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量环比增四成 理财经理从"懒得推"到"优先推"

    来源:证券日报 2019-07-09 01:47:45 银行理财 净值化 银行动态
         来源:证券日报     2019-07-09 01:47:45

    核心提示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推动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

    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推动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

      “今年以来,银行的理财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收益率都处于下行的趋势,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净值型产品的占比相对较高。”某股份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前来咨询购买净值型理财的客户比之前多一些,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受净值型理财产品。”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发现,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逐步深入,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的接受度逐步提升,理财经理的态度也从过去“懒得推”到如今主动推荐。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加速

      自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已逐渐发生变化。今年新推出的理财产品中,净值型产品占比均有明显提升,部分银行的净值型产品发行已经成为主流。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6月份发行的净值型理财共980只,较上月增加42.44%。净值型理财发行量近期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封闭式产品763只,占比为77.86%;开放式产品217只,占比为22.14%。华夏银行、青岛银行、工商银行为6月份净值型理财发行量前三的银行,净值型理财发行量分别为116只、86只、74只,较上月飙升。

      在产品期限中,6个月-12个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最高,为36%;其次为3个月-6个月期限的产品,占比为30%。可见,净值型理财仍以中短期限为主。6月份发行的T+0净值型理财仅17只。

      今年以来,理财产品不管是数量还是收益率都处于下降的态势。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6月份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20%,环比下降4BP,连续16个月下降。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9398只,环比减少8.50%,同比减少16.97%。由于处于银行理财转型过渡期,理财产品发行意愿仍然较低。

      融360分析师杨慧敏表示,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仍然维持下行趋势。一方面,市场流动性仍较为宽松,银行理财投向的债券等资产价格也维持低位;另一方面,由于一般非标期限较长,期限错配受限的情况下,银行投资非标较困难,无法以非标投资拉高收益。

      理财经理主动推荐

      据了解,以往由于大众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不高,银行理财经理不会主动向客户推介浮动净值型理财产品。但《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部分银行网点发现,理财经理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态度发生转变,从过去“懒得推”到如今“优先推”。另外,期限越长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越高,最高可达4.7%。

      “净值型产品最近卖得挺快,产品一发售当天就卖完。”在位于北京市上地附近的一家银行网点,一位理财经理拿出理财产品宣传单向记者介绍道,“近期,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的数量挺多,上周有6款净值型理财产品已经售完,业绩比较基准在4.6%—4.7%之间,开放频率为2年和3年,起购金额都是1万元。目前只有一款半年开放一次、业绩比较基准为4.1%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5万元。”

      本报记者在上述银行网点停留约半小时,观察了理财经理向前来咨询理财产品客户推荐的重点产品。其中净值型产品为第一推荐,结构性存款为第二推荐,高收益的非保本理财为第三推荐。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其他银行网点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形。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让理财经理推荐理财产品时,其表示,“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净值型产品,而且业绩比较基准相对其他类型的产品较高。非保本型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2%左右,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在3.8%—3.9%之间。”

      上述理财经理递给记者一张理财产品宣传单,记者发现排列在前几位的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例如,目前在售的一款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65%,1年期开放一次,起购金额为1万元。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向记者优先推荐了净值型理财产品。该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资管新规,目前我行推出的一大半产品都是净值型理财,其中,有一款半年期业绩比较基准在3.9%—4.1%之间的净值型产品,从年初到现在该款产品的平均历史业绩为4.3%,您可以考虑这款产品。”她还表示,“以前很多客户都倾向于购买固定收益的产品,对净值型理财产品不了解,所以我们也不主动推荐。但是随着净值型的产品越来越多,现在很多投资者开始接受该类型的产品,而且购买的人还挺多。”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