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区块链技术”正在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部分

    来源:新浪财经 2017-07-04 09:30:27 区块链 金融科技
         来源:新浪财经     2017-07-04 09:30:27

    核心提示区块链技术具有颠覆和克服所有技术界限的潜力。这种技术所固有的特性使其在那些数据管理极其重要的行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

      加密货币和资产的底层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方面正在使人们重新思考然后实施新的在线价值创造和交换方式。几乎每个行业在数据管理方面都正在遇到某种形式的干扰。

    “区块链技术”正在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部分

      区块链的一些特点已经在大多数技术过程中得到了应用

      包括:

      不变性

      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信息无法更改。因此,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的真实性完全不需要信任或额外的验证。

      安全性

      区块链不是中心化系统。实质上,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信息是由全球所有参与的计算机来保存和保护。

      因此,要想破坏区块链系统,黑客必须同时突破大部分参与的计算机。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工作。

      去中心化控制

      区块链允许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由于没有中心控制点,每个区块链的参与者都对其数据保有权力和控制权。

      交易的点对点性质使得各方能够以自己的条件直接进行交易。这消除了中间人或中介人的干扰。

      容量和速度

      与中心化服务器相比,在区块链上拥有大量计算机有助于为网络提供更多的功能和存储空间。这样可以提高交易和数据管理过程中的流程效率。

      目前,许多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因为区块链的解决方案不断被引入以增强其更有效的功能。其中一些行业包括:

      区块链银行转账即将开始?

      今年4月西班牙和墨西哥之间的即时资金转账。2016年7月,加拿大到德国的一笔瑞波区块链支付花费了20秒时间;9月,渣打银行的一笔跨境转账只用了10秒钟。

      值得注意的是,瑞波在去年9月还成立了一个名为“全球支付指导小组”的银行间区块链组织,其成员都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银行。这个工作小组的任务是创造且维护瑞波账本的规则。今年早些时候,日本最大的银行MUFG加入了这个工作小组,旨在通过这个区块链在2018年之前推动商业国际银行资金转账。

      本次区块链汇款试验被瑞波称为“首个通过其区块链完成的商业级汇款服务”。

      区块链是第二代网路技术。第一代网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讯息体系,并使人类进化资讯时代。与网路让媒体自由一样, 区块链正在使我们拥有自主权。人们正在通过加密货币支付体系和智能合约体系, 将我们的中心化金融和法律体系演变为去中心化的自主体系。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个共识主动性参与机制,使我们能够以完全分散和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大规模的系统合作。这种技术可以被视为超越政治和全球自主权的工具,其潜力能使大规模社区互动的自主体系取代独裁和代议民主制等各种中央权威体制。

      区块链无意中的“走红”,其实得益于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的比特币,经历过几番大起大落后,逐渐淡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使得支撑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有了展露自己的机会。

      “区块链的热度超过了比特币,是因为行业内人士发现,区块链技术能够改变金融系统的基础架构,作为一种共识的记账法,区块链可以大大简化金融公司的流程,并且能够减少人力和其他成本。”蔡维德列举了一个例子:

      “以一个银行的业务来说,每年世界的交易额是22万亿美金,如果该银行业务使用区块链,将节省不少费用。有银行认为将会省50%的费用,这或许是太过乐观的估计,但仅以节省10%为计算标准,那意味着节省了2.2万亿美金,这大于美国量化宽松投入的最高金额。这表示,不需要使用量化宽松,就将有大笔的资金流入经济实体。”

      保险管理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关于个人的健康状况、发生事故记录等信息可能会上传至区块链中,使保险公司在客户投保时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

      区块链的共享透明特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还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而其历史可追踪的特点,则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金融审计

      由于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因而可有效解决审计行业在交易取证、追踪、关联、回溯等方面的难点和痛点。(OKLink区块链)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