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金融不是谁都能玩好的

    李庚南 来源:新浪 2018-09-07 16:55:29 金融 民营银行 银行动态
    李庚南     来源:新浪     2018-09-07 16:55:29

    核心提示“给我批个银行,我一定拯救民企。”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东方园林董事长对易纲说:给我批个银行,我一定拯救民企。同样的豪气,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领悟。

      据微博名为“曹的山石”发微博披露,在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全国工商联大厦召开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直言:“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全场哄堂大笑。

      或许,在大笑之后,闻者均需反思,包括民营企业,也包括监管者;或许,彼时用沉寂代替哄堂大笑我以为更应景。

      毫无疑问,何女士的胆气与豪气的确值得称赞。她喊出了现行金融体制与格局之下民营企业在融资领域的无奈与愤懑,也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济世情怀。

      但是,要拯救民营企业于融资难的“血泊”之中,是否真如何女士所言“批一家银行”就可以解决?这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方面,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先弄清楚:

      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饥渴从何而来?

      一直以来,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呼声不断,民营企业始终处于资金饥渴的状态,但这种状态真实吗?

      其实,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机构在放贷决策中曾经存在的所谓“唯成分论”实际上在逐渐淡出,代之而起的则是“唯担保、唯抵押”。尽管“唯担保、唯抵押”在理念上同样不科学、不合理,但至少拦在民营企业面前的所有制成分门槛并不那么真实。实际上,银行“择偶”的标准主要侧重于企业规模、企业资信(包括可抵押资产等)、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等方面。

      银行的这种信贷取向,势必导致信贷资源在不同规模、不同资质企业之间的差异化分配。一方面,大型、优质企业,包括上市公司、明星企业往往成为银行追捧的对象。在民营企业中其实不乏大企业、知名企业,包括许多大的集团企业、上市公司。这些民营企业恰恰是银行机构竞相追逐的对象。对这类民营企业而言,我们需要关注和讨论的不是融资难问题,而是融资过度所带来的“虚胖”问题。另一方面,缺乏有效抵押、找不到合格担保人且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民营(小微)企业则往往陷于融资困境。

      因此,笼统地说民营企业融资难显然无法还原真相。不可否认,当前的确有不少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陷入债务危机的边缘;但其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融资方面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发展理念、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非可以以“融资难”一言以蔽之。

      总体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其实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一些处于传统产业的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资金周转趋缓,致使资金占用增加、资金缺口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对宏观调控、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应对不充分,盲目扩张的思路未调整,导致资金链问题逐步显现;部分企业偏离主业、过度融资、盲目投资,甚至将资金挪用于房地产或其他行业,一旦受到外部环境挤压,势必出现资金链问题;还有部分民营企业本身处于国家政策调控、淘汰过剩与落后产能的产业,属于去杠杆的对象,其面临的融资问题不言而喻。而那些产品有销路、市场竞争力强、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兴行业类的企业,依然是银行积极支持的对象,其正常市场经营资金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

      除了上述结构性因素外,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之所以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还有监管政策、市场风险交叉传染等多重叠加因素影响,并呈现新的特征:融资难的重心由民营小微企业向民营企业集团、上市民营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蔓延,而融资的多元化、复杂化使融资难与企业风险相互交织,因果难辨。

      从某种程度说,当前大中型民营企业所凸显的融资难问题,恰是因为企业金融化、金融过度化造成的。融资难成了企业过度融资、盲目加杠杆风险的外化。

      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利用市场准入政策的相对宽松,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质押、对接私募基金等方式,打通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通道,快速扩张,盲目加杠杆,集聚了大量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的释放往往以企业融资难(再融资难)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多种手段大量涉金融领域,发展成为“财团”。这些企业的股权链条和融资投资链条越来越复杂、业务链条也越来越复杂。一些民营企业偏好金融投资,其资产结构中金融资产比重不断攀升,企业利润越来越依赖金融收益;一些大型企业凭借自身的融资优势获得相对廉价的资金,做转贷生意以获取资金差价,成为事实上的融资平台。这种过度金融化倾向,在经济上行和金融宽松环境下或能掩盖了风险,但在去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必将“原形毕露”。其所谓的融资难恰是过度融资之果。

      设立民营银行=改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吗?

