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点绿成金 银行业开启绿色金融发展新纪元

    陆宇航 来源:新浪 2018-07-31 10:17:50 银行业 江湖
    陆宇航     来源:新浪     2018-07-31 10:17:50
    江湖

    核心提示“预计随着银行业绿色信贷资产的不断增长,未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加入到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行列,该业务将成为银行的常态化业务。”

      从第一个绿色信贷产品——能效融资产品到今天百花齐放的绿色金融市场,从国内第一家赤道银行的诞生到今天绿色理念在银行业的遍地开花,作为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催生的必然产物,我国的绿色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从最初的概念关注、小众参与、浅尝辄止,到后来的主动融合、全面参与,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一路走来,栉风沐雨,在国家政策的强力牵引及金融机构的自主探索与实践下,绿色金融业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磅礴画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原银监会今年2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按照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确定的环境效益测算规则,截至2017年6月末,银行业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91亿吨。相当于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336年。在取得良好环境效益的同时,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不良率仅为0.37%,比各项贷款不良率低1.32%,资产质量整体较好。

      “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每年需要投入至少2万亿元至4万亿元人民币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5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18可持续性年会”上指出。

      无论是潜力巨大的市场,还是政策导向的不断加码,都给银行业提供了在绿色金融领域施展拳脚的绝佳契机。在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的进程中,银行业摩拳擦掌,以探索的姿态在绿色金融领域继续耕耘。

      绿色理念落地生根

      2008年10月31日,对于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当日,兴业银行(15.310, -0.14, -0.91%)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在绿色发展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彼时,赤道银行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标志着中国银行(3.590, -0.01, -0.28%)业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从长远角度而言,这必将为银行带来良好的商业效应。”时任国际金融公司(IFC)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拉尔斯·特内尔在当时如此评价。

      果不其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14730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14869亿元,融资余额达7222亿元。同时,该行绿色信贷不良率仅为0.29%。此外,对于绿色理念的坚持,也让该行开创了绿色信贷产品、绿色信用卡、绿色金融债、绿色金融业务专业支持系统等多个业内之首。

      “我们按照赤道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利用这一国际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先进风险管理工具筛选优质项目,同时帮助客户有效识别、防范和管理项目可能涉及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观,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商业模式才是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兴业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也渐渐成为更多同业的共识。去年,江苏银行(6.340, -0.01, -0.16%)宣布加入赤道银行行列;今年2月份,湖州银行申请在项目融资中采纳赤道原则。未来,随着绿色金融实践的进一步深入,采纳诸如赤道原则的国际绿色准则将成为更多银行的选择。

      随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确立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的绿色金融由一个行业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的2016年,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一年。当年,中国首次把绿色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当年举行的G20杭州峰会上,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更是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议程,并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也是在这一年,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

      在完善了绿色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和顶层设计之后,央行等七部委于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旨在以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部分试点进行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借鉴。

      绿色金融高歌猛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初夏,武汉园博园内的荷花开得正好。除了具有各种花卉绿植构成的经典园林艺术以外,园区还展示着长江流域文明成就、武汉三镇特色园林艺术及大武汉现代城市文化等人文景观。承办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后,市民和游客依旧纷至沓来,领略江城美景。

      不止于此,从湖边远眺,一栋栋规格齐整的安居房和还建楼尽收眼底。园博园的改造,大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这里200多公顷的园区,之前有四分之一是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曾消纳约100万吨生活垃圾,封场8年,一度成为当地的巨大污染源。而且,连接金银湖的银湖水质是劣五类。”园博园投资建设主体——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

      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银行业绿色金融的全力支持。“从2015年开展合作以来,我行一直与武汉园发公司保持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总行也给予了绿色金融专项贷款规模支持。”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武汉园博园的改造项目,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党的十九大15次提到“绿色”、43次提到“生态”,并史无前例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千年大计”以后,绿色金融又赢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绿色金融从多方面呼应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首先,通过各类绿色金融工具与相关政策,绿色金融将从资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解决绿色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并抑制污染性投资,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与绿色技术革新的同时,助力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发展任务。其次,绿色金融体系将有效推动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投融资机制改革,并为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提供金融服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罗谭晓思分析说。

      事实上,一直以来,银行业都紧跟国家政策部署,积极布局绿色金融。2006年,建行制定《大中型客户授信审批五项基本原则》,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环保一票否决”的信贷审批制度。工行则在2007年表示,已正式将严格坚持信贷环保合规、全面建设绿色信贷银行作为一项长期经营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一家绿色信贷模范银行。

      2013年, 29家主要银行签署了《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表示将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投入。经过多年耕耘,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规模从2013年末的5.20万亿元增加至2017年6月末的8.22万亿元。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绿色信贷相关数据的节节攀升,与政策层面的支持紧密相关。早在1995年,央行和环保总局分别发布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环保工作通知》《关于运用绿色信贷促进环保工作的通知》。

      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之后,中国绿色信贷体系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2012年,原银监会印发了《绿色信贷指引》,成为绿色信贷体系的纲领性文件。2013年,原银监会相继下发了《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和《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又在翌年进一步印发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

      近日,央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并制定了《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根据方案,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将在每季度开展一次,并将被纳入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考核。可以预见,这将为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绿色探索持续推进

      “在现有的国际合作基础上,应加强绿色标准、绿色评级、绿色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分享、传播,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周小川在“2018可持续性年会”上表示。

      “随着环境风险对宏观经济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远,重新考虑融资项目以及金融资产面临的环境风险,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遗憾的是,现有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中,没有对环境风险给予明确、专门的关注和考虑。”兴业研究认为,在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可以考虑推动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调整,适当调低绿色金融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这对于扩大全球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吸引力,都将带来直接的影响,也将提升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加强国际合作,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一大重要推力。当前,绿色债券的海外发行,是该领域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汇丰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该行与工行、农行、中行等中资银行均有密切合作。今年6月,该行为工行发行了折合15.8亿美元的双币种美元和欧元绿色债券,这也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债券中规模最大的绿色债券。资金将用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的清洁交通、陆上可再生能源和海上风能等绿色项目。

      绿色债券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原银监会发布《能效信贷指引》、央行发布《绿色金融债券公告》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之后,央行和证监会在去年12月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对机构资质、业务承接、业务实施、报告出具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绿色债券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规模。兴业研究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国内市场绿色债券(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4333.7亿元,其中当年新增发行规模2274.3亿元,同比增长9.4%,全球占比超过30%。

      不过,绿色金融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绿色债券。“国内的绿色金融产品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绿色债券方面。其实,还有许多种类的绿色金融产品有待开发。”黄碧娟表示。

      可喜的是,银行系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日益多样化。日前,银行系首单绿色清洁能源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农行旗下的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河北分行与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公司在石家庄签署《债转股战略投资暨全面合作协议》以及与6家新能源企业签署增资协议,通过设立债转股基金和发股还债方式,实施金额为10.3亿元的债转股战略投资。

      在绿色国际转贷产品方面,华夏银行在2016年成功申请世界银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转贷项目,作为国内唯一合作银行与世界银行共同提供资金,为京津冀区域能效、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控领域提供项目融资,预计总投资额超方面100亿元人民币。此外,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方面,兴业银行先后于2014年和2016年发行了两期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去年12月,农行发行了首期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预计随着银行业绿色信贷资产的不断增长,未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加入到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行列,该业务将成为银行的常态化业务。”IFC项目官员钱立华表示。

    责任编辑:松崎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