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哪个在未来发展会吃力?

    来源:腾讯网 2018-05-11 12:01:32 业务模式 创新 江湖
         来源:腾讯网     2018-05-11 12:01:32

    核心提示金融4大领域中,银行在未来的发展最吃力

      金融4大领域中,银行在未来的发展最吃力。主要从三方面解说一下:

      1、业务模式单一

      银行的盈利点来源于理财和贷款,可以简单理解为【代客理财】和【赚取利率差额】。

      在代客理财这块,银行是比较保守的,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这也是它的立足点,可以吸引保守型和稳健型的投资者,但门槛高,一般5万起;在赚取利率差额这块,也是比较保守的,只愿意和信用佳、还款能力好的人/企业合作,当然这也是银行的立足点和优势之一。

      问题是这两类业务的瓶颈越来越大了,前者有信托、私募与之竞争,高净值客户可以有更优的选择;后者有P2P与之较劲,虽然贷款利率高,但客源广、门槛低,如此一来,银行的两大盈利点都有比较大的威胁。

      除此以外,还有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威胁,就是民间资本参与开设的银行,都是获得银监会的牌照的,比如我们常接触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这些。

      目前获批的民营银行有17家,其中打出“互联网民营银行”旗号的有8家,看图

    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哪个在未来发展会吃力?

      互联网民营银行同样主营贷款和理财功能,但门槛比传统银行低得多。

      2、合作模式单一

      源于银行的高冷,马云放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结果马云做到了。

      由余额宝牵头的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的冲击非常大,原先缺乏投资渠道的中国平民,有了更多更方便更亲民的投资方式,银行理财的吸引力就呈瀑布式下降。所以在代客理财这块,银行还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威胁。

      银行被逼着要去改变了,先是自己搞手机银行,但业务模式没变;后来搞直销银行,但推广不给力、业务模式也没变,流量比互联网银行低得多,知道的人也不多;清楚流量的重要性后,接着寻求与BATJ等流量巨头合作,也不过雷声大雨点小,大半年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说到底,还是高冷!眼下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券商的产品都争着降低利润入驻蚂蚁金服、理财通、京东金融等,银行的想法却是“以我为主”,差一点也得“平分秋色”,结果到现在都没成果,也没话好说了。

      3、员工可替代性强

      银行员工的日子是挺不容易的,虽然说升到了“经理”位置,但还是要讲业绩。多多面试了好几个从银行出来的人,多为工作两三年刚做经理不久的年轻人,离职的原因无外乎:工作枯燥、晋升空间少、行业前景不明朗......如果年纪大倒没所谓,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不过年轻人想要追求的更多,而且看得更远,想想每天被“银行的日子不好过了”这样的消息冲击,谁还能淡定?

    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哪个在未来发展会吃力?

      而事实上传统银行过去以线下工作为主,网点多、范围广是它的优势,如今年轻一代去一年可能就只去一两次银行网点,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便利,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而银行过去养了那么多人,现在饱和了,还被超标了,不得不关闭网点、选择人工智能等设施来替代原有的员工,如此一来,整个银行业在外界看来就是变萧条了。

      正因为业务单一导致利润少,合作模式死板导致转型不顺,员工可替代性强导致信心不足......如果不是还有老一辈和国家在撑腰,这日子真的不好过。但如果不再主动谋求改变,将来的日子可能会更吃力。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