      在现行的金融格局下,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似乎是一个难解之结。于是人们把希望投向新增金融市场主体。一种比较普遍看法是,放开机构准入,允许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就能实现民资出路与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对接,就能是全社会的融资难问题迎刃而解。

      不可否认,民营银行的设立将有助于促进金融服务的改善,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千万别草率地将民营银行与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划等号。

      资本的最核心目标是为其股东带来资本回报最大化;民间资本尤其如此。在面对成本高、风险大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诉求时,资本的逐利性、避险性将展露无遗。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银行从股权结构看基本为民营的银行。这些银行股东对风险的容忍度之低、对利润分红之“贪婪”实际上已构成对机构持续发展的威胁,更毋庸说其设立的初心。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明确指出,民营银行“不能办成民营资本少数人,或者少数资本控制银行,变成自己的提款机”,可以说恰是对民资办银行的一种警示。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1季度 ,民营银行净息差高达4.34%,远高于大型商业银行(1.76%)、股份制商业银行(1.76%)、城市商业银行(1.9%)、农村商业银行(2.85%)、外资银行(1.82%)。与其他历史相对较长、经营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银行比较,民营银行的高净息差,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民营资本对高利润的追逐程度,而非定价水平的高低。

      民营企业办银行“最后一公里”是什么?

      显然,除了基本的资本实力外,民营企业想办银行首先面临的就是市场准入问题。尽管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实践中,并不存在障碍;但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监管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市场准入的必要性。

      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高风险性及风险的快速传导性,客观上需要有区别于一般产业、行业的更严格的监管。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序发展民营银行,并不意味着降低现有准入标准。只有在准入、监管、退出机制方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安排,民营银行才具备有序放开的条件,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基础。银保监会所秉持的“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基本导向,实际上是在现有制度环境、金融组织架构及市场信用水平下,充分吸取中外教训后的一种相机决策。纵观境内外诸多民营银行案例,其存续的基础在于有稳健的金融制度体系,而失败的教训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市场准入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特权集团介入、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企业贷款。

      令人遗憾的是,民营企业乃至社会各方对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尚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相关市场准入的条件不理解,认为国家既然鼓励,就应该无条件放开。把必要的监管门槛视为“玻璃门”,这显然是个极大的思维误区。

      其实,民营企业进入民营银行最长的路还不在于市场准入,而在于是否有一颗对金融敬畏之心。如果缺乏对金融应有的敬畏,缺乏对金融风险足够的认知,那么终将为金融所累,甚至陷于万劫不复。

      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而金融风险又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和传染性等特性。因此在技术性、专业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如何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成为金融参与者应努力具备的素质。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踏入民营银行门槛之际,作为一个企业家,至少要考问自己三个问题:

      其一:你究竟懂不懂金融?金融领域是一个高风险领域,金融资本运作与实业资本运作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较之实业部门所涉及的一个产业、行业和企业而言,金融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更加宽阔的视野;换言之,需要银行家的智识。如果不懂金融,对金融风险缺乏应有的识别分析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就不应参与金融这种高风险的“游戏”,尽管很诱人。对金融保持一份敬畏,也是给自己添加一份“保险”。

      其二:你究竟期望得到什么?显然,金融资本的高回报是其最吸引民资之处。但是,必须清楚的是,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激烈、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正一去不复返,借贷资本终将回归资本运动的本源——获取社会资本平均利润率,而非超额垄断利润。因此,若对资本回报期望过高请慎入。

      其三:你的初心是什么?能否守住初心?政府鼓励和引导民资发起建立民营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民资建立的金融机构在现有金融体系架构下起到拾遗补缺、完善体系的作用。这就要求其定位是服务县域、服务小微和三农、服务社区。正如何女士所怀揣的“拯救民营企业”的抱负,这种市场定位,我们的企业家能否真正接受并一以贯之?若否,那么监管也未必鼓励。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体制机制上推动银行体系不忘初心、回归本源,那么设立再多的银行又有何用?无非是徒增竞争。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王超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