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重塑交易新时代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

    罗勇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8-03-28 19:36:30 交易金融 罗勇
    罗勇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8-03-28 19:36:30

    核心提示我国商业银行对公金融的主流服务模式,已开始逐步向面向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转变,同时,平台金融、场景金融等诸多新理念的产生,驱动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进一步转型。

    交易金融的时代背景与内涵

    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和经济产出的日益丰富,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物理限制,交易效率的相对滞后明显制约了社会运转总效率的进一步升级。数字文明下的互联网浪潮及数字技术应用使得新经济、新金融成为提升社会发展效率的有力抓手,尤其是这两年平台经济、平台金融的兴起,平台的便利性、高效性、低成本推动了交易的大幅提速,交易效率和生产效率相互促进逐渐成为一个趋势性的事实,同时也推动平台交易背后新金融格局的形成,新型交易金融服务促进银行业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和经营业态。

    交易新模式驱动创新金融模式

    随着专业化平台的发展,平台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基础设施,至此交易时代已来临。伴随着数字化、互联网化的冲击,新需求、新变革、新技术层出不穷,整个商业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推动了新一轮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公金融的主流服务模式,已从传统的存贷汇模式,发展到面向集团企业的现金管理模式,进而到面向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然而这些模式至今尚未彻底帮助国内商业银行实现发展转型,反而互联网企业、平台化企业正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自金融/类金融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驱动了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极大地改变了金融服务的供给模式。互联网金融、共享金融、平台金融、场景金融等诸多新理念的产生,驱动了商业银行走向“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的转型之路。

    金融科技和平台效应,已经成为银行业不可忽视的话题,国外领先银行可以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和借力金融科技创新,而国内的商业银行则是与各金融科技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共建“金融+科技”的生态。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与京东金融、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金融、中国银行与腾讯金融、中国建设银行与蚂蚁金服的合作,等等。

    以交易为中心的交易金融服务

    交易是金融的本源,这对充分认识交易金融有着重要意义。交易金融不光是回归交易本源,也内含丰富的金融创新,也是开拓现代交易金融的需要。现代交易金融是市场经济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通过货币结算、货币借贷以保障资金周转、货币流通,进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可以在交易结算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易的信息沉淀、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以及延伸服务等,开拓、挖掘与提高交易价值,进而为市场实体以及社会经济提供切实可靠的交易大数据,以防范风险、推动创新,为加速整个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交易金融本质是通过企业平台、电商平台、产业链平台、金融科技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之间的协同和实时、动态地互联互通,以及科技的支撑,使得包括交易数据、业务数据等在内的“交易大数据”等产生乘数效应,从而构建以“账户+支付+融资”为基础,以“交易+数据+场景”为核心,以“资金+资产+撮合”为方向的新型产融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交易金融不仅是回归金融的本源,也是新经济、新科技环境下的新金融,即平台金融、轻资产金融、链式金融。

    从具体的业务应用层面来说,首先,围绕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化,在不同客户的采购、交易、销售等环节中寻找服务节点,构建新的产品服务体系和新的获客模式,与对应的服务平台进行连接。其次,围绕交易全过程,在资金和资产端构建一个通路,运用轻资产化的运营模式或者平台资金和资金的撮合模式。最后,在客无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直销与移动端的布局实现资金和资产的流通。以轻型、便捷的运营机制构建一种交易撮合的形态,实现资产的闭环运营,进一步提升资本运营效益。同时,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目标客户,灵活调整各项金融服务和产品定价,提升产品定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构建面向未来的交易金融模式

    交易金融的构建逻辑:“资金+资产+撮合”

    平台经济的崛起,促进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化,无论是消费、产业,还是日常生活的政务服务,都急剧生成了关键的平台节点和业务机会。这促使银行开始关注交易平台型公司、核心企业的金融公司、物流公司等,新的商业模式逐渐产生。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从单一化、产品化供给向多元化、场景化供给转型,以“贸易融资+网络融资+现金管理”的交易银行向“账户支付+场景金融+金融科技”的交易金融发展。

    在交易金融模式中,应以“账户+支付+融资”为基础,打造闭环交易体系,构建新金融的基础设施。具体细分为四个阶段:围绕“订单+支付”实现支付的聚合和升级,打造“生意+支付”1.0模式,也即最早的淘宝模式;2.0模式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熟人圈进行展开,同时出现了多种支付结算模式;3.0模式不仅仅是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还融入了物流、仓储、保险等相关第三方机构,是基于整个行业链条上的支付环节,并且打通了整个产业链条;4.0模式则是通过产业中供应链平台的聚合,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支付工具、客户账户、支付通道的聚合和升级。在构建金融基础设施过程中,统一、协同的交易账户体系是打造“生意+支付”平台体系的前提,其为金融服务嵌入交易过程或消费场景提供了可能,实现客户服务的无感化。此外,在融资服务创新方面,可基于“行业大数据+多节点赋能+闭环交易体系”构建“产业+金融”的新型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交易金融的实施路径,以“交易+数据+场景”为核心,构建产融结合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产业互联网的进阶分为三种不同模式予以搭建:一是在产业链上尚未形成聚合的专业化平台,在各个关键节点仍以企业的形式存在。对于这样的产业链,以商业银行为主,通过自建、并购、投资打通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由商业银行来搭建入驻式产业链金融平台,覆盖全场景,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入驻参与。二是对于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已出现专业化平台,但未向金融领域进一步延伸,或因监管要求,无法向金融领域延伸,比如某些政府的采购或招投标平台,或者某些核心企业的平台,应以平台为主,银行与平台直连,输出金融服务能力,构建产业链上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相互嵌入模式。三是对于在整个产业链上已形成了“巨无霸”(具有垄断地位)的平台,并已延伸至金融领域,基于这样已形成生态圈的产业链,银行最佳的方式是通过ABS或轻资产撮合的模式,成为平台的资金供给者和培育者。

