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兵分三路闯江湖

    孟永波 来源:《英大金融》 2018-07-05 10:31:29 金融科技 子公司 数字金融
    孟永波     来源:《英大金融》     2018-07-05 10:31:29

    核心提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快速从后台奔向前台,得到大众市场的关注

      从向互金巨头借力到独立建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快速从后台奔向前台,得到大众市场的关注。在未来发展路径上,除了服务自身母行,并开展同业输出外,还会向多方向的商业化模式进军。

      2018年的春天,银行业萌发出久违的生机。先是上海出现首家“无人银行”,继而建行高调成立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响了国有大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第一枪”。

      从向互金巨头借力到独立建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快速从后台奔向前台,得到大众市场的关注。实际上,早自2015年底开始,先后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发力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金融壹账通、招银云创、光大科技及民生科技。仿佛一夜之间冒出的众多春笋,但实际上,它们已在地下生长很久,经历了一整个冬天。

      借力

      当年,瓶颈期的IBM公司CEO郭士纳思考

      了一个问题,“如何让大象来跳舞?”反映了大企业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对传统银行“大象”们来说,同样如此。

      近些年吃“存贷利息差”的老路越走越窄,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同时受到“互联网+金融”抢食长尾客户群造成的巨大冲击,“抓大放小”似乎不再可取。80%的普通客户越来越不依赖传统银行。据第三方数据统计,以工农中建四大行为首的前十大银行APP日活数加起来也不过2710.3万,仅为支付宝日活数的17%。2017年12月,支付宝日活均值达1.58亿。面对让所有银行人胆颤心惊的数据和汹涌的金融科技浪潮,下一步如何走?是竞争还是合作?

      和金融科技的第一次约会是在2017年3月,“六年磨一剑”完成“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银行,率先与阿里在杭州牵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各项产品互通。此后,泱泱大行纷纷放下身段,先后与BATJ合作:建行+阿里、工行+京东、农行+百度、中行+腾讯。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多年对抗,到大家张开双臂拥抱合作,这中间的变化,既证明了开放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出银行大象们正努力转身去适应科技新模式。

      布局

      在中国,银行业曾经是IT的弄潮儿。但时代变化太快。结婚收礼放二维码、支付宝和微信交易额超过全国GDP,在一日千里的移动时代,按过去十年一代核心系统的更新速度,银行要做金融业“百年老大”太难了,因此金融科技方面的布局和加大科技投入成为各上市银行业绩说明会上的“必备话题”。

      招行在其2017年年报中提到:“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果大爆发’,商业银行是抓住这股浪潮完成蜕变,还是让移动支付的失利在其他领域重演,关键是未来3年的作为。为适应科技带来的环境剧变,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超脱短期利益的重大布局,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建行行长王祖继在说明会上表示,金融科技是建行这几年一直投入最大的领域之一。未来还要加大投入,因为金融科技不断在发展,要通过加大投入来把金融科技真正的竞争力形成起来。

      种种迹象表明,除了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继续合作,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彰显出了自主研发的雄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起步最早的兴业数金累计与346家中小银行建立系统建设合作关系。输出机构对象包括村镇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民营银行等。

      另一玩家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致力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已推出智能银行云、智能保险云、智能投资云等领先科技,截至2017年年末,已为468家银行、1890家非银金融机构(包括14家保险公司)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同业交易规模破10万亿元。

      进攻

      银行业正逐渐走出市场份额丢失的焦虑与恐惧,已经实现战略上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在未来发展路径上,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兵分三路:除了服务自身母行,并开展同业输出外,还会向多方向的商业化模式进军。

      服务自身是首要命题。业内人士称,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利用市场化机制,紧跟科技和时代的脉搏,推动银行现有商业模式与未来发展相同步。在管理层看来,目前科技促进银行自身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普惠金融,利用科技提升银行服务小企业、小客户的能力,谁具备了批量获客能力和风控避险能力,谁就占据了普惠金融的制高点。如某大行将贷款系统与某地公积金系统直联,依托公积金缴存客户的大数据,对近300万客户进行了主动授信,其中近70%为行外客户。

      二是业务智能化,银行业的长尾客户服务、智能投顾、智能客服、安防监控、银行贷前和贷后风控等都需要科技支撑。通过与前沿技术公司合作,也许不久以下的智能场景就会进入寻常生活中。

      智能大堂助手,现在已有雏形,今后还将持续完善。客户进入银行大厅,不需掏证件或银行卡,人脸识别系统即可认出是否VIP客户,并发信息给客户经理做好迎接准备,同时根据客户近期转账记录、消费出行情况进一步精准营销,麦克风录下与客户的交流,实时传送给语音识别系统,系统根据对话随时将营销话术同步显示在屏幕上。

      智能贷款调查,则会根据网络大数据分析客户的地图定位信息和消费信息等,如统计企业厂房每天的出入人员数量是否异常,就可以判断企业生产是否正常,可以了解客户是否有稳定居所,是否开车,是否有异常搜索行为,可以预警后人工干预。

      输出同业是自然延伸。与互金巨头相比,银行系存在监管优势和同业输出资源优势,预期同业输出发展空间和潜力也许很大。

      从输出形式来看,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形成不同方案,包括整体业务云平台服务、单一业务领域软件包销售、标准共享、咨询服务等。业内人士称:“在对外输出的业务上,各方都在寻求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此外,在细分领域能够先行先试是银行的行业优势。”

      从中小银行角度来看,市场对于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反响强烈,农信社、城商行非常欢迎金融科技输出。原因在于中小银行的开发能力和技术实现速度远不如大行,它们无法应用很多的前沿技术,重要原因是无法将新技术部署在全渠道中。目前银行平台普遍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智慧柜员机、ATM等等,如果要应用AI、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技术,银行后台至少需要解决传统架构的升级和统一。全渠道部署新技术壁垒比较高,很多中小银行目前并不具备足够强的能力去做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开发,而且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所以,银行系金融科技输出,重点会集中在帮助中小银行重构中后台设施,促进银行信息化改造以及大数据合作等。而一些涉及核心竞争力的新应用如风险管理系统、资管系统,是否同步输出、是否能够盈利,耐人寻味。

      解决痛点是顺应潮流。除去服务银行业本身,在智慧城市、科技扶贫、科技反腐、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一切刚刚命题,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将大有文章可作。目前切入方向主要有三种。

      一是搭建平台。把政府、企业、客户吸引到平台上来,通过平台解决各方需求。这与互联网企业搭建平台,建设生态圈是一脉相通的。比如某国有大行与各地政府共同搭建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规范租赁流程、保障各方权益。

      二是数据整合。把税务、工商、房产、水电煤缴费等社会数据与银行数据连接起来,打破数据壁垒,满足各方需要。比如哈尔滨纪检部门通过某银行“缴费云”发现一名干部给11套房交水电煤费用而立案审查。

      三是痛点切入。逐个分析群众生活的痛点场景,就医排队难、出行停车难等,依托科技,梳理流程,提供定向解决方案。比如某银行推出“医院直通车”方案,通过线上办理门诊挂号、二维码聚合支付缴费、出院自动结账等三招将出院时间由人均近3小时降至5分钟,且一站式完成,赢得医患称赞。

      可见,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努力为中国银行业演绎出一种新的可能,而且趋势渐成。

      (作者系银行业资深人士,文章来源于《英大金融》杂志)

    责任编辑:方杰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