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首付贷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 一定会被拍死

    江南愤青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6-03-18 15:26:16 首付贷 江南愤青
    江南愤青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6-03-18 15:26:16

    核心提示在央行明确给首付贷定性的前两天,我在朋友圈说了一段话说,大概的意思就是首付贷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一定会被拍死。

     

      在央行明确给首付贷定性的前两天,我在朋友圈说了一段话说,大概的意思就是首付贷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一定会被拍死。

      然后就不少人来骂我不了解清楚,然后说首付贷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果没有首付贷,他们就永远买不起房子了,因为房价又涨了,然后说传统金融机构会消亡就是因为一点都不人性化。我这几年碰到很多这样的人,从当年余额宝开始一直到现在,无数人总是会用他们的亲身案例来告诉我很多事情的合理性,说实话,我都相信他们说的是很有道理的,非常有道理的,例如有个小企业跟我说,他是做红木家具的,每年业务很稳定,利润都有一两百万一年,但是银行从来不给他发放贷款,所以他觉得传统金融机构不作为,活该被搞死。

      这种案例特别多,怎么看呢?我觉得分成两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个案和普遍性案例的问题,我个人感觉从个体来看,永远都有这样那样的特殊情况的存在,使得很多个案都存在很大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个案有多少,能否被规模化,这个就很难说了,从整个市场的逻辑来看,其实我们很难认为个案能代表普遍性案例,其实这个世界上能被单独拿出来举例的很多东西,都不代表普遍性,基本上就意味着他是孤立的事件,因为普遍性案例往往成为了共识,从而压根不需要被举例才能被说明,我们小时候读书说中国人不食嗟来之食有骨气,然后举了个例子,其实恰恰证明这样的人很少,所以才能被举例,这种特定的针对性很强的例子,往往是反例,我们说人性之美的时候,举例谁谁谁做好事情不留名,其实恰恰说明的是这种人很少,更多的其实是不会这么做事情的,有一次某省开会举例说自己省里一直有良好的信用基础,举例了某地市一个渔民二十年捕鱼还债说让人很感动,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种案例其实因为少,所以你才记忆深刻,然后能被举例,他一定不是普遍存在的。

      看一个社会风气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现在很多微博动辄就说什么地区发生了一个孩子跳楼的事件,就说教育出问题,怎么怎么不好,其实这年头,好事情稀松平常,谁也不会说,只有坏事情,才会被认为有传播价值从而放大,恰恰说明的是这种事情并不是普遍案例,没有必要刻意放大。所以,作为一个学术讨论层面的时候,讨论个案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讨论的是普遍性案例。有人运气好,买彩票也能买成亿万富翁,但是你能把这样的案例归纳成人人买彩票去赚大钱么?这种个案肯定要被屏蔽。否则没办法讨论问题,所以我在碰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去考虑这种事情是不是孤立事件,有否探讨的意义,当然这里说的孤立并非是说一件两件的事情,而是从整个样本来看的占比到底有多大,是1%还是10%,还是30%。占比不同结论是不同的。

      另外,我们还要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还要放到更大的周期来看问题,市场的周期往往导致结果是不同的,同样的事情,在上行周期是对的,在下行周期则是错的,很多事情本身无对错,年代不同,结果不同,看问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来看,否则也没有讨论的意义,我们国家里很多傻逼专家,这点做的很不好,都喜欢脱离时代背景看问题,动辄指责这个,然后指责那个,这种事情特别多,次贷危机的时候,一堆人指责中国政府买了大量的美国债,还有两房的资产,然后就动辄让央行行长出来交代问题,说他们卖国,损害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是很典型无知的傻逼言论,包括后来说阿里不让自己人投资,要让日本人美国人投资等等,好多这样的事情,都是典型脱离时代背景看问题。如果无法把一个事物放到他所在的年代看问题,那么就压根不用跟他讨论问题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在上一篇文章说过的一个基本点,许多事情,要考虑个体和整体之间的矛盾,不能单一的看待个体问题,很多事单个看都是对的,但是整体看就是后患无穷,从金融角度来看,作为贷款人,个体肯定是希望贷款不要钱,最好是负利率,作为存款端,肯定是希望存款利息越高越好,最好一年翻一倍,所以,作为个体的利益诉求是无限的,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呢?索求无度,然后大家一起死。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典型的这个逻辑。

      文章最后我会贴一个章节,是我写次贷危机的三篇里面的一篇,看过的可以直接忽略,我只是用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很多个体看上去不错的事情,最后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尤其人其实骨子里都是非理性的,就像第一段里面说的,很多人跟我说,我明明可以买房子,只是流动性有点问题,为什么,凭什么,我就不能首付去贷,然后周转下买房子呢?逻辑是充分的有效的,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前提,万一你的判断失误呢?

