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断直连”或延期至8月底:巨头们的尴尬和中小支付机构的迷惘

    李意安 来源:十字财经 2018-07-02 09:51:49 断直连 第三方支付 网络支付
    李意安     来源:十字财经     2018-07-02 09:51:49

    核心提示多位支付机构高层对十字财经表示,其与监管层沟通获悉,关于“断直连”的实际截点,内部已达成共识,将延至8月底。

    “断直连”或延期至8月底:巨头们的尴尬和中小支付机构的迷惘

      “630”平静地过去了。

      关于“断直连”的进展,央行的公告发布栏未置一词。而包括银联、网联在内的两大清算组织、微信支付支付宝两大巨头和所有中小支付机构也都选择了集体沉默。

      多位支付机构高层对十字财经表示,其与监管层沟通获悉,关于“断直连”的实际截点,内部已达成共识,将延至8月底。

      201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了《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文),文件规定:到2018年6月30日之后,支付机构所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需要通过网联平台处理。“630”因此成为所谓的“断直连”大限。

      所谓“断直连”,在眼下两联与两大巨头探索的合作模式中,清算链路是“收单机构-银联/网联-A/T-银联/网联-发卡行”。”,由此可见, 分为发卡侧和收单侧。

      而十字财经从接近央行支付司人士处获悉,从眼下断直连的角度来讲,针对支付宝/微信支付(下文简称A/T)两侧的改造进度均不理想,而除此以外,包括手机QQ、京东支付、翼支付、京东支付在内的中小支付收单侧改造也几无进展。

      一第三方支付副总裁向十字财经分析称:“一方面,对许多支付机构而言,‘断直连’多属半推半就,本来配合监管的主动性就不强,到最后关口也依然存在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另一方面,央行的监管逻辑虽然很合理,但具体落地到实操层面确有大大小小的现实瓶颈,比如在‘断直连’时间截点内两联的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支撑,时间设置是否合理等。”

      1、支付巨头的尴尬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十字财经:“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条码支付笔数均为10亿+/日,其中红包、转账、面对面收款有6-7亿笔/日,此外3-4亿笔/日为其内部定义的'商业支付',也就是这次‘断直连’所要规范的主要方面,此间线上、线下占比大约是1:2。”

      该人士进一步透露称,发卡侧来看,两大巨头各切日均5000万笔的量,在AT总量中占比不到30%;收单侧,微信支付在银联在2500-3000万笔/日,网联为80-120万笔/日,切量规模是由下游机构自主选择,但眼下的切量规模在微信支付的整体交易规模中远未占到主流。而支付宝,至今与两联的合作模式尚未落定。

      “发卡侧5000万笔的量,也许对两大巨头来讲,比例不算高,其实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已经不算少。但由于自身巨大的业务体量,两大巨头在系统要求方面确实高于一般中小支付机构。银联可能在系统建设方面是强一些,但银联选择了‘认怂’,让网联先行一步,网联的稳定性和强韧程度又不一定过得了A/T的检验,这是现在断直连卡壳的一个重要原因。”该人士分析称,“断直连之后,两大巨头内部的管理格局和利益分配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最直观的,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客资部人员是否会面临遣散或调岗的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也成为了‘断直连’落地的阻障。”

      由此可见,其实无论发卡还是收单侧,巨头们的断直连进度都十分尴尬。

      而能够看到的是, A/T已经在战略上在进行一些主动调整。

      去年以来,A/T开始发力构建面对面收钱(收款码)的直连网络,即A/T自发码自收单,与银行“本代本”的模式类似,以转账形式替代消费。据了解,A/T该模式的收单量目前均已超过1.5亿笔/日。而其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从原本间联的银行、非金的商户迁移过来的商户。

      2、中小支付机构的迷惘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手机QQ、京东支付、翼支付、京东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也未见接入相应的清算组织的公告。

      “其实这些支付机构表现出的态度还是十分配合的,但是网联在收单侧的工作人员不过十来个,服务能力存在现实瓶颈。”上述接近监管人士告诉十字财经。

      而除此以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央行、银联还是网联都将“断直连”的重点都放在了A/T的无卡快捷上,大量中小支付机构的需求并未被覆盖到。

      从网联此前发布的公开信息可以看到,截至2018年4月,在协议支付开发方面,115家支付机构中有107家完成了生产验证,没有未开发的机构;付款的开发方面,21家已完成生产验证,没有未开发的机构;但多数机构集中在“联调测试”、“验证准备”、“生产验证”环节。

      接近网联人士亦确认,目前为止网联确实没有成型的产品通道:“网联的协议支付清算则基本都由 A/T所贡献。‘商业委托支付’实则就是以前的代扣业务(详见下图),但并有无产品方案;b2b、b2c网银网关开发也进展无几。”

    “断直连”或延期至8月底:巨头们的尴尬和中小支付机构的迷惘

      而接近银联方面人士亦坦言称,银联在代扣、网银网关等业务上沿用的还是原有老通道,而上游发卡行尤其是五大行方面在不断施压关闭这些代扣通道。

      今年1月,银联对标网联在“协议支付(无卡快捷)”上的系统升级了自己的无卡平台,“银联全渠道”升级为“银联新无卡平台”。然而,银联未签A/T,由于大多数中小支付机构都没有钱包账户体系,其无卡快捷的支付清算规模也非常低。

      “发卡侧而言,无卡快捷业务,银联没有与支付宝、财付通合作,而接了代扣一些小的非金支付机构,日均大约是300万笔左右的规模。” 上述接近银联人士表示。

      然而,对中小支付机构而言,代扣等业务需求依然是刚需。

      “客观而言,代扣此前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污名化,跟中小非金机构对代扣通道的套用冒用有很大关系,一些风险事件推动了监管部门对代扣江湖的整肃。但泥沙俱下之后的矫枉过正也给行业带了了新的困境。如基金销售,理财和保险、信用卡还款等一些正常的场景,现在这种代扣本来合规运用场景,面临挑战。以前的笔数计价改为费率计价必然就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和客户的流失。因此,这一轮断直连下来,中小非金机构的业务拓展能力将受到极大影响。”一股份制银行交易银行部人士分析称,“而对银行来讲,大行对代扣的通道并不十分友好。一方面,此前许多大行存款被中小银行、基金公司的高收益理财“搬了家”,代扣业务关闭则为存款搬家设置了屏障,另一方面,眼下商业银行也想通过‘代扣场景无卡快捷化’来提高发卡行的收益。”

      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将其生存现状描述为“夹缝中秋生存”:“我们体量不大也没有特别强势的股东背景,谁也不敢得罪。反正现在响应‘断直连’节奏,该断的都断了。现在网联要求接接口就接,要求送信息就送着,不得罪网联。但网联实现不了的业务,正常该跑银联就跑银联。”

      “中小支付机构的业务规模上和整体市场份额确实不如两大巨头。但从机构数量上来说,这些中小非金机构占到了持牌机构的绝大多数。在公平性上确实有失公允但也有现实的无奈之处。”上述接近监管人士称。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