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访问手机端
    官微
    访问官微

    搜索
    取消
    温馨提示:
    敬爱的用户,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会导致页面浏览异常,建议您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打开。

    工行入局“刷脸支付” 银行金融科技布局初显

    来源:移动支付网 2018-05-18 14:12:25 工行 刷脸 数字金融
         来源:移动支付网     2018-05-18 14:12:25

    核心提示作为传统金融业代表的商业银行为转型也不甘示弱,同样也在这一方面开始探索和尝试。

      随着阿里、腾讯等第三方支付巨头先后推出“刷脸支付”,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作为传统金融业代表的商业银行为转型也不甘示弱,同样也在这一方面开始探索和尝试。

      1、工商银行

      昨日,工商银行宣布推出刷脸支付,由于目前工行刷脸支付仍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只有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大学的学生可以使用。

      据工行官微介绍,用户可通过下载最新的工银e生活,点击页面下方的扫码支付——支付设置,即可进入功能列表页面。

    工行入局“刷脸支付” 银行金融科技布局初显

      打开功能列表页面中的“协议商户刷脸支付”功能开关,就会出现人脸注册提示页面。在该页面中看到工行推荐开通人脸支付的卡号信息,点击“拍照注册”按键,根据提示留下正面、五官无遮挡的照片后,人脸支付注册就完成了。

      而在实际场景中使用时,用户需在选择商品后点击“人脸支付”按钮,输入完整的工银e支付绑定手机号码,人脸识别成功后即可取走商品。

      但需要知道的是,工行并不是第一家推出刷脸支付的银行,早在今年初,建设银行就已经推出商用刷脸支付。

      2、建设银行

      今年1月23日,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推出基于人脸识别的“0付”自动售卖机,通过输入手机号码后4位,而后人脸验证即可完成支付。

      人脸识别在银行业的应用,从05年以来就进入了一个上升期,主要以身份鉴别为主,集中于线上业务和自助机具上的开户、转账等交易环节,以及VIP精准营销等智慧网点的改造场景。但是,在日常生活场景上的应用,银行总是比互联网巨头慢上几步。相比于第三方支付巨头在“刷脸支付”上的百花齐放,银行的做法总是拘谨而慎重的。

      据支付宝声称,相比于“刷脸登录”,“刷脸支付”难度要更大。一方面,“支付”比“登录”离资金更近,安全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刷脸支付是在线下公共设备和开放环境下进行,真实场景复杂多变:白天和晚上的光线不同、不同人群面对摄像头的角度和姿势各异,识别难度更高。由此,银行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实际上,建行在正式推出商用刷脸支付之前也做过不少试验和准备。在2016年11月8日,建行广东省分行就于暨南大学推出校园e银行,并且正式上线刷脸支付功能,一年多的时间足以让建行将“刷脸支付”的技术变得更加完善成熟。

      但是,“刷脸支付”在建行的计划中仅是第一步,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0付”。“0付”是建行宣布的全新认证方式,类似于阿里的“空付”,即是放弃一切外在工具,用人体生物特征来取代手机、密码、银行卡。这意味着在未来,你所有的生物特征,都有可能成为建行的识别依据。

      3、民生银行

      有了建行这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民生银行也紧随其后,于今年3月中旬推出手机银行面容登录与支付功能。

      用户通过支持面容ID的移动设备登录民生手机银行或进行支付时,可使用面容识别进行身份认证,体验全新的“见面”登录、“刷脸”支付服务。

      另外,拥有支持Face ID设备的用户可通过民生手机银行的“个人设置”栏目即可开通。面容ID登录相比密码登录或手势登录更简单安全,无需输入密码或者滑动手势,用户依靠本人的面容识别即可“刷脸”登录;在支付时,面容识别替代了短信验证码,通过交易密码与“刷脸”的双重验证,既能省却短信验证方式需要等待短信和手动输入验证码的步骤,又能借助面容ID的唯一性提升支付的安全性。

      4、总结

      错过了二维码时代,银行想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反超第三方巨头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并非没有追上的可能。目前,在取款这个场景下许多银行已经完成了人脸识别取款技术,这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做到的。另外,生物识别技术在中国仍然属于新事物,其在多方探索中逐渐暴露出的安全问题值得相关行业注意,而这段缓冲期正是银行加码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且,国家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始终持防范风险、合规监管的态度,相比于第三方支付的活跃,银行慎重的特质似乎更能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

    责任编辑:Rachel

    免责声明:

    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专栏、投稿以及征文相关文章,其文字、图片、视频均来源于作者投稿或转载自相关作品方;如涉及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问题,请您优先联系我们(联系邮箱:cebnet@cfca.com.cn,电话:400-880-9888),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谢谢配合。

    为你推荐

    猜你喜欢

    收藏成功

    确定