      杠杆的存在其实是好东西,但是带来的结果为什么是很坏呢?那是因为人总是被非理性给引导,从而一个好东西带来了极大的坏处。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傻逼,但是恰恰这个世界上结果证明了,绝大部分人都是傻逼。我也在提醒我自己。不要做傻逼。我很少几乎不用杠杆,那是因为我不敢承担我万一判断错了,所带来的致命结果,世界上,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是越容易发生的,什么事情都必须最坏结果考虑。而不是最好的结果考虑。这个可以保证你不会一无所有。

      我们解释下杠杆为什么是好东西,但是为什么总是带来最坏的结果。杠杆,这个东西解释起来很容易,无非就是一个结构化安排吧,本来我拿自己的十万去放贷款,那么一年10%的收益,就是一年赚一万。如果你自己拿出个五万,然后再借个五万,给个5%的利息,那么最终结果就是五万赚了7500块钱。也就是收益率从10%变成了15%,如果你只拿出一万,剩余九万都是借来的,那么收益就是55%的收益率。杠杆的魅力出来了,年化10%的东西,通过杠杆能做出理论上收益无限的产品出来,再极端点,你就干脆一分钱不出,直接十万都是借的,那么就是你一分钱不掏,能赚五千块钱。收益是多少,无限。

      所以,杠杆的确是好东西,但是从金融史上来看,凡是用杠杆的其实基本上没有好下场的,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来自人性深处的贪婪和恐惧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确切说人性是所有投资里面最大的敌人,无论是一级市场投资还是二级市场投资,与其说跟对手博弈,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是跟自己博弈的过程,这个博弈最大的对手就是贪婪和恐惧,我最近看大空头这本书之后,还去翻了一些几个当事人的记录,印象特别的深的一段就是当所有的人都鄙视嘲笑诋毁保尔森这个做空者,当他神经病处理的时候,他能坚持自己的判断,顶住压力,甚至在投资人要求赎回的时候,他能写给投资人信说,为了保护你们的权益,我禁止你们赎回,这种时候,一定是跟人性深处的恐惧做了极为艰难的斗争的,没几个人能坚持,一定没几个人能坚持,如果说面对巨大亏损能抵挡住恐惧,那么面对盈利能抵挡住恐惧也是很难的事情。

      我身边有个很牛逼的朋友,其实很多人都说他是运气好,不小心投资了给唯品会四百万就赚了几十个亿,觉得都是运气,其实事实上是没几个人知道他肯定不是运气所带来的巨大盈利,因为他投资唯品会最早上市的时候,是流血上市的,当时唯品会上市价格才6.5美金,甚至跌破四美金,随后开始一路狂飙突进七十倍,也就是说,你单纯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唯品会的时候,你也至少有七十倍的收益,但是几个人面对这么高的浮动盈利,坚持不减持呢?许多人是做不到这点的,稍微赚钱了,就面对害怕失去盈利的风险,然后走人了。

      事实上,是没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做到坚定不动摇的。世界上最考验男人人性的东西,第一是钱,第二是权力,第三是美女,能抵御人性的人其实少之又少。许多成功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背后一定都是极为艰难复杂的面对人性考验的过程。关注我朋友圈的人肯定都知道我其实在三四月份股票价格在4000点左右,我就极度看空这个市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能支撑股价,当时是个人跟我都说突破万点,说的越多,我越悲观,我就开了空仓单位,但是市场突破五千点,不得不强行平仓,为什么,核心是因为恐惧,我知道自己是对的,但是却不能坚持,因为恐惧。在我平仓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市场大面积崩盘,如果我坚持再多个星期,不用三四天,就反手盈利很多,当然我也庆幸我在崩盘前平仓了,因为不用被叫去喝茶了。我做空的理由只是因为市场太疯狂,并没有任何对市场的恶意。

      这里面我强行平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恐惧不单是来自市场的暴涨,更大的程度恐惧是来自交易结构的设计,因为使用了杠杆,其实我们会发现,他在放大交易结构的时候,同时也是放大了恐惧和贪婪的人性,这个放大是很重要的特点。

      我们再回到杠杆本身来阐述一些问题,杠杆最好的交易特点是能放大你的盈利,但是他最大的缺点也是一样的,放大的你亏损,在刚性的债务里面,这种放大的是很明显的,你本来用十万块钱,去放贷款做股票,都亏了,也都是你自己的钱,是没有外债和负担的,但是你拿一万去放大九万,凑成十万的话,那么意味着一旦资金收不回来的时候你不但亏了你一万,顺带着你背负了九万的外债,你的压力就截然变得不同了,这个时候稍微风吹草动就会对你造成很大的情绪影响,其实我们这几年的投资基本上告诉我们越是小钱越是安全边际高的钱,其实越容易赚钱。现金会是最大的盈利性资产,一味的负债扩杠杆,其实最终盈利结果都不会太好,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背负压力情况下,技术动作都会变形。真正不在乎压力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就用房子和股票举一些普遍性例子,记住,这些都不是个案,是普遍性案例。

