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金融科技创新联盟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核心要点】
历史证明,信息应用系统处理架构的中心化是规律,是历史的进步。当前中心化处理一统天下,一定会有一些应用场合,在“去中心、去信用中介”的情况下,反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就是区块链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为什么除了比特币外,区块链还没有其他规模化应用?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区块链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的优点和弱点。它的弱点就是,在链上节点很多、交易很频繁的情况下,效率很低,成本也高。要积极推动区块链的应用,但不要泛化、绝对化,更不能神化。我不认为区块链会颠覆金融机构的IT架构。
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背后有两方面的重要因素,一是传统金融机构为适应改革和创新的要求,需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二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管理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
中心化是必然趋势 需认真研究无中心的优势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区块链?您比较看好它在哪些领域的应用?
陈静:中本聪在十年前推出比特币,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区块链,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
区块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去中心化、去信用中介,以及透明和难以篡改等。
信息应用系统处理架构的中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不是落后的代表。现在我们的信息处理系统,绝大部分都是中心化的。
中心化是必然趋势。比如中央银行的诞生,之前银行的资金结算都是点对点的,效率非常低。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是高度中心化的。进行统一跨行清算后,大大提高了资金清算和运营的效率。再如,互联网的演进历程。出于国防需要(在战争环境下,通信不能中断),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TCP/IP协议(互联网)最开始也完全是点对点的,是没有中心的。但用户量扩大之后,发现点对点非常麻烦,不方便。采用了域名服务器,而域名服务器是高度集中化的,大多集中在美国。类似的案例非常多,历史证明,中心化演进是规律。
在当前中心化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一定会有一些场合,在“去中心、去信用中介”的情况下,反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尤其在一些涉及面不宽、参与节点不多、交易频率不高,同时又缺乏便捷的中心化处理机制的场景中,区块链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我们关注去中心化应用场景,是有意义的。具体来看,一部分跨境支付业务和供应链金融有可能就是不错的应用场景。还有无抵押贷款、信用证管理等等一些领域都值得尝试。
但绝对不能就此把区块链泛化、绝对化、甚至神化。认为区块链是“一场革命”,我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区块链“要颠覆传统金融IT架构”,我更不同意。这都是不了解金融情况。
前几年互联网金融火爆的时候,有人把P2P吹上了天。认为众筹是现代金融的发展方向等等。这些提法不是很科学。目前区块链领域尚未出现规模化的应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就只有比特币了。
为什么区块链没有其他规模化应用呢?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我认为,区块链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的优点和弱点。它的弱点就是,在链上节点很多、交易很频繁的情况下,效率很低,成本也高。中国是一个创新加速、发展迅猛的大国,但也出现了一些浮躁、急功近利、不实事求是的情况。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不要赶风潮。
央行征信系统估计不会采用区块链 疫苗问题无法单靠技术解决
金融界:您之前曾主持开发了央行征信系统,您认为是否可以考虑采用区块链技术?有人还说区块链可以解决疫苗安全问题,您认同吗?
陈静:央行针对企业的征信系统叫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企业的信用数据库,这是对公的。后又开发了对私(对个人)的一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信用综合数据库。目前这个信用综合数据库有几千万企业和超过六亿个人的信用数据。
当时(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没有区块链。即便是今天来建设这个系统,估计也不会用区块链技术。道理很简单,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几千万企业和六亿人都在链内,有什么必要把一个人的信用数据发给另外六亿人?六亿个网点都要建立庞大的处理和存储的架构,去处理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另外六亿个网点的信息?仅仅就是为了取消处理中心?这样科学、合理吗?所以我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块链技术是很笨的。
现在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存在炒作的现象,甚至认为区块链技术几乎是万能的。比如:靠区块链技术去解决疫苗作假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区块链技术即使保证了信息的可追溯,但是不能保证上链信息本身的真实性,怎么能防止作弊?这是区块链应用必须注意的重大痛点。
退一步说,如果考虑区块链技术本身不能解决上链信息真实性,但可以解决信息源的可追溯性,同样也会有问题。比如,区块链分布式账本链上信息传送到所有的网点是低成本的,要修改一个数据需要改动51%的网点才能成功,故数据不可更改。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发布信息到100%的网点都很容易且成本低,而改掉51%是很困难的。从宏观上来讲这是矛盾的。凭什么说,发到100%网点成本很低,而黑客来改51%的网点是很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呢?
