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对公放款流程数智化提升项目
案例简介
本项目依托非零风险管理应用平台、AI服务平台的企业级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共享服务支撑体系,打造企业级对公放款集中运营中台,开展流程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打通跨部门、跨系统业务流程,打破竖井式业务系统架构,解决流程割裂、流程断点等系统问题,提升客户及银行员工的作业流程体验,实现线上化进件、影像化审查、智能化风控、数字化运营的一体化、端到端的运营服务能力,覆盖对公授信放款全过程管理,实现放款审查标准化、自动化、流程化、可视化,形成敏捷高效、场景驱动、平台共享的一体化放款解决方案。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1.构建智能合同应用,实现合同模板灵活配置,实现合同模板零开发,可快速适应业务变化;合同要素自动填写,减少人员录入,提高合同录入效率;增加合同预审流程,在签署前提供预审服务,减少业务往返次数,提升客户体验;依托CFCA技术支持,基于人脸识别和云签技术,实现合同线上签署,可实现线上线下多种签约方式,供客户经理灵活选择。
2.基于远程音视频技术,增加“信贷面签、信贷见证”场景,通过集中运营,数字运营,以“近远场协同”服务模式实现远程服务能力面向大中小微全客群和全场景的快速应用,通过多样化功能组件,实现赋能场景的轻量化开发、参数化配置和高效化上线。
3.打造全流程智能影像管理,实现资料自动扫描分类上传,支持放款资料线上化查看,支持影像在线预览,页面调整、双屏查看、合并查看,影像信息智能提取,并提供标注、定位功能,审核完成后,可发起一键用印,一键归档,辅助业务人员快速上传影像资料,提升审核人员复杂影像的审核效率,用印及业务归档线上化,减少业务人员线下跑动。
4.基于全行AI服务平台的企业级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共享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对公信贷流程的智能化,实现影像资料自动识别自动填写;发票、贸易合同等贸易背景信息审核,中登网智能排他,股东决议,公司章程智能辅助审核模式探索,提升审核效率。
5.搭架集中运营作业模式,实现总行集中审核,分行经办总行复核的总分联动,分行审核,二级分行独立审核,二级分行非独立审核等多种审核模式,根据业务峰值情况不同,灵活切换作业模式,提升业务审核效率。
项目效果评估
项目背景
基于我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和数字化转型进程,亟需对对公放款模式进行全面变革重塑,一是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视角审视和优化对公授信业务全流程、系统模块,增强我行对公业务市场竞争力;二是“数字化战略”,从数字驱动线上化、智能化金融服务视角,重构业务流程和一体化运营模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项目价值
本项目突破性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包括贷前与贷中环节数据信息及影像不能共享、公开三方数据不能直接查询、资料纸质传递且人工审查耗时长、合同制作繁琐且容易出错、面签人员紧张无法及时上门等,切实为外部客户与内部客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以“能线上则线上、能智能则智能”为原则,全面应用线上化影像审查专用工具、三方数据自动审查校验、多系统数据联动嵌入放款审查流程,实现对公放款模式重大转型和突破:
1、有效赋能一线,减少客户经理放款前重复录入的放款信息要素,取消跨条线、多系统、线上与线下结合等各类方式的前序纸质审批与数据查询打印模式,统一为线上沟通、审批与数据传输;
2、提升审查质效,系统校验替代后台人工审查,影像传输减少档案整理手工工作量;
3、打破地域限制,线上审查不受纸质资料交接因素影响,实现一级分行,总行集中放款审查;
4、奠定智能化审查基础,引入OCR、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为进一步深度应用提供条件,最终实现对公放款审查服务数字化转型。
应用效果
1、智能合同应用,试运行阶段全行已有超40家分行共制作合同超400份以上,其中线上签约量超90%,该应用已进入全行推广阶段。
2、打通跨部门、跨系统业务流程,并进行岗位职能整合,系统流程节点,由14个精简至8个。
3.实现基层减负,提升服务,降本增效,时效平均缩短0.5天,远郊支行减少线下跑动用时1天以上。
4.总行集中放款业务时效大幅提升,信融e放款用时由年144分钟缩短至45分钟/笔,时效提升69%;票融e由160分钟缩短至56分钟/笔,提升65%。
项目牵头人
冯光辉 技术总监
项目团队成员
张杨、平亚亚、程兵兵、吕健、谢怡辉、张冲、王鑫、王龙、刘远虹、丁爽、刘丽玉、马林、孙康康、李忠兵、徐英华、高翔
责任编辑:王煊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