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曹彤:区块链金融的应用情景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9-03-04 11:40:45 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 区块链
         来源:微信公众号     2019-03-04 11:40:45

    核心提示区块链技术可能使银行业重新回到实物货币时代,同时自金融的产生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原载:IMI财经观察

      导读:区块链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中的应用,本质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IMI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解释道,银行系统的区块链技术,需要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审核,与公有区块链含义不同。

      曹彤认为区块链技术可能使银行业重新回到实物货币时代,同时自金融的产生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命题。目前区块链正逐渐深入金融的各个业务领域,在跨境支付领域和票据领域前景可期。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什么叫区块链?比如典型的比特币的应用,A想给B汇款,产生了一个传输,这个传输协议可以用区块作一个表述。在以往的金融里面,它是个单向的,这样一个传输信息直接给到银行,银行进入到后台主机,银行主机进入央行的清算系统。在区块链网络中,信息同时进入到若干个下载的协议主体中,换句话说,这样一个记录不是在一个中心里面有记账,它是在若干个参与主体的账面里同时记账。现在,我们从银行的记录可以看到你有钱,但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你有钱是所有参与主体的一个共同记录。这个参与主体可是一百个人,也可能是一亿人。所以,这个时候A给B转钱,这个钱的含义其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还要点出的一个概念就是公有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现在的银行系统都是单向的,在区块链世界里,实际又分成公有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所谓公有区块链就是像比特币这样的,是完全没有限制的,你如果要加入,只要下载这个软件,认可了这个协议,就成为区块链的组成部分,成为区块链里每一个参与者账户的记录主体。私有区块链仍然是要获得许可的,银行系统的区块链技术,需要对每一个参与者进行审核。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含义。

      1

      区块链技术将对银行业有何影响?

      首先货币有可能重新回到实物货币的时代。

      如果看货币史,其实信用货币产生的历史是很短的,信用货币的产生严格意义上只有40年的历史,1976年牙买加协议之后,牙买加协议是干什么的呢?去掉了双脱钩,即全球货币与美元脱钩、美元与黄金脱钩。与牙买加协议相对应的是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时候叫双挂钩,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背后的基础仍然是黄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货币,依靠政府信用,不与任何金属物挂钩,不与任何实物挂钩的货币也只有40年的历史。

      其次,自金融的产生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基于区块链的技术,自金融的诞生是完全有可能的。刚才肖总谈了很多底层的东西,我认为这些东西对于整个金融业的影响,尽管我们目前还停留在应用层面,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自金融的产生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是不创造货币的,产生了直接、间接的概念。但如果从服务的角度、从非货币创造角度来看,其实现代金融都是通过中介机构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去中介化,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金融成为了一种可能。当然,这种可能性还不完全,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底层仍然是长在我们原有金融基础之上的,无法跳出来。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像安全性、透明性、不可灭失性这样底层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突破。

      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前面我谈到两个概念,私有区块链和公有区块链,私有区块链其实非常近似于一种自金融的形态,公有更类似于对私有区块

      最后是对银行概念的重构。

      银行到底是什么?这个命题其实现在越来越难以回答,就从目前来看,银行最本质的功能仍然是账户管理和清算。比如说银行存贷汇,贷和存已经越来越从银行当中被解构出来,就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被解构出来。目前在汇的层面即账户这个层面上还没有被解构,但是也出现了一种趋势。如第三方支付这个虚拟账户的出现,其实也在浅层解构银行的账户管理职能。证券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可视为另外一种形式的银行,证券公司也是一种银行。

      2

      区块链垂直产业化步伐持续

      区块链应用主要包含三个元素:企业/实业、金融、科技,后两者严格意义上都是工具,金融也罢、科技也罢,其最终表现为企业、产业、实业的变化。

      将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赋予企业之中,这是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最终的使命。

      当然在这一转移过程当中,金融需要加入科技元素,成为金融科技;科技需要借助金融,才能释放能量。二者互动产生跨界效应,到一定程度才能将能量释放出来,帮企业做实事。

      区块链作为一种伴生技术,易与互联网、AI、AR互相交互,在良好交互中产生的新业态,在金融、信息与通信等领域也为新应用提供了土壤。所以,区块链不论从金融科技视角、“互联网+”的视角,还是从下一轮的信息技术演进视角,都易与其他产业产生跨界融合。

      虽然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风险和合法性遭到多方争议,但其底层区块链技术却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美国、英国等国家对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区块链模式的亮点在于,它具有比互联网更为强劲的网络效应,因此产业化后的经济利益更为可观。

      在基础设施、创新应用等多重推动下,海外区块链深入到了金融的各个业务领域,甚至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可借助区块链,公共数据库或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建立区块链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黄金等货币的跨境支付服务。在中间件服务方面,可将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与区块链技术应用方连接起来,提供多种异构区块链供需求方选择,并且可向上层区块链应用提供统一API接口。在应该解决方案层面,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平台,提供了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融通仓融资等服务。海外区块链在数字钱包、支付、供应链、跨境交易等领域的创新,对于国内垂直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有重要借鉴意义。

      特别是由于区块链能将所有参与交易主体连接到线上,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这为传统金融机构解决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等业务领域的痛点提供了机会,反过来也有助于区块链垂直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借鉴海外区块链供应链、支付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尽量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增强中小企业的可信度,从而提高企业间的交易效率。

      3

      区块链在金融中的三类典型应用

      区块链跨境支付领域前景可期。长期以来,跨境支付一直面临流程繁琐、费时、耗力等问题,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不可篡改等技术特征,在解决跨境支付“低效”问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美国的跨境支付平台Ripple到国内招商银行的跨境直联系统等,都是比较成功的跨境区块链支付平台案例。

      全球跨境支付平台Ripple是由分散节点构成的去中介化区块链金融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跨境支付和外汇市场做市的区域联解决方案。目前,Ripple已经完成了30个试验项目,并与瑞银、渣打等15家银行实现了合作,其中有10家已处于商业化合作阶段。区块链技术对跨境支付的影响机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Ripple网关和Ripple的原生货币XRP。客户钱包中的XRP可以直接作为媒介货币在Ripple网络中流通。而用户的现实货币资金在进入Ripple网络前必须先通过网关系统,再对货币进行存取和兑换。网关系统的存在将个人间信任关系转换为个人与网关间信任关系,使得法定货币和虚拟货币可借助信任中心在Ripple搭建的网络中实现货币流转。

      区块链在票据领域试水效果理想。长期以来,票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划款不及时、信息不透明、融资周期长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票据市场。针对票据领域的痛点,一些金融机构尝试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票据领域“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

      (来源:IMI财经观察)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