域分布上,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贷款余额合计超90%,其中一线城市占比超五成;四是提高对房地产贷款的拨备,拨贷比超6%,比对公整体的拨贷比多了一倍。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代销、理财资金出资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对公房地产融资余额659.1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4.90亿元。此外,债券承销余额551.5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4.68亿元;中信银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债券投资、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对公房地产融资余额3977.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69.93亿元。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848.0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8.07亿元,占公司贷款的12.19%,较上年末下降1.0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3.63%,较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年报表示,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个别房企偿付能力受到影响,债务风险上升。胡罡表示:“这几年,中信银行一直对房地产加强贷后管理,把现有的房地产资产分成三类来管理,不同的分类不同的标准。对重点客户,我们按照一户一策的管理模式。”

    对于房地产业务的风险判断,胡罡表示:“我们现在高度关注房地产业务的风险情况。现在看到的第一个情况是房地产销售还没有明显回暖。第二,有些房地产龙头企业不断有负面风险信息出现;但也要看到房地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重要性。”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还看到近期国家对房地产方面的一些表态。如,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等。同时,多地房地产利好政策开始出现,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房地产融资环境逐步改善。

    胡罡认为:“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还在逐步释放的过程中。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经过调控后,能够留下来的或者能够尽快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提高自身管理的企业,未来还是有竞争力的。”

    未来发力方向如何?胡罡表示,一是在存量上做好风险摸排;二是增量方面,支持保障性住房以及改善型的住宅项目刚需,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对困难房地产企业进行并购。

    “新零售”架构调整及打法

    得零售者得天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内共识。中信银行在2021年中报路演时提出发展零售业务的打法——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以板块融合、公私联动、集团协同为三大杠杆,实现中信零售的“撑杆跳”。

    数据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01.73亿元,较上年增长3.54%,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1.89%。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4776.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1.11亿元,增速8.21%;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9436.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44亿元,增速5.07%。个人客户数1.20亿户,较上年末增长7.98%;私人银行客户达6.0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7.87%。

    “零售的价值贡献和发展势头在进一步加速。”吕天贵表示,“新零售”就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现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向金融资产逐步转移,对于资产投资有了新需求;金融资产的净值化和居民投资的公募化趋势明确并不断加速,客户投资增加新的难度;Z 世代的快速成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叠加,财富管理需从单纯资产配置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

    他认为:“这是一个新机会,需要有新打法,要坚持以人为本,要重构零售能力。因此,在过去二次转型的基础之上,中信银行强化定义为‘新零售’。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牵引,更加突出客户导向和价值导向,更好发挥‘撑杆跳’的支点作用,深化‘三全五主’的服务理念。”

    所谓“三全五主”是指,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即以线上线下远程多渠道最好的交互体验,把最适合的客户的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匹配给全客户,深化“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服务、主活动”的“五主”客户关系。

    “新零售”需要适配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2021年11月,中信银行原零售银行部、数字金融部的部分团队和职能被并入新设的财富管理部。调整之后,原零售银行部更名为零售金融部,负责战略规划、资源统筹、经营分析、绩效考核等。相较于之前,零售金融部的职能变得更“轻”,重心在于板块层面的统筹与规划。

    “新零售”服务理念上有何不同?吕天贵解释称,更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为银行带来价值;更关注共同富裕全客群的服务;更强新调零售能力系统性的升级,而不是简单的改头换面,做全功能的零售银行;更着眼于全产品的能力扩张、全面业务的融合发展,而不是零售的孤军奋战。

    基于此,中信银行提出了“四环两翼”的发展路径,即以“板块融合、公私联动、集团协同、外部联结”为“四环”,以“数字化、生态化”为“两翼”,全力打造客户首选财富管理主办银行。吕天贵说:“零售其实是一场马拉松长跑,需要恒心、毅力、决心和脚踏实地,我们相信会跑出中信银行的零售加速度。”

    “新零售”的新架构和打法基本形成。对于管理层来说,下一步如何支持“新零售”发展?方合英指出,一是保持战略定位,把零售业务作为第一站位;二是确定高目标,下一步零售营收贡献要超过50%;三是继续保持战略投入,加大理财经理和私行客户经理的配置,加大科技和零售业务的融合,共同把新零售托举起来,成为中信银行的最大增长点。

    中信金控的设立将带来哪些影响?

    2022年3月,央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对于中信银行而言,中信金控的设立将带来影响?