      一百万的资金,自己去买股票赚10%,那就是十万块钱,但是如果去借个三百万、四百万,那么去买股票,涨10%,那就是赚四十万,五十万,按照一百万本金大概收益就能用差不多40%以上,多好的事情啊,所以许多人都选择配资买股票,但是却忘记了一个重要点就是,一旦股票大跌,跌10个点,那么就是亏四五十万,总共一百万的资金,经不住两次暴跌的。这个就是杠杆的逻辑,所以去年股灾前一拨人用杠杆几十万赚到上千万,然后继续加杠杆,到最后的结果的确可能赚几个亿的钱,问题是一旦市场反转的时候,大概你辛苦赚来的钱,用不了几天可能就被摧毁,连着跌停四五个,你就没有了。一场过眼云烟而已,而且干干净净。

      房子就更容易理解了,你用三成的钱,买了全款的房子,其实简单的理解,房价大概稍微跌个20%,可能你就差不多这辈子都在为这套房子打工了,房子卖了还不够还你的按揭款的,你未来辛辛苦苦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仅仅只是在还一个比房价还高的贷款而已,你还不能选择卖房子,卖了房子,意味着你不但房子没有了,可能还凭白背一身负债。什么是首付贷呢?就是你要连首付的钱都要去贷款,然后买房子,这个时候,分几个情况,如果你只是调头周转,那或许还可以,尤其是最近很多人股票套牢,让他割肉把股票卖了,他舍不得,但是房价不断上涨不买又不行,于是先去贷款然后付了首付,然后买房子,这个时候,听上去其实是还不错的理由,也是还过的去的事情,但是问题是,如果你股票还是继续跌呢?房价同时又跌了呢?你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你算过最坏的情况么?千万别认为最坏的事情,不会发生,这个世界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你越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个逻辑我讲过很多次,越不容易发生的事情,其实越容易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压根无法回头。这个其实是有逻辑的,其实市场里绝大部分都认为某个可能不会发生的时候,都会让他们倾向于不去考虑这个结果,然后反倒会放大这方面的风险,当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不可能的事情,就被人为变得最有可能发生了。而且很容易发生。这个就是为什么从概率上来说,为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事情,总是让你遇到的原因,恰恰就是,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发生,最终逼迫人的行为都逼迫向相反方向运行,最终加剧不可能的发生。

      尤其结合前面说的,因为你扩了杠杆,其实情绪的波动压力更大,最终使得你的技术动作会变形,因为你是融资而来的资金,很容易击穿你的心里底线,这个时候,稍微跌一跌,你就心痛,惊慌失措,当市场判断跟你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会害怕,所以往往结果就是两个情况:要么就是风吹草动就砍仓,深怕亏没有了,要么就是死扛,杠杆是随时会终结的,你的死扛是需要成本的,而且你的融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当你的几十万上百万扔进去一天就没有的时候,你一定是失去理智的。最终发现的结果是什么呢?跟德州扑克里一样的,控制不了情绪,最终就是不计成本和结果的赌博,压根失去了判断力。

      这就是没有安全边际带来的进退失措,我们经常在讲一个道理,其实就是越安全性、流动性的资产其实更能赚钱,前段时间股市第四波大跌的时候,我发了个朋友圈说,如果这个时候,你是满仓,其实大多数人的心态已经很难守住,跌破了三千点,很多人基本上都会考虑适当砍点,为什么呢,怕再跌,仓位太重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空仓呢?完全可以进场了,为什么呢,因为的确足够便宜了,所以同样的点位,你的情况不一样,带来的行为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越有现金在手的人,你会发现可以选择的机会就越多,现在房价在涨,如果你有足够的现金,你去买一套也无可厚非,但是你没有现金呢,结果要去18%以上的利息去贷款买房子,最终结果是什么呢?看上去用足杠杆,其实还不如不用杠杆赚的多,这种案例其实在我过去几年投资生涯里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

      我们压根不用去很大的杠杆做投资,最后盈利会远大于你用杠杆,心态是一方面,机会也是一方面,市场上永远不是总是有机会的,在出现机会的时候,你有没有足够的流动性会很重要,我们经常到年底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因为杠杆用的很足,需要调头寸,成本基本上千分之三,四一天,时间也很短,这个时候你一年做个几次生意可能就超过人家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而且因为你资金安全度高,你机会也是很多的,我过去几年做投资里总是发现这样的机会,尤其今年我感觉机会也很明显,最近各地有司法拍卖,我也在看,很多一年前估价差不多几千万的资产,现在大概三四折都能拿下来,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没钱了,而你有钱,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收益率远远大于那些去做杠杆的人。我们自己做投资的,去年很多人高估值投资了很多项目,今年我们基本要求就是先砍一半估值再谈,否则见也不见了,为什么,别人没钱了,我有钱,我的收益率自然就要高过人家。抓的机会其实压根不是杠杆的机会,而是现金充沛的机会。

