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业界预测5月份新增信贷1.525万亿元 社融增量2.2万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2021-06-01 09:46:35 人民币贷款 银行动态
         来源:证券日报     2021-06-01 09:46:35

    核心提示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对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量规模进行前瞻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对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量规模进行前瞻。总体来看,专家预测的5月份新增信贷均值为1.525万亿元;社融增量预计约2.2万亿元。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5月份多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部分银行上调房贷利率,货币的信用扩张速度受到影响,预计5月份M2增速约为8.1%。考虑到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仍有一定支撑,预计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1.6万亿元。5月份,政府债券发行量有所反弹,预计5月份社融增量约为2.2万亿元。整体来看,M2增速和社融增速基本上已经恢复至与名义GDP增速相符合的区间,加上今年专项债额度主要在下半年发行,后续金融数据下行压力有所缓解。

    “5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在1.45万亿元左右,新增社融可能在2.2万亿元左右。”中信证券FICC首席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与上年同期规模接近,主要是因为实体融资需求依然较好,信贷额度相对充裕,但对房地产相关融资活动趋严可能会抑制部分信贷增量。而社融其他分项方面,在金融监管下,表外融资预计持续下滑,且5月份企业债净融资转负,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明显慢于往期,因此5月份预计社融同比将继续下行。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计,5月份社融表现将整体保持平稳,增速可能小幅下滑,但下滑程度边际收敛。一方面,上年高基数效应逐渐显现,2020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增强以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从2020年4月份、5月份开始,社融数据增速明显加快;另一方面,5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强劲,叠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逐渐恢复,对社融形成了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一季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节奏把握适度,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增强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当前进入年中时点,专家对上半年整体的金融数据又有何展望?明明认为,今年2月份至4月份信贷同比增速持续回落,但从实际增量角度来看规模并不低,实体融资需求依然较好,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基数效应影响,而这一影响或将持续整个上半年;社融增速除了本身受到前期数据的干扰外,今年上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放缓,信用债余额增速下行,监管继续压缩表外融资,因此上半年的社融增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但随着基数效应减弱,政府债发行提速,下半年金融数据预计更为平稳。

    “上半年,金融数据整体呈前高后低走势。一是受上年基数影响;二是随着疫情对经济负面影响逐渐消退,货币政策向常态化回归。”范若滢表示,未来货币政策重在“稳”字当头,把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一方面,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未来不确定性依然较大,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推动经济复苏进程;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出现PPI快速上涨、宏观杠杆率上行等需引起重视,需要货币政策根据未来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灵活调节,加大相机调节力度。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