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我国电子银行发展范式初探—兼论优势银行的共性特征及现实差异

    吕雄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9-04-01 11:12:13 电子银行 数字金融
    吕雄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9-04-01 11:12:13

    核心提示本文基于1516篇CNKI文献综合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和实体抽取技术试图归纳梳理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基本范式,挖掘并呈现电子银行的整体面貌。

    摘要:我国电子银行历经二十余年的稳健发展与转型跃升,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经营格局。本文基于1516篇CNKI文献综合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和实体抽取技术试图归纳梳理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基本范式,挖掘并呈现电子银行的整体面貌。

    研究发现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大致历经四个阶段,即“学习借鉴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积累探索阶段(约1997-2004年)——突破发展阶段(2005-2013年)——聚焦和再探索阶段(2014年至今)”;并相应呈现出“渠道多元、产品多样、管理多维、价值多变”的良性特征和“业务发展失衡、渠道建设存盲、产品挖掘势弱、特色彰显不足”的消极现象。并基于此研究视域简要探析优势银行的共性特征及现实差异,以期为持续深入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历史与前沿参考。

    关键词:电子银行;Citespace;发展范式;演变路径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3月1日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定义,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信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网上银行的业务创新阶段;1995年10月,美国诞生了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正式牵动网上银行的发展线;[1]1997年,我国招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拉开银行业务网络化的序幕,自此我国银行业正式迈入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新领域。 

    一、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电子银行”为篇名检索词,从CNKI中共检索出有效文献1516篇,检索日期为2018年10月16日。1516篇文献来源包括期刊论文、报纸、会议等,导出1516篇文献信息形成一级数据库,一级数据库经Citespace处理后以银行为实体分类,假定文献数排名前10%的银行为优势银行,提取出优势银行文献信息形成二级数据库。文章综合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和实体抽取技术[2],以受研究及报道的广泛程度反视电子银行的发展程度。 

    二、基本特征分布

    对1516篇CNKI文献做时间序列分析,Citespace统计如图1,从图1中不难看出,国内“电子银行”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88年2篇);受1997年我国招商银行正式开启电子银行进程的影响,1999年发文量出现显著拐点(1999年5篇,2000年19篇);2005年呈迸发态势,直至2013年后有所趋缓。

    由此可知,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大致呈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7年以前,可视为三十余年来的学习借鉴阶段,此阶段整体发文量低(1996年8篇),电子银行未具雏形;

    第二阶段是1997-2004年间的积累探索阶段(2004年48篇),此阶段发文量出现略微波动,拐点渐现,但仍处探索状态,多家银行在此阶段相继推出电子银行服务。其中招商银行1997年4月推出银行网站、同年中国银行推出网上银行系统,中国建设银行1998年8月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1999年9月推出全国统一电话银行、同年中国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启动网上银行服务,中国农业银行2000年建成网上银行中心;

    第三阶段是2005-2013年的突破发展阶段,此阶段发文呈鼎沸之势,年均发文86篇,尤其2007-2013年间电子银行发展步入空前繁荣阶段;[3]

    第四阶段是2014年至今的聚焦和再探索阶段,此阶段发文量虽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发文量较高,电子银行发展步入再探索期,亟待转型升级谋求跨越发展。

    图 1 “电子银行”文献发文量时间序列图

    图 1 “电子银行”文献发文量时间序列图

    三、业务领域探测—基于主题词共现图谱分析

    将1516篇CNKI文献信息导入Citespace中, Node Types选择Term,为使主题词图谱信息呈现更全面,Selection Criteria设置为20%,为突出重要的结构特征,Pruning选择寻径(Pathfinder)其余参数程序默认。运行程序后生成主题词233个,节点数232,连线数692的共现图谱,如图2,并提取出词频>20的高频主题词,如表1:

    图 2  主题词共现图谱

    图 2  主题词共现图谱

    表1:“电子银行”文献高频主题词(词频>20)