      世界上的资金,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越能承受风险的资金,基本上越容易赚取足够的利润,但是承受风险的前提一定是相对占比要低,我们曾经有过一两百倍收益的项目,大概也就是投资了几十万,为什么能赚取这个收益,我们发现核心其实在于这个资金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可被承受,自然也就敢去博高收益了,如果我们亏不起,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于是,如何保证自己足够的安全边际的前提下,再去做投资,一定比你每天没日没夜的做投资扩杠杆更重要。杠杆要在合适的时候加,其实我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一辈子不加杠杆,因为我们永远不敢确定什么事情是没有风险的,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事情,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杠杆一定是致命的,你赚了一辈子的钱,也会因为一个风险点而失去所有。所以不轻易碰杠杆。

      所以许多人跟我说,就是周转下,借个首付贷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事情,我其实从来没觉得,那是因为现在看到了房价在涨价,所以你觉得很好,一旦房价大跌,你就会骂死首付贷,这个就是结果论了,不值得探讨。哪怕房价不跌,但是你以为你资金安排的很好,结果某个链条出了点问题,你就会整个体系崩盘。然后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到最后还是要记住,你扩杠杆是要成本的,你所有赚钱赚到最后都付利息去了,甚至还不够,所以,为什么世界上玩杠杆的人基本上都死了,一方面是被杠杆要死,另外一方面是被利息压死。

      给大家举一些很普遍的案例,我一个小兄弟在09年的时候市场大放水的年代,那时候的浙江可以全额抵押买房子,也就是说一套房子估价一百万,他可以贷到一百万,甚至更高,于是他就花了两百万买了套房子,然后抵押贷款了225万,然后还买了辆车,抵押贷款15万,一下车房都有了,但是背后呢?你去算下成本,225万加15万,差不多240万,一年利息是多少钱,24万,两年就是50万,用不了三四年,要还多少钱啊,差不多一百多万,他那里去赚这个钱啊?本来想的很完美的房价稍微涨价点,至少可以卖,但是房价的速度跟的上利息的速度么?事实上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在浙江遍地都是。典型的对未来过于乐观带来的结果。其实这里还更可怕的是什么呢?是流动性,你做房子抵押,车辆抵押,都的短期贷款,最长也就是一年的流动贷款,每年都要还了以后再贷的,每次要还贷款的时候,都要去别的地方拆借两百多万换了再贷款出来,每次一来一回个把星期,光利息成本就差不多一次性要十来万。如果调不过来,那么结果就是崩盘。还有,银行贷款也年年变,你能保证一年过去以后,还会给你贷款?稍微风吹草动就是等死,快要死的时候怎么办?一定是贱价卖房子啊。买来两百万,估计出手估计也就壹佰叁拾肆万,人家知道你要死了估计,还拼命砍价,这个就是现实的残酷世界。别把世界想的太美好,世界从来很残酷。

      杠杆的世界里本质都是对于自己过度自信,导致带来预期不一致时候的极大反差,顺周期里顺风顺水怎么做都行,但是逆周期里,怎么做都不行。我们自己开玩笑,过去几年我们每天游山玩水,什么都不做,最后的结果肯定好过那些没日没夜扩杠杆的人,房子跟股票其实也不一样,股票的流动性总归在这里,房子其实很大程度上流动性差,受限制的条件因素也很多,因此处理周期会长,期间产生的利息成本就能砍死不少人,很多人都说房地产抵押没有风险,其实,真正决定风险的是流动性风险,你房产的确是值钱,但是流动性不好,处理起来俩仨年,可能最终是处理了,但是过程中的利息,拖你个两三年,基本上到最后也是没多少钱可以剩了。风险反倒更大。

      谈了很多题外话,都是挺务虚的,回到首付贷的本身来看,我感觉从基于金融的安全边际角度考虑,其实首付贷的确不适合太大行其道的,有很多东西,碎片化,分散化的存在其实都是合理的,也没必要打掉,我最近看过写一篇非法集资的文章,是北大教授彭冰教授谢的,在一次央行的专家会议上我跟他有过简短交流,当时也没太在意,但是看了那文章以后,真后悔当时没多请教,写的非常的好,我对最后一段话特别认同,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法规制定了以后,并不是说不按照这个规则就是违法,中间应该还有个缓冲地带,这个地带需要你来证明你的合法性,只是成本太高,规定之内肯定可以做,规定之外,你要举证可以做,一刀切并不适合,这个其实是有司法实践的,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法规来把所有的事情给都规定好了,显然也不可能,适当的留下余地,进行博弈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尤其在一些本来就很模糊的领域,且无法有效打掉,规模也不大的领域。

