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董希淼:货币政策更加主动有为的信号

    董希淼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01-07 14:18:12 货币政策 董希淼
    董希淼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22-01-07 14:18:12

    核心提示2022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措施关系宏观经济大盘,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因此备受关注。

    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部分,2022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措施关系宏观经济大盘,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因此备受关注。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和央行2022年工作会议看,2022年货币政策将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表明,明年货币政策将有新变化、新举措,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为货币政策明确了方向。因此,明年货币政策在稳健的主基调上将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流动性将更加合理充裕。在此基础上,明年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同时,将更加凸显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前瞻性”,即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外部形势进行研判并提前作出政策调整,以更好应对变化,对冲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有变大的趋势,政策调整的时间节点应提前,调整力度应大于预期。“精准性”即货币政策在更加灵活适度的同时,不搞大水漫灌,更好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缓解进行精准滴灌。下一步,央行将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流动性更多进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自主性”,是指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保持定力,不“闻美起舞”,主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进行调整。当然,在我国应密切观察,做好政策储备,严防输入性金融风险。

    从思路上看,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逆周期调节主要体现在“逆”上,即采取政策措施熨平经济下行周期带来的波动,减缓经济下行压力。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助推经济社会平稳恢复。但经济恢复的态势并不稳步,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速4.9%,均跌破5%。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采取跨周期调节政策措施。跨周期调节主要体现在“跨”,即在时间跨度上跨越一定周期,比如对某些政策进行跨年度安排。8月和12月,央行两次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统筹考虑今明两年衔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机结合,既要立足当下的困难和问题,又要着眼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压力和挑战。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也将使货币政策更具有前瞻性。

    从操作上看,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相结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我国宏观经济既面临着周期性问题也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因此货币政策需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适时用好总量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因此,下一步应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仍有调降空间。另一方面,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做好加法,加大对部分领域和行业、企业的定向“输血”。下一步,应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突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应更加主动有为,既要适度用好总量工具,也要适时用足结构性工具;既要做好结构性增量工具的“加法”,也要发挥结构性价格工具的作用。对前期纾困中小企业、支持绿色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应保持基本稳定,并适时扩大适用范围和对象。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加强协调联动。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宏观政策应该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兼顾防风险、调结构,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