    交易金融的轻资产运作模式,以“资金+资产+撮合”为演进方向,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新金融生态体系。随着产业链的不断进化,新型产业链金融能够有效实现价值流动的闭合化、交易活动的信息化、金融服务的自偿化、运营管理的垂直化和风险经营的结构化,这为提供资金和资产的撮合平台夯实了基础,也为聚合多样化的金融供给带来了便利。具体可从以下四种模式加以推进:一是凭借混业经营优势,通过自身业务的互联网化转型,聚焦实体产业链,构建网络融资撮合平台并激发网络效应,探索轻资产转型路径,即金融撮合1.0。二是通过推动交易资产证券化发展,实现非标资产标准化,吸引资金方和资产方参与交易,拓展轻资产运营空间,打造闭环金融服务体系,即金融撮合2.0。三是通过整合自身金融服务能力,为产业巨头的闭环体系提供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进而提升平台的服务聚合能力,完善撮合平台的金融服务链,即金融撮合3.0。四是投资或收购尚处在创业期且成长空间大的科创型企业或产业平台,通过创新科技支撑方式,快速掌握产业链关键节点和核心技术,即金融撮合4.0。

    交易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与模式创新

    在消费互联网化、产业互联网化和政务互联网化的时代,行业化、垂直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演进路径越来越清晰,商业银行需具备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金融生态的构建能力和金融技术的运用能力这三大核心竞争力,以构建交易金融的轻资产运作模式。而交易金融则让商业银行在获客模式、服务模式和产品模式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首先,获客模式的创新。银行不再是以柜面和网银等这些一对一、点对点的单点获客(客户黏性不高,服务数量有限),而是利用生态链(竖向)、产业链(横向)实现批量获客、平台获客,不仅依托平台实现客户数量的几何式增长,还降低了获客成本。

    其次,服务模式的创新。银行的服务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点对点、聚焦单一客户的形式,而是在企业要价更精准、银行盈利要求更高的前提下,围绕优秀企业的上下游,以服务客户的客户为宗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增值金融服务。

    最后,产品模式的创新。利用金融科技将金融产品嵌入各类行业应用场景,全面实行金融产品的电商发展战略,在无形中将产品推介给用户,实现产品的无感知化,让客户在消费、交易等过程中无感知地享受了金融服务,以金融服务的场景化增强客户黏性。

    从产品架构设计层面而言,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金融可以从网络支付、线上理财、消费金融、产业金融、网贷资产标准化五个维度来打造产品体系,全面覆盖存贷汇投业务,全方位满足客户对线上金融服务的需求。第一,提供结算账户和电子账户服务,以支付为基础,连接客户;第二,提供线上理财和投资交易服务,以理财为手段,获取客户;第三,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决策基础提供网络化融资,将消费金融作为争夺客户的基础;第四,为产业链集群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以产业金融为抓手,融入客户;第五,构建互联网投融资撮合业务链,打造撮合客户交易的轻资产模式。

    交易金融融合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

    跨界融合共建“金融+科技”生态

    当前,在平台金融、共享金融以及场景金融等各种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和服务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跨界发展成为交易金融时代的主旋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非银行机构,如互联网企业、专业化平台和金融科技公司逐渐依托自身的行业整合能力、强大的现金流及对产业链的把控,探索新型的产融结合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嵌入金融服务,即所谓的“自金融”模式。如京东、海尔等公司开始深耕供应链金融领域,从银行的重点核心客户,摇身一变成为银行的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与银行争夺优质客户。

    近年来,金融科技和平台效应逐渐显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倒逼银行进行转型与创新,利用平台、互联网、科技的优势,将自身金融服务的长处与互联网企业、专业化平台和金融科技公司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无感化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纷纷开启与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合作之路,共建“金融+科技”生态,这是当下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此外,商业银行还会通过收购、投资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和借力金融科技,以实现金融服务的升级,这不仅体现了用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升级,更加强调金融服务的自主性。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升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条件,使银行的技术升级能够更好地与用户的需求升级相匹配,更加促进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

    金融科技是交易金融创新的驱动力量

    交易金融将成为新型金融业态,而该新金融业态能够顺利实现离不开科技技术的支撑,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数据,甚至人工智能(AI)等都是成功实现交易金融这个轻资产平台的技术驱动因素。如何运用好这类金融科技技术以发挥交易金融自身聚合、赋能、综合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交易金融的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从协同账户体系的搭建,到聚合支付的实现,再到清结算模式的升级,最后到交易大数据的整合,无不彰显出新型科技手段对于构筑交易金融的基础架构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其次,从资产生成的视角来分析基于大数据整合项下的资产平台构建,利用金融科技打造网络融资平台和标准化资产平台,实现从以资产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满足新经济下新金融业态的转变和升级。

    再者,风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风控能力,实现智能风控模式的不断演进:从智能风控1.0时代的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到智能风控2.0时代的“主体+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再到智能风控3.0时代基于垂直产业链的闭环智能风控体系,改变传统的风控模式,增强平台风险识别的实时性、精准性和全面性。这也是商业银行未来风控发展的主要趋势。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具体运营和发展推动了金融基础架构的升级,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交易速度;为支付结算带来深刻的变革,保证支付的高效性、安全性、隐私性以及可监管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系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原载《中国金融》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