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彰显国家层面的金融创新

    翁一 来源:第一财经 2020-01-20 09:15:49 金融科技 央行 政策速递
    翁一     来源:第一财经     2020-01-20 09:15:49

    核心提示2020年1月15日,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

    金融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需求端的变化和供给端的变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时代,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受科技层面的强烈影响。可见,科技发展是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

    2020年1月15日,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上海将在五年内建成金融科技中心,通过金融科技企业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长三角监管协作等手段,孵化更多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机构。

    作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一部分,上海市政府与蚂蚁金服、阿里巴巴集团同时宣布启动2020上海外滩大会。由蚂蚁主办、上海市政府指导的全球最大金融科技大会“外滩大会”将于今年4月在上海召开,预计以后每年将举办一次,并永久落户上海。

    金融科技中心之于上海的意义

    上海发布《实施方案》与当前金融科技作为国家重点发展行业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2018年我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达2297.3亿元,其中投入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资金为675.2亿元,占总体投入比重为29.4%。艾瑞咨询预计,到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将达到4034.7亿元,其中前沿科技投入占比将增长到35.1%。

    正因为中央已经意识到了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央行于2019年8月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称《发展规划》),提出到2021年,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金融科技应用先进可控、金融服务能力稳步增强、金融风控水平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支撑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繁荣发展。这是央行出台的首个单独针对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文件。

    同年10月30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向辖内金融机构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生态圈、深化金融科技成果应用、加大新兴技术研发、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长三角金融科技合作共享、提升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金融科技监管效能、加强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八个方面提出40项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可视为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贯彻落实《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着力挖掘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潜能,深度激发金融科技发展活力,提升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科技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科技中心之所以能够花落沪上,与上海一直以来的金融基因息息相关。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对上海提出要建设国际金融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金融市场体系完备、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是金融发展环境最友好的城市之一。这是上海作为传统金融中心的一个形象,在这个形象中着眼的是金融。而上海的另一形象,近年来它亦是互联网产业的深度参与者。我们知道,互联网发展到眼下阶段,其主要领域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某种程度上“金融科技”的“科技”所指即上述四个领域。

    在杭州获互联网之城称号,香港、深圳、新加坡争夺区域金融中心之时,上海作为中国最有国际风范的大都市,也在从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延展,从传统金融中心向现代金融中心延展。而作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第一个重大动作,外滩大会是上海加速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信号。

    普惠金融趋势不可逆

    外滩大会可谓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第一步,其主旨定位在于推动普惠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切磋。所谓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具体言之,就是给所有具有真实金融服务需求的个人或者企业,提供平等的、无差异的金融服务。当然,普惠金融也是需要讲求市场性原则的,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目前,中国在金融科技助力下的普惠金融已走在前列。

    中国金融科技之所以能够在普惠金融方面走在前列,有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降低商业公司的服务成本,从而能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分享更多实实在在的国家发展成果。也就是说,在传统金融中被排除在外的金融服务对象,因科技力量的加持,使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大为提升。

    其二,得益于中国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中国在普惠金融领域培养出了一批金融科技企业,金融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普惠金融实践,也已经在方便居民生活、提高金融服务获得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上海作为中国传统金融中心,向着以金融科技为方向的现代金融转型具备天然优势。

    其三,从更宽泛的层面看,非囿于上海一地,中国的普惠金融有着巨大的市场潜质。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国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数量达到9000万家以上,但仍有数千万长尾小微企业处于金融服务空白区。这些长尾小微企业,超过90%融资需求在50万元以下,80%融资需求在20万元以下。在征信方面,中国目前形成有效征信记录的人数仅为4.8亿人,占成年人比例不足40%,在传统依赖客户征信数据的信贷模式中,没有征信记录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自然被隔离在了正规金融体系的覆盖范围之外,“信用鸿沟”由此形成。上海推进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得金融服务、有效敉平“信息鸿沟”,还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创新

    无论是上海发布的《实施方案》,还是此前央行发布的《发展规划》,都揭示出金融科技的创新本质。毋庸置疑,金融科技能够赋能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金融机构寻求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需求端的变化和供给端的变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时代,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受科技层面的强烈影响。可见,科技发展是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源泉。

    这种技术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降低了处理金融交易的成本;其次,它使得投资者更容易获取信息,从而为企业发行证券提供了便利。综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我们所考察的很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诞生。

    同时,金融科技势必加剧银行业经营环境的竞争程度,从而引起这一行业的巨大变化,传统银行业务逐步衰落,传统金融体系全面重构势在必行。可以预言的是,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将被金融科技这一最新趋势所替代。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并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渐次递进的内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在笔者看来,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金融创新正是熊彼特所言之“新组合”,并且涵盖了上述所有五个层面。

    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推进表明,金融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已被顶层设计所认可并切实推进。而金融科技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向我们展示了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思维,一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全面重构,并展望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前景,从而帮助人们不断更新对金融的理解。

    (作者系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