      监管的目的,一定不是简单的抓坏人这个逻辑,我们赋予监管层面的意义往往在于是如何让被监管的体系、行业如何变得更好,我在写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里提到过,我们过去的监管体系更多是保护被监管的企业角度出发,而不是保护行业的角度出发,从行业角度来看,只有优胜劣汰,才有可能激发行业活力,而纯粹保护企业,就必然不可能优胜劣汰,这种监管思路本身就有问题,回到金融角度看问题的话,监管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监管的思路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应该是说遏制住大风险为前提,但是也要适当留出小缺口的思路,因为任何一个监管要穷尽是不可能,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堵住每个缺口显然不合适也没必要,从美国的金融体系来看,在美国这么多银行的情况下,美国其实也是存在不少的所谓的高利贷公司,或者说技术放贷公司,在服务银行服务不到的领域蹭饭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个区域的业务量只会更大。需求一定也是合理现实存在的,我们要判断的是这个需求会否被规模化,会否被集中蔓延的可能性。

      在中国其实是有这个可能的,中国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把原先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碎片化需求,通过互联网一下爆发和集中起来,这个时候,考虑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大规模化的问题了,他就不是小缺口的意义了。之前,中国爆发的配资问题,我个人感觉虽然线下的确存在了二十多年,但是一直都属于碎片化的散落在民间,基于民众之间的信任所从事的行业,他的规模哪怕很大,但是也不会集中在一起,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被规模化标准化,这个时候,问题可能的确就出来了,被清理整顿也就在意料之中,但是事实上,清理整顿了,并不代表整个业态消失了,作为有效补充,其实他的现实性意义是在的,我们监管第一没有必要去赶尽杀绝,因为不但成本很高,且也没必要。第二就是留出小缺口,有效的适当的进行补充,对于释放系统性风险只会有好处,而不是坏处。

      现在轮到首付贷这个东西,其实本质跟配资一样,他们的逻辑本质都在于无非就是个借贷交易,无非前者借钱炒股,后者借钱买房,都是一样的逻辑,所以是有借鉴意义的,目前的数据说,中国的首付贷规模只有五十亿,不大,但是一旦放开口子,让互联网金融的效率体系起来,那么很容易就被规模化,少说做到个几百亿,几千亿,我个人感觉还是很容易的,这个时候带来的风险就很难预测了。等会我会贴一篇,我讲次贷危机的文章,目前中国的现状背景是什么呢?严重的资产荒,在资产荒的情况下,资金无处可去,寻求突围,资金追逐资产的情况下,其实任何可能成为资产的领域都会很容易起规模,当前切入资产的各种模式都拿了很多融资,什么校园分期、消费分期、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蓝领贷款等等,一切可能产生借贷交易的都成为了资金的追逐者,这种情况下,下一步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一方面会降低资产容忍度,本来是想做补充,解决一些好人的现实问题,到最后发现好人解决完了,就开始朝坏人下手,这个时候风险是容易极度扩张的,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跟我说,我们都有严格的审批流程什么的,我都相信,但是当资金一旦规模起来之后,所有的严格都会被放弃。美国在这个层面其实已经充分的证明了,美国的次贷就是好人贷款发放完了,只能朝坏人下手的商业模式,大量发放给那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贷款,美其名曰,居者有其屋,最后的结果就是房屋被没收了,人也被赶出去了,还背了一身的负债,这个是很可怕的事情。美国有一家全美第二大按揭发放金融公司,叫新世纪金融公司,他的倒闭正式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对标公司有点像链家金融的模式操作,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

      所以对于央行相对及早的叫停首付贷,我是赞同的,我感觉要么就是一开始就别让人家做,要么就是起了规模之后,别一下子叫停,缓慢的去杠杆,否则给社会带来的伤害会很大。我觉得我们的央行的监管思路相对一直还是很稳健的,发现苗头趁早下手解决了,不等规模起来之后再去砍,因为那个难度太大了。当然也是因为这样,央行被屌丝骂的也比较惨,为什么呢?因为屌丝是看不到未来的,他们只看到现在,觉得受损害了,然后就骂娘了,当年央行支付意见稿出台以后,征求全国范围内的意见,结果收到了一堆屌丝的谩骂。我估计,等哪天出了事情,然后又反过来开始骂央行为什么不监管,一个社会陷入民粹主义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也就毫无希望可言了。

      当然,出规范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这个其实也是更多的保护,与其事后动辄追查,稽查,立案,调查,干什么不早点告诉人家边界在哪里,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其实最终浪费的都是社会成本,然后引发法制建设的大退步,一旦一个社会缺乏了法制这个底线,公信力开始丧失,那么谈什么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呢,人人畏惧而缺乏边界的社会,要去修复信心是很难的。至于对于那些买房人,我也觉得未必是坏事情,让你降低杠杆,增加安全边际,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什么坏事情,扩大杠杆更多是投机行为,投机的事情是不可持续的,更怕的是在投机上赚到钱之后,陷入投机思维就更可怕了。当然我们不能替任何一个人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是寻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选择,决定过什么样的生活,承担自己承担的结果,我们也只是给一些我们过来人的感受,但是因为年代不一样,我们的感受很大程度上也未必是对的。