    方合英表示,金控公司的设立是为了有效防范风险,特别是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中信金控的设立对于中信银行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集团内特别是金融的子公司,服务于同一个客户的情况很多,如何在集团内对共同客户做统一的风险预警管理,对风险化解处置很有帮助。同时,有助于健全客户的关系图谱,加强对重点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此外,还有助于支撑银行做到风险底线,避免风险叠加效应的外溢。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对外统一的客服服务能力。整合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优势,充分发挥投顾方面的能力,对于做大财务管理、扩大资产管理、做大综合融资等方面,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分红水平是否会下降?

    年报显示,中信银行2021年资本充足率为13.53%,比上年末上升0.52 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88%,比上年末上升0.70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比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全部满足监管要求。

    对于资本充足率的压力,王康表示,上述数据是在没有外部资本补充的情况下,中信银行轻资本转型、打造价值银行取得的一个成效。通过利润的留存使得资本得到了补充,一起来支撑业务的发展。

    银行分红水平是否会下降?面对中小投资者提出的问题,王康表示:“我们管理层一直很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希望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来回馈投资者,回馈市场。”

    据王康介绍,中信银行2021年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是147.78亿元,每10股人民币3.02元,分红比例达到28.08%,较去年的27.04%有所提升。上交所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要达到30%。作为中央金融企业,中信银行股东也有类似要求,因此管理层希望在保持业务合理的增长效益,包括资本充足率能达标的前提下,保持分红持续稳定,稳中有进。

    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19年,方合英上任之初时提到“谋远”、“谋好”、“谋快”并举,在追求较快发展的同时,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方合英称:“三年来,中信银行是按照这个理念来谋篇布局的,2021年更是如此,年报业绩和发布会传递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

    据方合英介绍,在“谋快”方面,利润增长快,非息收入增长好。在“谋好”方面,资产质量实质性好转,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资产结构大幅优化。在“谋远”方面,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各板块组织架构变革稳步启动,在新三年规划基础上,制定了“342强核行动方案”,全面开启以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能力为主线的新一轮发展。

    “对于未来,我们管理层充满信心。”方合英表示,信心来源于质量基础、客群基础、业务基础三项基础更加夯实、实现两大“跨越”、三大亮点添色、“342强核行动”这四个方面;更来源于中信集团明确举全集团之力支持中信银行争先进位,和中信银行管理层正处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状态。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4.5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9.93亿元,下降8.16%;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方合英称,三年前提出打造“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的风控体系,几年来一手建体系,一手“控新清旧”狠抓资产质量,去年资产质量迎来“转折点”,不良量率十一年来首次双降,资产质量的诸多指标全面向好,很多指标创近年最好。同时,客群建设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好态势;投行、国际业务、政府金融、交易银行、托管、票据等优势业务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零售业务经历了两次转型,建立了新的零售经营体系,已经进入势能加速转化期。

    “两个跨越”是指轻资本转型、数字化转型实现了跨越。方合英表示,轻资本转型的跨越,不只是眼前非息净收入两位数的增长,也不只是收入结构的大幅改善,而是中信银行轻资本发展能力的稳步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跨越,不全在于信息披露中科技投入的连年大幅增长,不全在于科技人员两年翻两番,也不全在于一大批数字化项目带来的业务增长,更让他欣慰的是中信银行正在全行的前中后台,培养起一种数字化的思维和意识、一种数字化的能力和一批既精通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专家。

    “三大亮点添色”是指中信银行资产业务转型、摆脱对房地产业务等传统业务依赖,走出一条新路。一是布局新赛道,去年中信银行的绿色信贷增幅141%、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70%。二是培育新动能,去年5家并表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6%,已经成为中信银行发展的新动能。三是形成新打法,“新零售”的新架构和打法基本形成,下一步中信银行的目标是零售营收贡献要超过50%。

    所谓“342强核行动”,方合英早在去年业绩发布会上就介绍了中信银行正在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2021年中信银行财富管理规模3.66万亿,大财富管理收入增长56.2%;综合融资规模11.5万亿元,增速12.46%;资产管理规模1.4万亿元,增速25.4%。方合英讲到,中信银行内部已经就“强核行动”画出了“施工图”、发起了“动员令”。

    方合英表示:“我们深知,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展望未来,尽管拾级而上已成定局,我们更要眼睛向上,早日重回股份制银行竞争前列,早日成为集团战略提出的一流科技型银行。”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