诚信和信用是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运行最重要的社会基础。诚信和信用的建立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绝非是几个技术能解决的问题!这跟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律、发展程度都有关系。现在如果认为应用了某项技术,信用和诚信问题就解决了,这是很天真的,也是不可能的。
热度不减有两方面原因 四点总结区块链应用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区块链热度不减的情况?
陈静:区块链现在为什么会那么火,有两方面的原因,这和跟社会环境有关。目前万众创新,急于加快发展,追逐“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逐利使人浮躁。区块链新技术一出现,容易出现被吹上天的现象。
另外一个原因,和目前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关。一些从国外回来做区块链创业的专业人员讲,因为区块链受到重视,不举这个旗帜就拿不到天使投资和风投。现实中,一些投资人,因专业性限制,对区块链并不熟悉。
我总结了四点:
一是区块链技术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落地难、规模化应用难,技术本身制约了产业发展进程,我们从事金融区块链创新,需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二是要重视关键技术和行业标准的跟踪研究和制定,努力实现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自主可控。三是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联盟的优势,寻找共同的多边应用场景,集中优势兵力,大力开展协同创新,争取早日取得规模性应用的突破。四是要注意防范新技术、新应用,当然包括区块链的应用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要与监管机构保持持续的沟通,确保区块链应用创新既符合市场需要,也符合监管合规的要求。
“官办”金融科技公司参与竞争 市场不必过分担忧
金融界:央行这类官方金融机构自己成立了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市场化企业对这类“官办”科技公司颇有微词,认为属于不正当竞争。您怎么看?
陈静:在九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法》出来以后,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都纷纷与自身成立的科技公司脱钩。因为商业银行不能办企业实体。自此很长时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都没有自己的科技公司。
但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纷纷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些公司为何要成立?市场上有这么多金融科技公司,它们存在的必要性何在?业务范围又是哪些?
这背后有两方面的重要因素,一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崛起冲击传统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为适应改革和创新的要求,需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二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管理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
第一点讲的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例如第三方支付清算机构和BAT(百度、腾讯、阿里)旗下的相关金融科技公司。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人的支付体验;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机制大大便利了网上信贷服务,手机一键下单就可以即刻进行信贷融资,没有繁杂的审批手续。基于科技的新型金融服务正在不断融入传统金融市场。
这对于银行而言,既是一种正向激励,也是一种竞争压力。消费者对传统金融服务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都纷纷提出了加快改革,加快创新,包括要加快发展金融科技。
但是,银行负责金融科技研发管理的职能部门是一个内设机构,不完全适应发展要求。纵使银行待遇比一般企业高,依然不行,连人民银行都留不住人才,这个矛盾非常尖锐。骨干人员纷纷流向银行外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包括腾讯、阿里、蚂蚁金服,以及百度等等。
银行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迫在眉睫,移动银行、移动支付服务上线刻不容缓。怎样进一步调动科技部门积极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传统金融机构要发展,但激励机制又留不住人才,所以必须变革管理体制。
银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向监管部门进行了相关汇报,之后决定成立商业银行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解决银行自己的信息化、互联网化、移动化和智能化工作,同时也不排除为金融行业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
这确实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这种金融科技公司属于银行,熟悉业务,又积聚了庞大的科技力量,还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这让市场上的金融科技公司感到了压力。
我认为不要紧,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竞争促进进步,垄断只会保护落后。当然,这个竞争一定要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良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二者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开发团队,没有谁可以包打天下。工商银行很多项目都是与国内外的IT公司合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难度都不小,发展还快,面又很宽,机会很多。
另外,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更了解自家业务。但外部成长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在厮杀中会积累更多经验,更能把握应用要点。一句话,良性竞争一定会促进社会进步,促进金融信息化发展。
当然,银行“官办”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无需无限发展,一定要更多聚焦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强化自身特色领域。社会上的金融科技公司也要努力学习银行业务。我相信,这种机制上的完善,会有效的促进中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过不了几年,就能见到效果。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