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企业级架构管理平台
案例简介
随着微服务平台化体系的建设,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下的服务都将纳入服务治理的范围,但是微服务体系将会进一步导致应用级架构复杂性提升,所以诚待一款面向微服务中台化发展方向的架构中枢,支持架构师们进行微服务架构下的架构资产汇总整合,并支撑体系正向发展。企业级架构管理平台是面向科技规划、架构管理、专题调研等高层IT需求的工具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项目、测试、需求等操作型IT系统,其定位面向高层,解决整体上的企业架构问题。支持企业架构的定义和信息采集,提供各种方法论和参考模型支持。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平台采用SpringBoot架构,支持主流开源中间件的拆箱即用,以满足现有业务及未来的扩展,并可以根据业务量及功能模块的增加,改造成微服务架构。采用分层和松耦合设计思想,通过基础应用平台功能,实现相同应用功能,多种发布方式的快速部署能力;
同时满足以下原则:
1、安全性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完善的用户鉴权、访问控制、操作员权限等多种安全手段保证门户、内容、业务数据、用户数据等不被非法盗用和修改伪造,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和损坏,同时提供多种安全检查手段。
2、准确性
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提供多种核查手段。
3、可靠性
拥有完善的故障管理、备份管理的机制,保证系统可靠连续运行。
4、可伸缩性
系统硬件平台、数据库以及系统软件框架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扩展性能,能够在保证现有业务正常运营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平稳扩容和调整,优化和提升系统的运营能力和性能。
5、可扩展性
采用组件化设计原则,以使系统能够适应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数据业务的接入需求,在接入新增业务时不需要改造原软件系统。系统应实现业务的参数驱动,通过参数的改变可重新定义业务特性,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新业务的接入。
6、可管理性
具有良好的管理手段,方便对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及应用程序等进行有效地监控、管理与维护。
企业架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状态可实现:
可视:架构资产清晰可见在线平台集中管理。
可知:架构资产一望可知模型规范统一指引。
可信:架构资产准确可信基线数据同步生产。
可用:架构资产触手可用各类场景释放价值。
可管:架构资产长久可治设计/变更流程保障。
图1架构管控框架
项目效果评估
通过提供一整套系统化、模型化的方法,来梳理和组织企业的软资产,并建立关联关系,最终实现架构资产形象化的展现。架构平台支持架构流程与服务链路,提供了从架构到服务链路的流程支持和信息记载,方便进行实施。建立企业级IT架构元模型规范;建立全行架构可视化规范。搭建在线可视化平台,共享架构资产;分层分域分级分步梳理全行IT架构,形成架构全景地图,实现了企业级架构的全景展现能力,全面覆盖应用、技术、数据等领域,同时也将开发、运维、安全、办公领域等纳入管理,打造“一图全架构”的全新管理体验。逐步实现架构图、设计方案等关键架构资产数字化管理;针对关键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确保设计态和生产态间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一站式架构资产管理,为架构管理的数字化、规范化夯实基础。让科技人员能够非常便捷在线绘制管理架构图。并能够从统一在线平台获取可视化架构信息。用流程保障架构质量,规避架构风险。
图2应用架构管控落地
效益说明:
1、社会效益
亿联银行作为国内第十三家民营互联网银行,以“数字银行、智慧生活”为口号,以“交易驱动”为主体,基于成熟的决策引擎系统保证了产品接入安全性、稳定性、合规性,为满足不断增长业务规模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需求打下了夯实基础。
2、经济效益
架构管理平台是面向科技规划、架构管理、专题调研等高层IT管理需求的工具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项目管理、测试管理、需求管理等操作型IT管理系统,其定位面向高层,解决整体上的企业架构问题。支持企业架构的定义和信息采集,提供各种方法论和参考模型支持。架构管理平台支持架构管理流程与服务链路,提供了从架构管理到服务链路的流程支持和信息记载,方便进行实施和管理。架构管理平台提供架构设计,它能够把企业纷繁复杂的信息采用模型化的方式存储起来,并建立关联、分析和评估,为架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企业级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新建、变更、下线、审批、展示,以及对接服务治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定义要梳理的应用系统,将应用系统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结合其交易线,形成全行应用系统全景视图。
3、应用效益
应用系统架构展示及分析,架构管理工具自动生成企业内全量系统的分层展示,组合式条件检索、进一步钻取系统详情、上下游集成调用关系、包含服务、对应架构,为架构师和相关领导提供多方位全景式系统架构分析。架构管理平台是对企业软资产进行管理。通过提供一整套系统化、模型化的方法,来梳理和组织企业的软资产,并建立关联关系,最终实现架构资产形象化的展现。
项目牵头人
李树峰 行长助理兼首席信息官
项目团队成员
徐楠、樊海瑞、刘欣
责任编辑:陈爱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