    QQ截图20190401104727

    一是渠道多元、产品多样与重渠道、轻产品的发展失衡现象共存。由图2提取出渠道及产品相关主题词得表2渠道产品主题词对比表。其中国内“网上银行”(词频75、突发性5.24),“手机银行”(词频24、突发性4.23),“电子渠道”(词频18、突发性4.01),“移动金融”(词频7、突发性3.12),“门户网站”(词频4、突发性1.01)等与电子银行渠道相关的多个主题词高频出现;而与电子银行产品相关的主题词“电子支付”(词频2、突发性0.02、首现时间2012年),“移动支付”(词频7、突发性0、首现时间2013年),“云缴费”(词频3、突发性1.46、首现时间2013年),“资金托管”(词频5,突发性1.11,首现时间2014年)等词频较低;

    其次在渠道及产品发展方面,网上银行及移动支付成为电子银行主业务,其它渠道及产品发展仍处成长期,其中与渠道建设相关的主题词突发性普遍较高,反映出电子银行在渠道建设方面仍有空白地带,渠道建设存有盲点;与产品挖掘相关的主题词首现时间晚且突发性弱,可推知我国电子银行产品发展未趋成熟,仍有良好的发展后势。

    由图2和表1可知,当前我国“电子银行”发展整体呈现出“渠道多元、产品多样、管理多维、价值多变”的良性特征,亦存在“业务发展失衡、渠道建设存盲、产品挖掘势弱、特色彰显不足”等消极现象。

    具体表现在:

    表 2 渠道产品主题词对比表

    QQ截图20190401104746

    二是管理多维。从图2主题词共现图谱大致可将我国电子银行管理划分为四个维度(如表3)。其一是产品渠道管理维度,此维度包括主题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移动支付等”;

    其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维度,此维度包括主题词“营销策略(词频56、中介中心性10.14)、体验式营销、银行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词频20、中介中心性0.04)客户经理(词频16,中介中心性0.04)、客户体验(词频6,中介中心性0.03)、客户服务、客户分类、客户满意度、客户群体”等主题词;

    其三是风险管理维度,此维度包括主题词“风险管理(词频45、中介中心性0.08)、声誉风险、风险控制、风险评价”等主题词;

    其四是银行战略管理维度,此维度包括主题词“银行绩效(词频22,中介中心0.03)、发展战略(词频15,中介中心性0.22)、经营管理体系、内控制度、转型”等主题词。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电子银行正处于“业务驱动、战略引领、风险维稳、客户维系”的发展格局中。

    表 3 管理维度分布图

    QQ截图20190401104829

    三是价值多变。其一是由单一网点服务向渠道融合发展转变;其二是由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其三是由传统的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向电子银行业务流程再造转变(如表4)。

    为可视化转变过程,以时区图(如图3)呈现图1。从图3可直观看出,1988年至今,电子银行发展明显呈现出两个不同发展格局,2003年作为明显“分水岭”,其前主题词共现线多呈青绿色,主题词以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银行业等实体为主;

    其后共现线多呈橙黄色,主题词以手机银行、客户体验、网银、移动银行、微信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虚体为主且主题词相互覆盖,可推知电子银行发展走向大致是以2003年为分水岭逐步由单一网点服务向渠道融合发展转变。

    再者,结合表1可知,突发性指数与首现时间同质变化的情况下,客户关系管理维度相关主题词首现时间晚于与渠道相关的主题词,突发性高于与产品相关的主题词,表明电子银行由早先的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4]

    图2共现图谱有向左下方客户经理、营销策略、网点、渠道等主题词扩散的趋势且偶见多个共现闭环,可推知电子银行不仅正以客户为中心向渠道融合发展的路向迁移,其客户服务流亦由“网点→客户←渠道”的线性服务流转变为“立体化的客户画像⇄个性化的服务网点⇄ 多元化的产品体系⇄立体化的客户画像”的环形服务流。