      最后我贴上我一段关于次贷危机的文章,这篇文章有三篇,加起来四万字,这个只是其中一个章节:

      下面我们可以谈谈美国的次贷危机怎么来的问题,上述的解释有点拗口,复杂啰嗦也相对肤浅,但是用来给金融小白看看,应该是足够的,你们又不是真想成为金融专家,拿去忽悠人可以了。

      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银行业其实已经开始在做一些初级证券化的事情,也就是相互之间买卖各自银行的贷款余额,当时的买卖的主要还是房地产按揭贷款,这已经算是市场最优质的基础资产了,为什么要买卖这些资产,肯定是各有各的原因,一些银行贷款余额太大,资金占用太多,一些银行则是存款太多,贷款太少,就去别的银行买一些,这跟我前面举例是一样的概念,按揭贷款虽然是优质资产,但是期限太长,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笔贷款放出去以后,就只能等着回收了,即使看到了很多更好的项目,但是没钱去做,就很可惜,于是个别银行考虑卖出去一些贷款,回收一些现金,这就是所有证券化的基础。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卖买这些贷款其实是不容易的,因为银行的按揭贷款非常的多,每笔都很零散,一笔一笔卖,效率太低,所以银行就想到了干脆把所有大小不一,条件不一致,期限不同,甚至信誉差别也有区别的贷款,全部打包,然后做成标准化,拆分成等份的份额对外出售。这个概念大家应该还好理解吧。好处就是标准化了,标准化了以后不需要找一个人来买,可以卖给不同的机构,效率大面积的提升。1970年,美国有个叫GINNIE MAE的机构,开始发行了世界第一个按揭抵押债券MBS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这个贷款业务的实质就是把手头上的资产卖给下家,所有的风险和收益都卖给了下家,下家应该有机构,也有个人,反正就是卖给有钱人。人家为什么要买,前面说了,无非是感觉安全,期限还行,利息不错,份额化以后,资金额度也过得去。没多久,联邦国民住房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房利美)也开始发行标准化的MBS债券,对!没错,就是那家次贷危机里,政府出手援助的那家公司。

      MBS的意思大家应该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把按揭的零散债权,打包成标准化的债券,然后卖掉的行为。好处就是银行可以把庞大的长期资产,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拿掉,还能赚到一定的利差,为什么会有利差,这个批零之间有价差不是很正常的么,我一笔头的拿过来,然后分拆卖掉,自然会有价差,除非卖不掉,卖不掉就继续留着呗,也不损失。所以在七十年代来看,大量商业银行都是如此,找到一个按揭的人,给他钱,然后打包卖掉,然后再找一个,再卖掉。这种做法在当时被称之为金融创新,它让金融机构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大面积的提高贷款发放效率,让更多的人可以进行按揭买房,所以看上去是大家都得到了好处。

      其实从结果来看,我说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更多就是一种变相扩大额度投放贷款的行为,但是,我个人感觉,这种创新需要有个度,一旦跨越这个度,那么这种创新带来的结果其实是微观上有效,宏观上有害的行为,从金融创新主体角度来看,他们当然言之凿凿,他们认为这种做法,解决了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问题,让银行更具备效率,同时,让投资人也可以很低门槛买卖到各种所谓高收益低风险的信贷资产,而从房地产角度来看,买房的人贷款更容易了,因为资金更充沛了,而卖房的人则更容易出手卖房子了,市场活跃度极大的增加了。这个就是微观上非常有效。

      但是为什么我们说宏观上有害呢?事实上,宏观上有害的结论从结果也被证明了,这种不加节制的变相扩大贷款流动性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的危害,第一个方面是基础资产的容忍度不断的加大。第二个方面就是市场的通货膨胀不断加深,因为货币流转速度明显加快。

      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谈下去。先谈通货膨胀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市场的通货膨胀,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情况,所以适度的通货膨胀是好事情,但是大面积的通货膨胀就问题很多,历史上这种案例不用举了,太多了。通货膨胀的危害性,表现为利益的再分配的行为,但是最终的危害在于富人变相剥夺了穷人的资产,你去想当社会的整个分母在扩大的时候,富人所对应的资产升值一定大于穷人所获得资产,造成的结果就是富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看上去没什么损失,也跟着赚了钱,但是在社会财富结构里其实是变相降低了,也就是被剥夺了购买力的行为。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下我写的《也谈钱荒》的文章,里面也比较通俗的阐述了一个基本逻辑,货币是怎么来的,货币理论上就只有一个方式来,就是财政部印钱(具体到某个国家来说,其实还有个方式是出口换汇,然后强制结汇在市场投放基础货币,但是从全球来看,换回来的汇也是国外财政部印发的钱),在市场上投放,在布雷森顿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基本上进入了脱缰野马的格局,不断的印刷钱,然后投放市场,于是市场的钱越来越多,这里面还有个加速器的存在,就是银行体系,银行因为有个乘数效应所产生的派生存款,不断地加大了基础货币的倍数,进一步加速了市场的货币越来越多。

