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一、 引言
金融业历来是新技术的追逐者和见证人,从最早的办公自动化,到电话、电报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移动支付、手机银行、pad 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资本逐利的本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业能够及时嗅到应用新技术的优势与前景。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移动运营商借助先天信息技术优势广泛涉足相关金融服务,譬如余额宝、手机支付、微支付、人人贷等,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甚至提出了“互联网+”模式,银行业面临第三方支付和移动运营商的重重挑战。注意到,金融服务无论是抵押担保还是支付清算,其核心都是信息的核实,而且银行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真实,信用的质量也就越高,信用的扩展也就越能够得到有效的放大。与POS 机、ATM 机、信用卡相类似,移动金融服务不仅是银行业务的革新,而且是大数据时代强化银行信息收集的重要渠道。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生活数据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挖掘和利用巨量的信息资源,如何基于这些大量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多源异构的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如何强化银行信息收集的中心地位,都是摆在银行业面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界定了移动金融服务的范围,考察了大数据时代银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移动金融服务对银行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和分析了移动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动态交互与演化关系。
二、 移动金融服务的范围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移动金融服务开始大范围地进入公众的视野,然而目前学界和业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移动金融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也还没有较为清晰的定位。Duncombe 和Boateng(2009)认为移动金融服务不应该局限在高端领域,而应该更多地满足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在Donner 和Tellez(2008)的论述中,通过移动设备来提供金融服务其隐含的假定是由于各种限制或出于成本控制无法提供传统金融服务。这是从移动金融服务的功能和定位而言的。
从操作层面来看,可以将狭义的移动金融服务(Mobile Financial Services,MFS1)定义为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的金融服务,它是移动互联网(如GPRS、3G、WIFI 等)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一方面,这种结合可以是传统金融服务的延伸或移动化,也可以是新的、独有的业务模式(比如提醒与通知服务、移动支付服务、位置服务等)。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与互联网相似、有交叉,但也有其独有的特征,比如社交化、位置化、移动化等。因此,电子银行业务中的手机银行和pad 银行并不是网上银行的简单复制或手机版。广义的移动金融服务(MFS2)除了MFS1 之外,还包括银行卡(如信用卡、贷记卡、闪付卡等)、POS机等具有移动属性的金融服务。
注意到,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最原始的动机是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利息,因此保值增值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另一方面,货币的本质是获取所需之物的媒介,所以客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通过银行提供的便利工具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比如缴交水电费、通话费、商场刷卡购物等,即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其中,移动支付按照支付方式可以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其中,远程支付是移动终端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来发出支付指令;近场支付类似于银行卡支付(移动终端设备近似替代银行卡的功能),它是通过安全的近距离通信技术,使用移动通信终端来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转移。
三、 商业银行内外环境的变迁
(一) 银行业内部的变化
从固定时间地点(传统物理网点),到随时(ATM,网银),再到随时随地(移动金融),银行业务虚拟化的趋势是很明显的。目前多数银行主页都设有专门的电子银行(E-bank)页面,其中包括短信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相应系统的客户端)、pad 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特别是工商银行还设有金融e 家电子银行微博。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业务和区域等因素的制约,个人网上银行客户量(规模)不及国有银行,但其年增长速度较快。《2012 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CFCA)显示,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近年来连续3 年逐年增长,特别是从各种电子银行业务的用户数量来看,网银用户占比最大;从网银与柜台业务的比较来看,网银对柜台业务的替代率已经达到68%,其中,个人与企业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分别为56%和65.8%;从使用网银的用途来看,主要是网上购物(77%),网上缴费和账户查询居其次。注意到,由于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推出快捷支付(无需开通网银),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部分网银用户。
手机银行方面,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尽管2012 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仅为8.910%,但是较2011 年增长了2.620 个百分点,趋势上行。再加上近来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平台对手机客户端的大力推广,其便利性和安全性逐渐被认可。在所有的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量最多(8390.000 万户),其次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等,但是根据艾瑞的《2012 年中国手机银行研究报告》,招商银行的客户依赖度最高。
央行网站发布的报告《2012 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2 年第四季度,信用卡发卡量同比增速放缓8.320 个百分点。此外,在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需求脱媒等多重条件下,银行为生存发展需要在利息收入之外寻找的新盈利点,实现多元化经营。从收入结构来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相对于“净利息收入”的比值),各家银行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二) 银行业外部的变化