    表4:价值转向示意图

    QQ截图20190401110434

    图-3-主题词共现时区图

    图 3 主题词共现时区图

    四是特色彰显不足。电子银行相关主题词中介中心性普遍较低,最高仅为0.25(如表5)且233个主题词中仅有5个主题词中介中心性高于0.1,弱性表征出重要特征,充分表明当前我国电子银行虽有良好发展态势但无论是产品渠道经营抑或是业务发展管理都暂未呈现出足具鲜明的特色,其未来发展路向仍需再聚焦、深探索。

    表 5 中介中心性>0.1的主题词

    QQ截图20190401105105

    四、优势银行的共性特征及现实差异

    文献数排名前10%的银行取整为七家,即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紧居其后)。整理二级数据库得表6,其中管理维度权重指根据前文管理维度划分结果,将同质词频归入同一维度,以中介中心性CB为权值,加权计总词频TF形成维度总词频,再提取出维度总词频前三的管理维度,计量各维度在其中的权重形成各管理维度权重T(m)

    微信图片_20190401101757

    微信图片_20190401101805

    从表6可看出,七大优势银行电子业务呈现出“发展周期相似、管理势能相近”的共性特征。其中电子银行启动时间普遍较早(1997-2003),处于电子银行发展的第二阶段—积累探索阶段(1997-2004);文献峰期接近(2009-2016),跨越电子银行发展的三四阶段—突破发展及聚焦与再探索阶段;从电子银行启动到取得显著成果历时相近,周期相似,可推知2009——2014年间,银行本体之外的经营环境对我国电子银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牵引作用。

    结合上文分析可知,在此期间,所谓“银行本体之外的经营环境”主要是受到互联网金融崛起(互联网金融词频42、突发性15.02、首现时间2013年)与客户价值重塑(客户关系管理:词频20、突发性4.66、首现时间2012年)所影响。

    二是七大优势银行在三项管理维度的划分上权重均呈现出近似5:3:2的势差特征,其中管理维度一权重集于45%左右(38.75%——65.57)、管理维度二权重集于35%左右(19.67%——38.89%)、管理维度三权重集于20%左右(14.75%——27.50%),说明优势银行在电子银行发展方面资源配置结构相似,进一步表明结构性差异并不成为导致优势银行现实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对比分析七大优势银行可知,客户关系管理对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子高于产品渠道管理高于战略管理,即影响因子: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渠道管理>战略管理。

    其二是各优势银行在电子银行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变革路线,基本遵循“产品渠道变革—战略变革—客户关系变革—战略变革—产品渠道变革”的演变路径。其中产品渠道首现峰期2009年,战略变革首现峰期2012年,客户关系变革首现峰期2014年,战略变革重现峰期2015年,产品渠道重现峰期2016年,其电子银行的融合交互发展为电子银行实现新突破提供现实可能。 

    参考文献

    [1]周天虹.电子银行发展新趋势[J].中国金融,2017:57-58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Z]. 2015: 33, 242.

    [3]王路.电子银行: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模式[J].社会科学家,2015(5):269-270.

    [4]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课题组. 以客户为中心构筑电子银行的经营管理体系[J]. 金融论坛,2004:27-33 



    [①] 作者简介:吕雄(1996-),男,云南宣威人,中国光大银行昆明分行,主要从事数据挖掘与实体抽取。

    [②] 电子银行: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5%E5%AD%90%E9%93%B6%E8%A1%8C/8733943

    [③] 所谓突发性,citespace中指的是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数据量显著异常于其他时间段,通常通过共现+突发探测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

    [④] 中介中心性:中介中心性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citespace中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并用紫色圈对该类文献(或关键词、作者以及机构等)进行重点标注,一般认为中介中心性>0.1的节点在网络中比较重要。

    文章系作者投稿,文中内容不代表中国电子银行网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