      怎么理解这个派生存款,其实很简单,你就设想下,银行拿到了100万的存款,拿出其中90万去发放贷款,发放了贷款之后,这个90万其实就是货币了,市场上就多了90万的现金,然后如果这个90万,存入银行里面之后,银行还可以用这个90万中的80万去发放贷款,然后又创造出了80万的货币,这里面其实核心是取决于银行发放贷款的速度,速度越快,那么就意味着创造的货币就越多。

      所以市场里的货币核心就是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础货币,一部分是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前者越多,后者自然就越多,那么货币越多,也就意味着市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就越大,这里只是可能性,也并非绝对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的一点是什么呢,是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能力,一定是大于实体创造价值的能力的,那么就意味着当金融资本超过实体所创造价值的时候,市场就自然会陷入钱玩钱的领域。我在《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里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国家庞氏骗局。因为它是国家主导的行为。尤其在信贷模式占主导的国家里更是如此,我银行发放贷款必然是要求有利息收入的,利息收入哪里来?理论上一个国家的GDP增长必然是一个国家的利息收入的上限,超越部分,那就是必然是个零和游戏了,需要有人亏损才能弥补某些人赚钱,而没有违约的意思是必须所有人都赚钱,那怎么办?那就只好继续骗,骗到所有人一起死为止。当然关键的是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赚钱了,很有钱,然后就会陷入集体狂欢的境地,拼命的买买买,然后推高了整体的市场泡沫,其实最终都是穷光蛋,只是看上去很有钱而已,因为钱还不知道能否回得来。

      这种情况下,最大损害者自然就是社会底层,好处没享受到,但是坏的结果都轮到他们,自然是不公平的,那些最后死了的有钱人,至少美女也泡了,五星级酒店也住了,私人飞机也享受了,死了也就死了,穷人呢,啥都没有,还连带着背黑锅。

      上面解释的是宏观有害的第二个危害,那么宏观上有害的第一个层面问题在哪里呢?在于世界上好资产总归是有限的,资产这个东西吧,在泡沫化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好东西,一定是越来越少的,稍微好点的都被抢走了,哪里还轮得到你抢好的,悖论就是好资产衍生出更多的钱之后,更多的钱去抢好资产之后,你会发现,没东西好抢了,而钱还在,于是对资产的容忍度开始不断下降,这个时候,金融创新这个词就又被频繁拿出来使用了。

      金融创新几乎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就是用来不断的扩大杠杆用的,所以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很讨厌这个词,他认为金融机构压根没有什么创新,唯一的创新就是取款机的发明,他深刻的意识到商业银行毫无节制的发放贷款,给社会会带来极大的问题,他上台以后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出台了很多政策,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许多举措,在这种情况下,投行这个体系却变相蓬勃发展起来,最后还把沃克尔给搞下了台,沃克尔的继任者格林斯潘对金融创新就宽容的多,跟华尔街的关系也非常不错。

      那我们具体,来看看几个所谓的金融创新的案例,就能明白华尔街在过去几年做了什么事情,MBS之后,华尔街搞了个创新就是ABS,也就是前面说的资产抵押债券(ABS, Asset Backed Securities)。这个就是我们目前互联网金融做的很红火的一个东西,就是把具备良好资产属性的资产给变现的行为,宋鸿兵虽然被打了,但是他有句话我还是很认同的,他说金融创新的本质就是, 只要能够透支的, 都可以今天就变现,最终结果就是信贷规模不断增长,然后因为证券化的过程就是把这些不断增长的信贷资产,不断的倒卖出去的过程,卖出去的过程就是风险转移的过程,但是根源还是在于信贷资产本身的好坏,源头如果都出现了问题,你卖到哪里,那么哪里就倒霉了。次贷危机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大量的烂资产被卖到了全球不同的金融机构或者个人手上最终引发的大型经济危机,这过程中,归根到底是烂资产不断被生产出来贩卖出去的原因,所以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写了,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向不合格的贷款人放贷,以及向不合格的投资人出售金融产品,所有的危机基本上是两个的交集。

      我们进行第一个问题的解答,在MBS做到后期的时候,美国的很多投行家发现,好资产,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资金追逐的差不多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开始瞄向了烂资产。这就是美国600万贫困或信誉不好的穷人和新移民。这些人一般理论上是不具备发放贷款的可能性的,当然很多互联网金融的支持者,却不这么看,因为在过去几年里,他们都提出一个观点是人人都有贷款的权利,称之为普惠金融,这个其实挺操蛋的,就像一个流浪汉,也想去妓院的感觉,你当然有去的权利,前提是你要付得起费,贷款也是一样,人人可有贷款的权利,但是前提你也要还得起贷款。与此同理就是,你付不起费,那么我们也有不服务你的权利。发放给不合格的人更多的贷款,最终的结果,其实你们看到了,次贷危机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来,国内目前的P2P危机也很相似。这里如果有空,我也可以谈谈80年代的美国信贷危机,几百家商业银行破产的的年代,他的本质根源是商业银行购买了大量根本无还钱可能的垃圾债券。