网民总体规模自2006 年开始快速攀升,2009 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920 亿。到2010年,降低流量资费的推广效应逐渐被市场消化,用户在规模增速上有所减缓,但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深度上还是保持了稳步的提升。2011 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过三家电信运营商两年的积极布局和推进,3G 网络逐步成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截至 2011 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50 亿人,占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9.4%;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00 亿,渗透率达到53.4%。2012 年,全国网民数达到5.6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达到4.2 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网络购物用户总规模达到2.42亿户。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2013)显示,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对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从上年的51%增至75.7%,新增3G 移动电话用户1.69 亿户,总规模突破4 亿户,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32.7%,同比提高11.8 个百分点。2013 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达6.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 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的74.5%提升至81%;电子商务应用在手机端应用发展迅速,手机在线支付用户在手机网民中占比由上年末的13.2%上升至25%。Mary Meeker 的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2013)称,移动设备使用率迅速增长,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有三到四倍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网民上网设备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替代趋势,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率逐年走低,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逐年攀升。而且注意到,手机终端的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并且在2012 年第二季度手机上网的比例(74.5%)已经超过台式电脑(70.6%)。2013 年新增网民上网设备选择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比例分别为73.3%、16.9%和28.7%,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互联网的追赶趋势明显,为网络接入、终端获取受到限制的人群和地区提供了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为银行扩展农村地区业务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 移动金融服务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 改善银行经营水平,重塑银行业市场结构
借助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手机的高普及率和便捷性,移动金融服务最直接的影响是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均可办理相关业务),同时延伸了服务时限(7×24 小时),真正做到了“无时不银行,无处不银行”。移动金融服务既填充了实体网点布局的空隙,同时也弥补了实体网点的不足;增强区域性银行的外延性扩张能力,减轻大型国有银行实体网点客流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网点不再是僵化的固定点,而是随客户移动而改变的虚拟点,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个性化的服务)。
提高银行经营水平主要体现在成本、收益和服务这三个方面。对于银行经营管理来讲,移动金融服务最直接的是,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业务服务效率和质量,中间业务收入也随之增加。马蔚华(2011)在《C 时代的移动金融》一文中提到,招行一笔手机银行的交易成本仅为柜台成本的1/45,近年来通过手机银行的业务访问量相当于37 家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营业网点完成的非现金业务交易笔数。移动金融服务同时也扩大和培育了客户群,既促进线上客户的发展,也带动了新客户进入到银行交易系统,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从银行业外部(产业链)来看,银行似乎没有像移动运营商有“过顶传球”(Over The Top)的担忧,因为目前监管体系下尚难绕开银行账户。然而也应注意到像余额宝、人人贷、手机钱包等业务的逐渐渗透。运营商的优势在于较为广泛的渠道覆盖,而银行相对而言对终端的控制能力则较弱。但是银行作为最终清算机构,在支付清算管理、信用建设和用户规模等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银行和运营商虽然都拥有庞大的营业网点和终端客户,但是随着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量也不容小觑,特别是他们已经在互联网支付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固着了消费习惯。因此,移动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更应该是一个整合各方资源的大平台。譬如,2010 年3 月,中国移动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认购20%股权);2010 年5 月,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二) 强化银行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与POS 机、ATM 机、信用卡相类似,移动金融服务不仅是银行业务的革新,而且是强化银行信息收集的重要渠道。银行业务以信用关系为基础,信用关系的核心又在于信息的核实,特别是,如果银行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真实,那么信用的质量也就越高,信用的扩展也就越能够得到有效的放大。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无抵押的小额贷款服务)和UPS(物流银行)之所以敢向金融行业很自信地迈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收集了大量买卖双方的信息。注意到,中国移动也已敏锐地将其logo 从“移动通信专家”改为“移动信息专家”,并且推出了相应的移动支付业务。
(智能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渗透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推动大数据的重要引擎,譬如人们在线从事日常活动时释放的各种数据(如交易数据、位置数据、浏览记录等),也称为“数字足迹”(Digital traces)或“数字尾气”(Data Exhaust),但是如何挖掘和利用这巨量的信息资源,如何基于这些大量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多源异构的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是接下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一些研究机构(如麦肯锡)看来,某些银行甚至只需要利用现有的数据就可以把贷款客户增加一倍,贷款损失减少四分之一。可见当前银行的数据治理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还有待加强。
数据挖掘在信用卡方面已经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识别违约特征。应用大数据还可以检测交易信息中的异常数据;研究客户行为(或资金流动)规律;根据交易记录构建推荐系统;通过交易记录、社交网络等大数据来映射和反映真实的客户网络关系,探测客户的信用等级。比如,ZestCash 认为,在信用卡申请网站上的停留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户的谨慎程度和还款诚意。借助于大数据还可以评估那些没有信用卡的客户的信用等级。
(三) 移动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交互与演化
移动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的交互关系表面上是一个替代与互补的权衡,但实际上背后是市场细分和差异化经营问题,是根据诸如收入或学历(高/中/低端客of mobile financial services 户)、年龄(年轻/成年客户),户籍(农村/城镇客户)等相关特征变量的细分。银行基本服务从柜面向网络、进而向手机转移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同时节约出来的柜面可以专业面向高端客户服务定制。另一方面,经验表明,除非有特殊问题需要处理,年轻客户——未来的成年客户——更愿意使用电子设备访问银行的各种服务。国内手机银行用户中18 至34 岁的年轻人群占比近94%,其中近45%的手机银行用户使用过网上支付。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的报告《2012 年十大用户移动应用》显示,移动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今后最受用户欢迎的智能手机应用包括手机转账、移动支付和定位服务等。网易财经《2012手机银行客户端评测报告》(网易财经调查)也表明,53%的手机银行用户最常用功能是转账汇款。然而,受安全、操作困难等因素困扰,年龄偏大的客户对移动金融服务的接受度较低。因此移动金融服务要倾向于加强向年轻客户市场渗透。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量分析方法与应用,数据挖掘。)
这里有更多征文:“指尖金融,创e无限 e时代移动金融征文"汇总
更多详情介绍请点击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