      美国所谓次贷,其实就是SBUPRIME MARKET,按照美国的评分标准来界定人群,基本上三类,优质贷款,次级贷款,介于两者之间的ALT-A贷款市场,第一类是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而“ALT-A”贷款市场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庞大灰色地带,它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又包括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中的相当一部分人。

      这里大家都知道贷款给第一类最稳定,最安全,问题是资产端面临的问题就是很简单的道理,谁都知道好的东西,凭什么给你?谁都喜欢美女,我他妈的也喜欢啊,问题是凭什么美女要归我呢,那肯定就是一个竞争的关系,美女不一定是溢价的结果,但是好资产就是一定比价的结果。而且在钱多的情况下,评分在660分以上的客户基本被抢完了,迫使金融机构要去在660份以下寻找客户。至于ALT-A,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客户群体,就是看上去还不错,但是缺乏评分的群体,这种群体其实还是挺多的。

      美国的房地产按揭这块业务开始目标转向了次级市场,次级市场估算大概2万亿美元,大概三分之二估计都没有固定的收入凭证,给这些人发放贷款,谁都知道是高风险事情,但是为什么还往里挤呢,一方面自然是钱多,无处可去,市场赚钱的机会少,资产荒的情况下,最终就是容忍度下降,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没有人做的市场,相对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事实上跟风险相比较,这个收益也非常有限,也就是多了2%-3%的空间而已,为了给这些人发放各种形式的贷款,美国按揭机构也绞尽脑汁进行各种金融创新,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很穷,连首付都给不了,围绕着低首付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无本金贷款(Interest Only Loan),3年可调整利率贷款(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与7年可调整利率贷款, 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Option ARMs)等。

      这些贷款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陡增。各种迎合没钱人的贷款产品的不断出现,让很多人可以很轻松的获得贷款,按照互联网的所谓人性化的体验,美国在十年前就做的非常的不错,许多没钱人的确也获得了贷款的权利,也贷了款,但是结果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这里倒是可以插入一个问题,就是谁会去借钱按揭,其实千万不要高估人的智商,这个社会,许多智商很高的人,在钱面前智商也会大面积的下行,尤其是狂热的情绪所带领下,今年的股灾可以看出许多聪明人也都栽进去了,事实上,当大家都乐观看好的时候,你如果做一个悲观者,你会死的很惨,一样的道理,当大家悲观下行的时候,你做乐观者,也会死的很惨。美国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这种情况很多人都被房地产带来的资产升值给抛弃在了一边,这个跟中国情况类似,本来这里我可以花点时间好好解释下,通货膨胀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不过这个话题又要绕开去了,总之就是不参与房地产,你注定就是个屌丝,许多人觉得如果还不起按揭,大不了把房子卖了就是了,风险是可控的。而从收益角度去想,银行求着你贷款,甚至可以让你零首付贷款买房,那意味着什么?一套一百万房子,你不用付钱就可以住进去,房价稍微涨一点到110万, 那就意味着你赚了10万,你一分钱不掏还能赚十万块钱,绝对就是个无本万利的事情,在经济逐步稳定的情况下,谁都会觉得自己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总是对未来抱有期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反正是没什么成本的事情,借了也就借了,尤其在ALT-A这个领域,更是如此,这些人的典型特征其实是没有过坏帐记录,但是却又没有文件证明自己信誉的人,我们很多数据模型都企图证明过去会代表未来,其实并非是这样的,小额领域里,考验意愿的时候,这个模型或许有用,但是大额领域,能力高于意愿,过去的零违约仅仅代表,还没触碰可能违约的情况,一旦你给了他钱,事实就很难说了。

      至少次贷危机证明了,这类人群其实坏账并不低,在美国到了疯狂期的时候,跟中国过去几年的银行业是一样的,许多银行为了发放贷款,只要你是按揭的,收入证明等等都不需要,你随便报个数字,甚至有专门中介机构从事这样的业务操作,久而久之,这类贷款基本就被认为是骗子贷款,明显的就是让很多不具备贷款资格的人都获得了贷款的行为,是次贷危机发生的基本根源,当然,纯粹这个行为还不足以引发那么大的地震,最多就是让这些银行自己出现危机罢了,那么为什么会引爆全球,证券化的威力就出现了,证券化把这些本来是这些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都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卖给了全球的有钱机构上,这么明显的不良资产,怎么卖的出去?

      注:以上为《世界都在上演重复的故事——从次贷危机看今天可能的危机》的节选,全文可在公众号风吹江南(jrjnfq)中查看。

    2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